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鸡鸣山 |
[游记]鸡鸣山 |
2008-06-27 sina.com.cn |
鸡鸣山 2006-10-10 21:33:39 大中小 结识鸡鸣山是由于大话, 荒凉的沙漠,残缺的城墙,破旧的堡垒。 仿佛让人回到了几千年前,那个充满传奇的时代。 现在还没去过,不过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去那里看一看的。 ------------------------以下资料均来自互联网--------------------------- 鸡鸣山的历史与传说 自驾车沿京张高速向西北方向行驶,一过新保安就会被眼前那座巍峨的高山所震撼,它宛如飞来峰平地而起显得突兀,它犹如天然屏障横亘在京张之间。 了解这座山是缘于山下那座因它而得名的古驿站鸡鸣山驿,而真正开始关注它的历史则是由于代王城。前几天游览代王城后随手写个游记,而这个游记引发了车友真甄假贾的考古兴致,他由代国的衰亡而引到了鸡鸣山的历史,这也激发了我探考鸡鸣山。 鸡鸣山孤峰独秀高高耸立在河北省张家口的下花园地区,它是在十多亿年前的一次大地震中推挫而成,海拔1128.9米,占地17.5平方公里。由于它气势壮观,历史悠久,景色优美,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塞外小泰山。 据传,当年这里是个黑风口,住着一个黑风怪,发起怒来飞砂走石,周围百姓深受其害。玉皇大帝得知后,便从南方调来了这座山,堵住黑风口,捉住黑风怪,百姓才得以安宁。它是一夜之间飞来的,人们便叫它飞来峰。 飞来峰为何改叫鸡鸣山呢?这可追溯到公元前475年发生的一个悲壮动人的故事。据《史记》记载:春秋末期,晋国诸侯赵简子亡故,儿子赵襄子继位。赵襄子借机约其姐夫代国国王到夏屋会盟,令其厨人在宴席上用铜枓击杀代王。代王肝脑涂地,大部分随从也被杀害。只有少数随从逃脱回家报信。事前赵襄子就派人到蔚县附近的代王城接其姐姐代夫人回晋国为父奔丧。由于晋国和代国之间横卧着夏屋山和句注山,山势陡峭绵延千里,是北方之险,天下之阻路而不能直达,只好绕道而行。他们从代王城往北绕经下花园再往东南去晋国。当一行人来到飞来峰下时,代夫人才从飞奔而来报信的随从口中得知赵襄子为占领代国土地而杀害了代王。面对尾追而来的弟弟,代夫人哭天号地,悲愤令人欲绝,言道:以弟慢夫,非仁也;以夫怨弟,非义也。随即拔下了头上的金笄,在山石上磨了几下,自杀身亡。当地百姓敬佩代夫人的忠烈肝胆,为永远纪念她,就在山下筑墓地埋葬了她。在山上修祠,供奉她的塑像。随后把飞来峰改叫磨笄山。后来,在代夫人墓和祠上常有雉鸡鸣叫飞舞,又把磨笄山改叫鸡鸣山了。 鸡鸣山得名另有记载是唐太宗当年曾御驾亲征抗击南下侵犯唐朝的北方东突厥时驻跸鸡鸣山下,夜闻雉啼,而把叫做鸡鸣山的,所以现在人们常把鸡鸣山说成是皇封的,也是合乎情理的。 山上高大的引颈高歌的雄鸡巨雕,惟妙惟肖;挺拔而立的万丈碑好似一把利剑刺入天空;神龟岩、骆驼峰、雄狮岩活灵活现;万佛石好像万千神佛跪拜佛祖的盛大场面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鸡鸣山人文景观始建于魏太和五年(公元231年)位于山腰,名曰永宁寺。现在的永宁寺始建于辽圣宗太平四年(公元1024年)。名曰中寺,后改为永宁寺。元朝时丁丑年(1277年)八月,京师发生大地震,鸡鸣山为震中,山崩地裂庙宇毁坏,山的四周沦为水池,人死惨重。太师右丞相秦王伯颜答刺罕随皇帝出巡回京,路经此地目睹惨状,心情异常激动,便决心修复寺院。他自己出资,命令指挥(官名)董麒卜吉组织施工,鲁花赤答罕监督。首先清除瓦砾,添塞沟壑。铺平大道,运输木石,迅速修成寺院和其他景观。最神奇的是在两峰之间架设的单孔石桥叫天桥,又名避风桥。它全由石头砌成,坚固美观。条石铺就的桥面两米宽,12.5米长,两侧是汉白玉护栏,各有十个望柱,柱头上雕刻着大大小小的石狮子。簇拥玩耍、千姿百态、活灵活现。拦墙上雕刻着人物花卉,鸟兽鱼虫,造型十分美观。在这个海拔1128.9米的高空,即使狂风大作,只要登上避风桥,一下子就没了一点风声,万籁俱静,风都汇入桥洞钻出,一丝一缕没有越上桥面。这是塞外一绝,国内之罕见。很可惜,桥的护栏以及高大的石坊精美的石壁都在“文革”中被毁。 虽然这些艺术精品不复存在,但避风桥美丽的传说依然在民间流传。据称,王母娘娘蟠桃会上,豺狼修炼成成的风神碰碎了九龙神壶,王母一气之下把他贬到鸡鸣山上的风口处。风神经常发怒,一发怒就狂风大作,飞砂走石,伤害了不少百姓。一日,吕洞宾到鸡鸣山上游玩,见风神如此猖狂,就想制服他,吕洞宾用手一挥,从黄羊山调来一棵大松树。点化成这座桥,又点化了这些石狮子镇住风神。随后抽出宝剑一划,让风都从桥洞钻出。不让一丝一缕越上桥面。这座避风桥集技术和文学艺术于一体,体现了工匠们的聪明才智,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很有研究价值。近年来重修了避风桥,整修了桥面,加固了护栏。虽然没能全部恢复避风桥当年的风彩,但避风桥的特色依然存在。在这里观赏美景,体会凌空无风的快意不减当年。 鸡鸣山又叫奶奶山,是因为山顶上建有碧霞元君殿的缘故。碧霞元君又称泰山奶奶。泰山奶奶全称“天仙圣母碧霞元君”,是东岳大帝的女儿。东岳大帝父女住在泰山,故碧霞元君又叫泰山娘娘。泰山娘娘滋生万物,早先,民间把她奉为送子娘娘。许多人前来顶礼膜拜,为生儿育女栓布娃娃。碧霞元君是妇女们极其崇拜的女神,被尊称为“泰山奶奶”,所以鸡鸣山又叫奶奶山。清朝同治年间,阴雨连绵,寺庙倒塌,当地百姓马成泉、马进珠召集众人商议,集资重修,捐资者云集,在山顶重修殿堂,在中寺旁建新寺观音院,修成后,殿堂流丹溢彩,粲然一新。 永宁寺里三教殿供奉的是佛、道、儒、三教的代表人物,这是鸡鸣山一大特色。正中三圣殿供奉的是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左侧是道教祖师太上老君,右侧是儒教祖师爷孔子。宋辽时,辽统一了北方,对汉族文化兼收并蓄,出现了三教并尊的趋势。三教同享人间香火,各使各的教义,各收各的布施,各度各的信徒。千百年来,每年这里都在农历四月十三至四月十八举办庙会。庙会期间人流如潮香火旺盛,是人们许愿还原祈祷祝福,观光旅游的鼎盛时侯。 即使你无暇登山,那在山下的古驿站中同样可以参拜观音寺(佛教)泰山庙(道教)文庙(儒教)以及财神庙城隍庙等庙宇。 鸡鸣山的旖旎风光激发了古今文人的诗情,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动人诗篇和文学。“一峰奇绣高插空,万马踏碎青芙蓉。桑干黑浪落绝壁,霜尽天澄更觉雄。” 主要景点 从山门沿碎石铺成的“之”字形小路盘旋而上,依次可观赏到三楼四柱牌坊、山神庙、萧太后亭、鸣鸡、观音院、龙骨岩、永宁寺、五指峰、骆驼岩、寿龟峰、朱砂洞、锁路门、避风桥、南天门、玉皇阁、西顶碧霞元君殿(俗称奶奶庙)、东顶观日台等几十个景点。其中永宁寺始建于辽圣宗太平四年(公元1024年)。这座寺院由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组成,是经河北省宗教主管部门批准开放的寺院,可满足居士、香客做各种佛事活动的需要,也是大德高僧修行之场所。近年来,慕名来鸡鸣山拜佛的京、津等地的居士源源不断。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5cd53010005f9.html44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