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走进鸡鸣驿-文化月刊3月号郭刚游记散文

[游记]走进鸡鸣驿-文化月刊3月号郭刚游记散文

2007-07-18    

毛头飞快的奔跑了起来,我也跟着奔跑了起来,跑出一段了,心有余悸,猛一回头-------那一扇被轻轻开启的大门后面,竟隐藏着这么一个活泼的小小毛头,这是怎样的一种关系?门口的一对石狮子瞪着眼就那样傻傻的看着我们,当然我也傻傻的看了看它。它不明白,我明白。刚走几步,再回头想想,低下头轻轻的笑着再摇摇头。大院旁的一棵梧桐上,不知什么时候起就站着一只喜鹊,此刻正斜着脑袋看着我,突然“咯咯”叫着飞走了。

历史就像是一场不大不小的玩笑。光绪26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城,7月26日晚上慈禧和光绪在逃往西安的路途中曾留宿在贺家大院,当时也是这对石狮子也曾瞪着眼,看着这些匆匆的不速之客来了又去。更有意思的是匆匆奔亡中的慈禧,还不忘给贺家大院御赐一番,现在的贺家大院二进院山墙上还刻有“鸿禧接福”四个揩书大字,当时慈禧提这四字时感慨万分,思前想后还是把这瞪傻了的石狮子抚慰了一番。可以说这方驿站,挽救过一个衰败了的王朝。当时慈禧之所以选择它,是因为它的壁垒森严,还可左右通畅有周旋的便利条件,真不知道慈禧携光绪再向北的时候,那紧跟着的隆隆枪炮声于惶惶北上的车轮马蹄声再做何感想???那“鸿禧接福”是想抚慰自己一番?还是抚慰它的王朝??如今再把这个鸡鸣山驿静悄悄的留给后人,再来重新抚慰历史一番???

毛头顺着东大街跑向城墙的边沿,我紧紧的跟在他的后面。说是东大街,其实是当初驿马进出的通道。因为是东西两条通道所以也就称为“东西官道”,即是驿卒邮差传令的干道。想那急急的马蹄声左右传接,把金銮宝殿和边疆尺土紧紧的连在了一起,它见证过一个王朝的兴盛,同样也见证过它的衰败。那样匆匆奔逃着的一个王朝,还是让它早一点去吧!即使是慈禧奔逃以后,蜂拥溃败下来的清军,却比不上以鸡鸣山驿为中心附近的抗击外侵的群众性运动,不论多么的可歌可泣,最后灾变的承担者却是这些有着民族情节的黎民百姓,鸡鸣山驿以一种民族精神站立着,可这个王朝没有给以它的江山社稷应有的护卫。其实这到让我想起康熙在一六九一年的一份上渝来。那年五月,古北口总兵官蔡元向朝廷提出,他所管辖的那一段长城“倾塌甚多,请行修筑”,康熙竟完全不同意,他的上渝是:

“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固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诚’者是也。”。。。。。。。

从康熙到光绪二百余年,大清王朝日见风雨飘摇。从强盛到衰败,不时时自省并从中自强要衰败的又何止是一个王朝呀!!!

在东西官道上,左右两旁林立着商铺的遗址,昔日繁华可想一斑,只是时间的过,它抚平了一切,要是搁在现在,在明清时期也会有当今的王府井呀!!古驿站不光发挥着军事作用,还发挥着社会功能。想那驿站内身穿邮服,腰挂“火印牌”[即是“加急”了的通关谍文]的驿卒,乘骑传递,昼夜不停,与沿街叫卖,商铺林立相衬映,又是怎样的一种协调??如今马蹄声渐行渐远,协调也变成历史的记忆了。其实历史对驿站的选择是在1913年,当时北洋政府宣布“裁汰驿站,开办邮政”,古驿站才完成了一次历史的交接。古驿站见证了一段历史,如今自己也变成了历史。

顺着东官道直走,再拾阶而上,走上了一段坍塌了的城墙。城墙凹陷,是因为雨水侵蚀的缘故。每隔几十步,就有一处相当坚实的石基,这是越楼炮位的所在,只是出于保护的缘由,古炮不在,但隆隆声响依然仿佛由远而近。全城周长1800米,环城而顾有多少炮位??曾经见证着一个王朝何等的强盛!这是我第四次来了,每回感受都不一样,可每当走上这座驿堡的城头,这一处处的炮位,就能给人带来一种暂时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样一处地处要塞的庞大建筑,其城高炮坚几百年,代表了中原王朝的强悍和尊严,可在历史更替的关键口,它也无不落寞和无奈。交织着几个王朝的兴盛和衰败,驿站所负荷和见证的就太沉重,乃至于到现在自己独立静立,无言以对。

还能说什么呢?几百年的风雨沧桑,时间会来解开一切站在越楼的炮位上总像还能在感受近代史的一段忍辱沧桑,历史的责任感就像龙吟虎啸般席卷而来。有风轻轻地吹来,柔柔的,放眼望去,黄昏把远处的一片果园掩映的碧绿葱茏,再抬头远望,华夏平川郁郁葱葱!静静的,才能听到古驿站对历史的召唤,一点点的才能走进古驿的立体生命里,我相信这种召唤可以被传承。

‘叔叔,你快来呀!’远远的,毛头在向我挥手。落日的余辉洒落在毛头的身上这是我熟悉的光芒。

毛头站在一处坍塌的城墙角,那些厚厚的城砖上刻有龙纹或飞腾或行云雨,但半裸或全埋在坍塌的泥土中,泥土湿黄,这应该是不久前的。历史的驿站啊,你怎么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感受落莫?还要多久?落日的余辉在一点点的变暗,我始终没有找到毛头的爷爷,旁边的果园中有三三两两收工了的村民在亲切的呼唤着毛头,就在这里和毛头轻轻告别吧!‘长大想干什么?’‘嗯……’毛头想了想……‘和爷爷守大院’,我扑哧一声笑了。高大的城墙掩映出我俩一高一矮的小小身影,孩子的话是真诚的,他对驿站有着深深的顾惜,他熟悉了他的环境……。

这个古驿站连带着它的故事,仍旧是银杏临窗;石阶带雨,可惜有谁还会那样慷慨把它再抚慰一番?这里究竟发生过什么?世代兴衰,风物更替,驿站外喧嚣的市井声依然顺着坍塌的城墙角在东西官道中回荡漂游……。

你可以通过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http://hueidou.bokee.com/tb.b?diaryId=10559711

2006.3.1608:55作者:春暖花开

原始链接:http://hueidou.bokee.com/viewdiary.10559711.html
转自:44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