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鹰潭游记:江西之旅(18)正一观 |
[游记]鹰潭游记:江西之旅(18)正一观 |
2008-06-10 17u.com |
走了比较长时间,才到了正一观。 《龙虎山志》卷二曰:云锦石,在正一观下,仙岩上流,崭然壁立数百余尺,红紫斑斓,照耀溪水,光彩如锦。当年祖天师行舟自鄱阳湖逆水而上,行至龙虎山时,被龙虎山壮观的云锦石所陶醉,便决定在此结炉炼丹,云锦山也因祖天师“丹成而龙虎见”更名为龙虎山。 龙虎山的名称除与祖天师炼丹有关外,据说还有另一个出处,即“状若龙虎”,若下了竹筏上岸,在离主峰不远处往前看,就可见龙虎山有一山曲折盘旋如蟠龙,另一山背卧如伏虎,形成龙虎对峙、龙蟠虎踞的壮观景象。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龙虎山因祖天师在此结炉炼丹,修建道观,使道教遍布天下,龙虎山也因此名扬海内外了。 正一观牌匾下有副对联。左联为教演万法步此坛;右联为道传千载源斯处 进到二门,有个祖师殿。与其他庙宇一样,门前有佛塔,台阶有盘龙石雕。 天下道教第一观——历经1900年的正一观。它最早的名称为“祖天师庙”,是正一道祖庭的象征。汉和帝时,张道陵携弟子王长游淮入鄱阳后,溯信江来到这里,建草堂,炼“九天神丹”,初创道教,成为中国道教的鼻祖。第四代天师张盛自蜀回龙虎山祖师正一元坛,遵父命“永宣祖教,以传于世”,立祠祀祖。从此,历代天师在此开坛授彔,龙虎山也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道教传播中心,各种宫观道院林立,规模宏大,龙虎山正一观成了“昼夜长明羽人国”。 正一观最早的名称为“祖天师庙”,是第四代天师张盛自四川回龙虎山“永宣祖教”,为祭祀祖天师而建的庙宇。同时,天师张盛还在这里修复祖天师玄坛及丹灶旧址,并在此居住下来,每年三元节时,登坛传道,各地学道者千余人涌向这里。从此,这里宫观林立,道士云集。唐天宝年间(724—755年),道士吴筠曾以一首《龙虎山》对这里的景象进行了生动的描写:“道士身披鱼鬣衣,向日忽向青天飞。龙虎山中好明月,玉殿珠楼空翠微。”
|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143306.html47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