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录樊秀峰兄旧作,多日不见,樊总编别来无恙?

[游记]录樊秀峰兄旧作,多日不见,樊总编别来无恙?

2008-06-27    sina.com.cn

有心处处皆文章

——读砾华的《闲心闲悟》

>樊秀峰

砾华是我朋友,最近出了一本名叫《闲心闲悟》的个人作品集。当她将新书寄到我的手上时,我正收拾东西准备外出旅行,正好将书也装进了行囊。心想,羁旅途中,夜晚灯下,有书看就能排遣些许寂寞,何况是朋友的书。
> 看朋友的书与别人的书在感觉上是不一样的。因为熟悉,在阅读中便会不由自主地往里边加一些如临其境的想象。这种感觉让读书成为一种精神愉悦、意味丰饶的享受,一边读着书,一边就感觉朋友就坐在旁边的不远处,面带着微笑,却不出声,颇有一种“相见亦无事,别来常思君”的情境。

> 收在这部《闲心闲悟》中的百余篇作品,大多数我是读过的,现在回头再读,仍是鲜活如初记忆犹新,充满了行云流水的自在魅力。砾华小我两岁多,但经历比我深厚,其人品、学识、才华也非常令我佩服。她从事过省博物馆的解说,搞过外联宣传,现在则供职于一家叫《文物春秋》的专业杂志编辑部。快人快语的她,为人热诚,才华横溢,著名诗人刘章曾为其题赠:“熟戏知诗晓史书,扫眉才子石城居。凌云健笔通幽径,叠彩峰头占一席。”我一直很欣赏、赞叹砾华的文笔,有时婉转清逸、意象纷繁,有时缜密老到、清奇洗练,或记人叙事,或谈文说戏,或吟诗咏景,手腕稍一翻转,感觉并不怎么费事,便信手拈来、涉笔成趣,成就一篇妙文,其味道丰美,颇堪把玩。有位报社的编辑就曾说:“编发砾华的稿子特别省劲儿,文字精妙不用改,篇幅恰当不用删,拿来往版上一铺就成,仿佛连替编辑排版都想到了。”这是一种功力呀!
> 记得有一年的初夏,我们几位朋友一道去井陉的清凉山游玩,回来每人要交一篇“作业”:给报纸写一篇游记。那是一个愉快的星期天,天气也好,大家兴致很高,一边上山,一边谈笑。山路蜿蜓起伏,走惯了平坦大路的我们,许是平时疏于锻炼的缘故,刚刚走至半山腰,就一个个气喘嘘嘘、汗流满面了,便相约停在山路旁的一棵大树下乘凉歇息。山风徐徐吹来,清凉而又温柔,很体恤地拂过我们满是热汗的额头。越歇越舒服,越舒服大家也就越不愿动。贪恋这份轻松的舒服,砾华便决定不顾孤独,独自留下来等我们。我当时心想:刚上了半截儿就打“退堂鼓”,回去了怎么交“作业”啊?谁成想,砾华回来后不久,就交上了一篇题为《独坐清凉山》的散文,文句清丽、意韵深长、耐人寻味,最后评奖结果一出,竟获了个征文一等奖的第一名!瞧,身边处处有风景,半山花草也成篇,这就是砾华的功底与能耐。其实,这般能耐在砾华根本就不在话下,有例为证:有一年的暮春时节,由于在南京等返程的车票,归期滞延,她抽空去了一趟苏州,清早走的,夜半返回,来去匆匆,又赶上个下雨天,其行程的匆忙急迫自不待言。砾华回来后却很快写出一篇《匆匆晤苏州》,文章好似用了“水冲”技法的国画一般,满纸的水灵、润泽,新鲜而又素雅,不久就登上了《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副刊。在我等熟视无睹的平淡景象中,砾华却能发掘出亮点,撞击出火花,捕捉住灵感,吟诵出诗文,能不让我等佩服?
> 人们常说:文如其人。确是这样。读着书中的“闲而思”、“闲而读”、“闲而游”、“闲而赏”、“闲而乐”、“闲而吟”、“闲而写”、“闲而记”等篇目,就好象砾华坐在我们旁边一样,依旧是那么快人快语、连说带笑,言谈俏皮、笑声爽朗,一点儿也不矫揉造作。砾华的文章大都篇幅短小,千把字就是一篇,这样的文章很便于床头卧读,因为感觉不累。一篇篇地仔细读来,仿佛夹叙夹议地一路闲谈说笑着走过一处处怡人的风景,或会心一笑,或掩卷长思,或击节感叹,常常带给人意料之外的启悟。想来,这真是一番美妙的心灵之旅。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8343e0010007bt.html33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