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好事多磨,对于我小五台山之行,  可谓历经挫折。早在02年就准备约网友共游小五台,后因非典作罢,再后来的五一、十一或者计划好的日子又因天气的原因,总未能成行。2004年7月25日这天,心情和天气一样的爽朗,由世纪电子组织,一行6男17女共23人,分乘金杯和普桑两辆车,备好食物饮料,开始一场爬山运动。 金杯是由世纪广告郭经理亲自驾使的,车内包括我在内共17人,早7点多钟,一切准备就绪,率先出发,9点多钟,我们金杯车先行抵达"金河口渡假村"。小山村里其实也  算是干净整洁的,石墙小路,古普雅致,只是村里路边和屋顶上,都凉晒着金烂烂的杏皮,在空气中散发着一丝酸味。我们把车停靠在村里的招待所院内,又打电话得知后行的普桑车被扣,刘总他们也一时难以赶到.于是郭经理建议我们到山中寻一好地方再等他们,大家就行动起来,取出饮料和食品,分重而行。不过重担还是落到了"三位小伙"的身上,我拿着相机准备给大家照像,郭经理负责组织人员,陪着12名妙龄美女前往,心中极为受用。 我们一行17人从招待所沿村间小路前往山谷,抬头看吧:村子里的石子小路,路边和房顶晒着的金色杏皮,空气中的丝丝酸味,更有从远方山上一直流到村中的小溪和伴着少女笑声的流水声,构成了一幅鲜活的水墨画卷。 还未到谷口,就遇到了许多来这里自助旅游的外地人,其中以家庭单位居多,这让我惊讶不己,我虽是第一次来,但一直认为这里会是荒凉的,而实际上却很是热闹。 快到谷口,远远就看到沙河的沟顶上有一块特别的巨石,何为特别?只因巨石的一半地方只是有几块小石块和大地相接,如遇大风,巨石便会轻轻摇摆,好象要滚落到沟底,于是巨石便被唤作为“风动石”。 山谷口是用木制仿牌楼的建筑堵  住的,是为了收门票,价格30元每位,郭经理说大家还是先进谷再等他们吧,于是我们就买了门票,进谷了。 一进谷门,浑身一冷,眼前豁然开朗,可谓山秀水丽!山上流下来的溪水在这里汇成了浅潭,清淅见底。延着谷边  曲折的石壁,用木板搭建了一尺宽的小桥,潭水虽然不深,但顺着吱吱作响的木桥走过,  也需小心翼翼。走到木桥的尽头,前面的路变成了石桥,男生还行,可轻松跨跃石桥前进,女孩们虽也有"好身手"的,但大多还需要我们男生"扶一把"、"拉一下"才能过得了石桥。 这段石桥的尽头,是一块巨大的"镇跃石",女孩们吵着要在这里拍照,于是我们决定在这里休息一下,等后面的6人  赶到。  男生背着行囊负担真是不轻,于是只量没法减负,把大饼、黄瓜等食物分发给大家,各自消灭去了。小钱和小仲对这巨大的镇妖石很感兴趣,跃跃欲试要上去,我好象变的童心未泯,决定帮她俩一下,于是笨手笨脚爬到了"镇妖石"上,又将她俩人一一拉了上来。登高望去,可谓是人山人海,除我们团之外,  大多数还是外地人,有一队还是登山爱好者,这伙人大约有200来人,说来至天津,每人背着与他自己大小不相上下的巨大行囊,里面应该是帐蓬之类的扎营物品。他们和我们相反的是要下山了,看来他们在山谷里扎营已有几天。 大家在这里吵吵闹闹,吃吃喝喝一直玩到11点了,还不见那6人赶上来,很是着急,于  是我们决定再前进。从这里前进的路可分为"水路与山路",水路就是踩着大大小小的石块,跳跳跃跃的从山上流下的溪水中前进,山路则有一条又高又陡的"天梯",直通山峰。这里都是从水路去山路回,于是我们走水路而去。 我们从一块块水中的石块上跳过,来到了"一线天","一线天"就是高耸的石山上有一条窄窄裂缝,谷底裂缝下流着震耳的山水,无法跃过,只有从山谷石壁间的铁桥通过,铁桥是人们用钢管和铁板修的一座悬空壁桥,人们可从山缝间沿着曲折的壁桥穿过,“一线天”大约有200米长的样子,大家走在铁  桥上,好象天空里打着连绵不断的脆雷,轰轰作响,桥下溪水也哗哗的与之合奏。走过这里,我们依然需要跃石、钻壁、爬山才来到一片比较宽阔的谷底,这里汇聚了许多被溪水冲击十分光滑的石块,郭经理说:"这是我们等人的第二站”,于是大家各自找自己石块圣地,照像,戏水,打闹,一片青春激荡的情景。 今天的天气格外的晴朗,山谷虽然清凉,但大家运动之后,也喝光了各自瓶中的矿泉水,正巧,这里竟然有  一眼"迷泉",正好可以装水来饮,真是恰到好处。 这里一晃,己到正午时分,突然有人喊了一声"快看",我们顺音望去,看到刘总他们从后面高山之上而来,我们遥相呼喊,以庆团圆。全部23人汇合之后,又稍作休息,继续向前,渐渐离开水路,登山而去,但依旧可以隐隐听到水声。 走了一段山路,就来到了  "塔林",古塔已历经苍桑,有些破落,但风采依然,塔林是分立在一座绿绿郁郁的小山之上的,小山之下,有一片树林,正是休息会餐最佳场所。这时大家都大汗淋漓,这因为走山路还是很费力的,都聚到树林中休息了,拿出剩余不多的食品饮料,吃了起来,下午1时,刘总突然提意要继续向前欲登山顶,经过他激情的演讲和动员,最后只有12人愿意随他冒险。刘总精力充沛,带着2个小伙子和2位小姑娘先行上山,过了一会我又带上7位女孩去追他们了。 从现在开始,才算是真正的登山,抬头望去,绿绿郁郁、缠绵不绝,我们顺着山谷小路,向上攀登,这时太阳正毒,我大汗淋漓,小姑娘们有的打伞,有的用手摭挡,一路欢歌笑语,我好象回到年少时代。走了大约半个小时,又来到了一片小树林,大家也没商量,一头就扎了进去,这里还是看不到刘总他们,看来他们没有在此停留。树林里非常凉快,大家的兴致也就非常的好。趁着阴凉,光线没有那么强烈,就相互映着这"绿色的海洋"照像。之后,我建议继续向前,去追逐刘总他们,可响应者只有2位姑娘,其余5名少女不愿意再继续向前了,只愿在此享受阴凉。 我带着小赵和小刘继续向上走,渐渐没山路,脚下是膝高的绿草,我在前面开路,2位姑娘紧跟其后,越走草越高,越不识上山路,我向山上大喊,凝气静听,过了一会,隐隐约约听到山上有人回应,2位姑娘也交替呼喊,山上不断传回信息,我们大喜,身体顿感轻松,又有了力气,加快脚步,去追他们,并不断向山上大喊,确定他们的位置,并让他们停下来等着我们。 爬山很是奇怪,不知自己道底有多少替力,到塔林时,已累坏,现在不知上了几个塔林的距离,居然更有精神了,好大一会,似乎要到一座山峰之顶了,才看到山上不远处,刘总他们的身影。虽距离不远,却非常难以接近,因这里的植被将有人高,并且非常密集,带刺,我们都裸露着两臂,衣服单薄,又没有工具,可望而不接近,这时我发现了一条小路,直通山肩之上,可以沿着山肩登顶,于是招呼小赵、小刘,另辟奇径,可后来的结果证明,真是太"奇"了,樊岩走壁,惊险绝轮。 我们顺着小路,绕过山肩,眼前一亮,啊!进了天堂!这里是一片开阔的草地,草又低又柔,并在草丛中隐约还有条山路。顺着隐约的山路望去,有大小两位独峰,秀丽无比,那座大峰象是绿色的手套,五指分明,我不禁感叹。 2位小姑娘也亦常的兴奋,似乎被美景迷住了双眼,嚷  着要照相,我按下快门,记录这着美妙的景色。可接下来的路,谁也没有预料到。 我们顺着这条隐密的小路而行,走了一段被一块奇高的山壁所阻,无法攀跃,怎么办呢?2位姑娘也很勇敢,不愿走回头路,于是经过地形分析,我们决定从山背向下(阳面为悬崖),绕过巨石,再爬回到小肩上,于是我带路领着2位姑娘按计划前往,这段路非常艰辛危险,超乎想象,我们绕到山背再上山肩时,坡很陡,并且坡上密密长满了半人高的带刺短树,这时没有退路,只能向上,我们紧紧抓住树枝,不顾树枝划破双臂,用力向上爬行,好在脚下的土软硬合适,有下脚的地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相互合作帮助,终于回到山肩,我们向上来的路往下一看,不由出了一身冷汗,好立的坡,深不见底,万一有一把草没有抓牢,必将摔下山坡,粉身碎骨不可。 我们只有硬着头皮,延着山肩而上,说来生气,又被巨壁所阻,而山面和山背处都是万丈悬崖,唯一出路就是攀过此岩壁,这时我们别无选择,就连2位小姑娘也没有了往日的娇嫩,要勇敢的面对挑战,我们决定攀岩而上,好在此岩虽高有七米多,但可以找到攀岩下脚和上手的地方,并且中间有一处斜坡,还可休息一下。我首先去攀,虽出了一身冷汗,但总算上来了。接下来小赵来攀,我从上向下望去,腿肚发麻,有一种跳下去的冲动,赶快坐下来等着她们,足有半个多小时,2位姑娘才缓缓的爬了上来,其间我想去拉她们,可被拒决,如果那样,双方都很危险。就这样继续走,又攀过几块壁石,我们3人就来到此山之顶,也是悬崖边上!原来此山没有和对面的主峰山脉相连,中间有道竖立着的深沟。可巧,刘总他们就在此崖对面的山上,我无耐的朝他们大喊,他们也回应着我们。  怎么办?原路太凶险,是万不可能走回头路的,这时小赵和小刘都建议派直升飞机来接我们下山,我也深表同意!可又绝无可能。手机信号全无,水也喝尽,哪怕现在有一滴水,我也愿拿血来交换。接下来的动力就是刘总他们手中的矿泉水瓶,郭宝磊在对面大喊,说有水,你们快过来呀!我们也只有如此,于是稍作休息,仔细研究汇合方案,最终还是选择了从山背滑下,绕到他们所在的山峰之上。 辛苦不必说,这时只顾安全,树枝划在手臂上也已麻木。总之我们经过艰苦努力,历经险难,终于汇合了!那时非常兴奋,好象当年红四军胜利会师一样。这时我们一共七个人,四男三女,男有刘总、小郭、世纪电脑的小刘和我,女的有世纪手机店的小钱,和广告部的小刘和蔚县网的小赵。 刘总带领我们要继续向上欲登顶,我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但一人又难以下山,别无选择,其实这时才走了总路程的1/3。接下来的路程只剩下幸苦2字了,因为刘总开道,我在最后相随,不必操心。路是开出来的!我断言以前此路并没有人走过,即使是有人上过山顶,也不会是这条路,这路漫长艰幸,累的我口干舌燥,刘总他们的所谓"救命水"还不足一口之量。特别是后来走到一个山坡,全是蚂蚁,几首把我们吃掉,满满的爬了我们一身,我们不能有一点停歇,边加快脚步,边拍打身上的蚂蚁,他们咬一下真的是很疼,那时我们真是"太惨"了。 山顶是什么样的?差一点我没有看到。距山顶50米处,我们有四个人停下来休息,是一点点也走不动了,虽在咫尺,已不想去看,而刘总、小赵和另一位小伙却在山顶赏析美景。后来刘总在山顶研究如何下山时,为了找一条好的路可以顺利下山,我们四人又咬牙上了山顶! 啊!上了山顶,见到眼前景色,才感觉辛苦没有白费!山顶地势平坦,长满了柔柔的短草,向下望去,可以一揽整个蔚县!刘总指着山下一片片象豆腐块的地方说:"这里是白乐,那里是西合营……",特别是可以清晰的看到山水冲下来的河滩形状,是一个扇面,由细细一股越变越宽,以致一大片,不知有多少村庄就是由这山水冲击下形成的平原上建立的。 我们在山顶上照了许多像,还合了影。  下午4点10分,我们开始下山,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可我们上山太难,下山也就不会惧怕了。下山本无路或都路太多,只能凭运气来选了,总之运气不错,还算顺利,一路上大多是草,只穿过了3次最惧怕的树林地,特别是遇到了许多碎石路,"碎石路"顾名思义,山坡纵向一条由大大小小的碎石铺成2到3米宽的石路,石路好走,一不滑,二不用担心树枝会划伤你,三不算徒,可直通坡底,不必曲折绕着下山。但危险,石块都是浮动的,不可能固定,以防石块滚下来伤到下面的人,只能一个一个的下。耗时!但这对于当时的我来说,也算是一件美事,我正好可以趁这段时间歇息一会,我的全身实在是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走呀走,刘总虽然年龄最大,精力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