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2004的复杂表情:唐山“冒险者”日记 |
[游记]2004的复杂表情:唐山“冒险者”日记 |
2007-07-28 ynet.com |
“1995年初我们到唐山调研的时候,真是一片黯淡,由于市场不景气、资金短缺,技术含量低,只有11的小钢铁企业坚持活了下来。而1996年唐山市属国有钢铁企业全面亏损,较大的国丰亏损达9200万元。”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秘书长宋继军回忆说。他还记得当时《河北日报》头版头条发表文章称唐山地方钢铁企业大起大落对当地经济的影响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辽阳一家建筑公司跑市场采购的苏贵喜也记得:“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钢铁日子很不好过,三角债太多。”中国科学院李文君博士则估计1994~1998年唐山乡镇钢铁企业亏损达4亿元,闲置资产30亿元。 1999年开始,福建、浙江、上海、广东很多企业这几年过来投资钢铁,如带“粤”、“福(建)”字样的企业就不少。“大约从1998年低谷时进来的,他们选点选得准,这一波赚得很多。当然还是本地人为主,外地人很多人还是参股形式。”唐山吉祥钢材市场中一位老板这样说。 据宋继军的分析,这一波唐山民营钢铁企业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如丰南冀发特钢等一开始为乡镇企业,后来转为民营;第二类为前面谈到的国丰,开始为合资乡镇企业;第三类如唐山建龙等,一般在1999年后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 而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民营资本第二次投资热潮中,明显出现由开始的“拾遗补缺”的边缘到“夹缝拓展”再到“做专、做精、做特”的战略性转变,这与当时国家对小钢铁企业关闭和淘汰落后的政策直接相关。 “2000年一位领导来唐山视察,指示关闭除唐钢外所有小钢厂,否则就不批唐钢超薄热带项目。当时市领导压力很大,后来取缔了近300家产品不合格和环保不达标的小钢厂。”唐山市一位官员向记者透露。 到2002年,唐山的丰南、开平、遵化、迁西、迁安等区县市的政府财政来源三分之一或一半来源于民营钢铁企业。2003年国丰、津西等八家市属钢铁企业钢产量占到全市的50,利税占全行业的76。 |
转自: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5239694&pageno=519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