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满城汉墓游记

[游记]满城汉墓游记

2008-06-27    17167.com

在中学的历史课上,老师讲过满城汉墓的金缕玉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我很早就知道了在河北保定市有个满城汉墓,如今,要是谈到了河北满城,可以说,被大家熟知的就是满城县的草莓,每年3月间在北京上市的草莓,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来自满城县,满城又有“草莓之乡”的美称。

我国草莓种植面积总计30万亩,主要集中在河北满城、辽宁丹东和山东沿海地区,满城县目前主要种植的草莓品种有“丰香”、“鬼怒甘”、“童子一号”等,优质草莓种植面积达6.4万亩,最近几年,在张家口的坝上地区也开始种植草莓。

话题继续转回满城汉墓,满城汉墓墓主刘胜是景帝刘启庶子、武帝刘彻之兄、蜀汉帝刘备之祖。当年,挖掘满城汉墓还有一段传奇故事。

1968年,山西孝义的20岁小伙贾汉德参军来到满城县。他所在的部队是北京军区工程兵第六工区165团,主要工作就是“备战为人民”,每天到山上去打防空洞,流动性很强。虽然他在满城的时间只有5个月,但满城发现汉墓的历史却成了他头脑中最深的记忆。

1968年5月的一天,军化处干事张祖流接到一个紧急电话:正在河北满城执行任务的工兵团在陵山主峰东坡开凿隧道时,突然底部岩石下塌,出现了一个洞口,派人下去勘测后发现这个洞穴是人工凿成的,洞中还有不少器物,像是古代文物。

张祖流虽然还不能确定这批文物的价值,但他深知“文物”二字的意义,他立即将情况逐级向上做了汇报,由北京军区直接请示了周总理。

1968年6月18日晚,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宴会,欢迎来访的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在休息厅时周总理告诉郭沫若同志,满城县发现一座很大的古墓,请郭老负责办理这件事情。周总理指示:不管是什么文物,部队一定要保护好,不能损坏和丢失。

郭老决定从中科院考古研究所选派专家到现场。经过考察,6月19日选中了王仲殊、卢兆荫、张子明三位专家,并由河北省文化局的考古队员配合,随后向总理作了汇报。

6月22日,总理批复同意郭老的意见。27日考古专家到达陵山,开始发掘工作。

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军区立即派专人前往调查,一个由张祖流带队、河北省文物等相关部门人士参与的调查组被派往满城,其中郑绍宗就是首批赶往满城汉墓的两位考古工作者中的一个。一进洞口,大家都惊呆了。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略呈长方形,约20平方米的小厅,南北两个耳室,中间一个大厅及回廊,均摆放了许多文物,南北耳室各长30米,南室摆放了几辆战车和国王乘坐的安车,另外还有十几匹陪葬马匹的骨头,马身上配有金光闪闪的马具,郑绍宗拾起来看了一看后,惊喜地对大家说:“从工艺上看,是汉代的器物!”

兴奋不已的人们又走进北室,看得出这里是个大酒房,地上摆放着约有数百件大酒缸、石磨盘和彩绘的酒壶和陶罐等器物。中间大厅高7米,铜器、漆器和医疗器具琳琅满目。中室西南还有个尚未打开的后室。给张祖流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中间大厅地面上的一根长约两寸的金针,熠熠生辉,看起来工艺十分精巧。了解完基本情况后,他们又连夜赶回石家庄向军区报告。

事关重大,军区再次向周总理汇报。周总理第二次批示:赶紧进行挖掘清理,重要的东西不能损坏,珍贵的文物一件都不能丢失。随后,周总理又向郭沫若提及了此事,建议他看看河北考古工作者的报告。最后决定由河北省考古单位与郭老所在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发掘,经费由国家支付。

由此,河北文物工作队组织了工兵团二十来个战士进行前期发掘整理,把出土文物都登记编号并进行记录和测量。与此同时,北京积极进行相关研究,考察其具体年代。年事已高的郭老亲自参加了这项工作,翻阅了大量资料,对已出土的文物进行仔细的考证后,基本认定这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墓。

1968年6月25日,是个值得永远记住的日子。中国考古研究所的十几位专家来到陵山,与河北省联合组成了庞大的发掘队,开始对满城汉墓展开正式发掘。

奇怪的是整个墓室里也找不到刘胜的尸体。右侧墙有一张床,离地面只有一两寸,上只有一件衣服样的东西。四周放了很多兵器、铜器和玉器等。衣服上面是一层厚厚的污泥,已经看不出什么靓丽的颜色。专家们擦拭后,发现是玉片,一阵惊喜。

这就是后来所说的“金缕玉衣”,全长1、88米,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1100克。玉片四角均有穿孔,全部用金丝线编缀。汉代文献中曾有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用玉衣作葬服的记载,因为他们深信“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所以他们往往把死者严实地包裹在“金玉“内,以求肉身不腐。

据专家介绍,西汉时代制作一套玉衣,即使一名非常熟练的玉工也要花上十年的时间。此种葬服一直延续到东汉末年,直到魏文帝曹丕下令禁止使用。而这种曾见于史书中的金缕玉衣,这还是第一次发现实物。

这件稀世珍宝要运到北京,但由于时代久远,不敢轻易动,恐怕玉片散落,专家们决定整体搬运。贾汉德和战友郭正中等5人承担了这项任务。看到专家这么重视,他们也是小心翼翼,按照制定的方案,用铁丝密密地从金缕玉衣下面穿过,每隔两公分左右穿一根,要一点点往里穿。5个人穿了半天时间,才将金缕玉衣全托起来,慢慢将玉衣抬起,放入事先准备好的木箱,轻轻抬出洞口,装上汽车。

这可是我国考古发掘中第一次发现完整的金缕玉衣,以前人们只是在历史书籍上看到过有关记载,接触到实物则是第一次。兴奋不已的考古队再度向北京汇报了情况,并特意邀请郭老到现场来看看。

7月20日晚,考古队从满城打电话向郭老报告,后室棺椁上发现了一具很完整的金缕玉衣,并发现四十枚金饼,每枚半两左右。郭老得知后很兴奋,马上安排想亲自去现场。第二天上午,总理指示,郭老可以去,但要加强警卫工作,绝对保证安全。

郭老来汉墓考察,部队提前两天知道的消息。由北京军区领导陪同,来了一大溜车,从满城县到汉墓的路段,部队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地保护郭老的安全。

1968年7月22日,郭沫若来到陵山,他首先接见了考古队的队员们,并送给每人一枚毛主席像章,上面刻有“攀登科学高峰”的字样。郭老还亲自为大家别上,并亲切地对大家说:“这次发掘非常辛苦,但结果非常重大,谢谢大家!”尽管道路崎岖不平,但郭老仍兴致勃勃地到发掘现场参观了两个多小时,并详细地向大家询问了发掘情况。直到中午郭老一行才恋恋不舍地往外走,边走郭老还边兴奋地说:“墓地的北部应该还有一个墓室,应该继续挖掘。”

郭老回京后,向总理汇报了考察情况,总理同意原班人马打开第二座汉墓。

8月8日,按照郭老的意见,中科院、北京军区、河北省开会研究,对下一步发掘提出了12条备忘录。

8月13日打开了二号墓,墓内又发现了一件金缕玉衣,还有长信宫灯。9月20日结束了发掘工作,两座汉墓发掘历时111天。

历时两个多月,墓室的发掘工作终于全部完成。当时有人粗略计算了一下满城汉墓出土文物约有五千多件,后来经过详细统计共有万余件,包括完整的金缕玉衣,风华绝代的长信宫灯等四件令世界倾倒的国宝级文物。

据统计:两座汉墓共出土文物10633件,其中精品文物4000多件,在全国已发掘的汉墓中是罕见的,被列为“三大汉代文物考古成就之一”,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正式对外开放。

目前开放的一号墓(刘胜墓)和二号墓(窦绾墓)都坐落在主峰的东坡。两墓南北并列,墓门向东,相距约120米。在墓口前的山坡上有一条宽6-14米的南北古道,此道应是营建墓穴和埋藏死者时人工修建的上山道路。

转自:http://www.17167.com/bbs/detial.asp?id=1049544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