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鸡鸣驿游记(其实出游发生在上上周末) |
[游记]鸡鸣驿游记(其实出游发生在上上周末) |
2007-07-19 live.com |
鸡鸣驿游记(其实出游发生在上上周末) 不是偶像崇拜,也无所谓追寻谁的足迹,去那个在风沙之驻立了近千年的古驿站,为的仅仅是一次伪装的出走和回归,释放。 在路上及小站 五点半,没有披星戴月的唯美辛苦,京城竟然已经东方鱼肚白了。准备好行装出发,十件已无情到六点,我们在西北的空间离北京南站还远。乘很早的公交,人理所应当地稀少,移动电视放着久违的流行音乐节目,热闹而繁华似的。然后打车,掐着时间算,心里唯恐赶不上7点就出发的火车。司机师傅倒是驾轻就熟,地道的北京人,一看形状就知道我们出行的打算。于是说上一堆顺畅无益无害的话,大概我们今天的第一批乘客吧。司机师傅的娴熟车技和路线提早把我们带到了火车站,我们依然轻快地跑,只是唯恐错过,因为出走的心情那么急切。卖饼子的小伙都充我们喊:“取沙城的先上车再补票。”于是我们相识而笑,就直奔那条长长的绿皮火车。兴奋不已地坐上火车,抬表看时,离出发还有十多分钟呢。于是抬眼,看窗外的风景,那一刻注意,柳树发芽了,樱花开了,春天已经来了很长时间了,这一刻,才走到我心中:春天来了。 火车终于出发,晃晃悠悠不紧不慢,像个悠闲稳健的老人,也想个娴淑贞静的妇人。在每个小站,它都会停靠,带上那些希望到别处的人,放下那些到达了某个站的人,。在车上装了很多人时才发现,其实像我们一样纯粹想出走的人是很少的,他们只是回家,或者走亲戚,为了日常的生活才和我们坐上了同一列火车——我们装着真心的希望坐着的这列车。 停靠的小站都有相似的样子,简朴,就一块白底黑字的站牌。小站很多,记得了两个:雁翅,幽州。记住是因为名字很特别,给我某些联想的可能。雁翅,会是个什么样子的地方呢?居住的人民是不是都有飞翔的心?幽州就想到了那首极豪迈的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回到学校,也没有查都是什么样的地方,不一定把所有的东西都弄得疫清二楚才好,留点想象给自己的生活也不错的。过了一站又一站,从清晨到中午太阳升得很高时,我们终于到了一个陌生的小城——沙城。 沙城 沙城,我顾名思义为沙丘之城,就是一个普通小城的样子,而事实没有沙。市井杂货一应俱全,小摊小贩并没有更多的情趣,纯粹地为着招揽顾客而吆喝、呼喊,用老式录音机放着好几年前的老掉牙的歌,和着嘈杂的车水马龙,不用怀旧,就是一个时代的再现。当然就在那条条的街道中,也混杂了充满现代感的高楼大厦,毕竟,这个小城,离北京只有150公里的距离。光良的《童话》也在飘扬,休闲咖啡西餐厅,商业步行街字样,五香蚕豆的老爷爷,煎饼菜被子的三轮,一笼笼小狗的路边……这就是沙城。 坐车去鸡鸣驿,司机师傅招揽得挺热情,几乎是推搡着就上了车。满满一车的人,抽烟穿迷彩服的一个个哥哥,双手粗糙扛袋东西的大叔,怀抱小孩的大婶,买了书的小弟弟……随着车出城,路旁就荒凉起来,一片一片的空地,没有丝毫生机,这些空无语我那次去王云冈石窟路上的记忆极为相似。都让我对这样的城市感觉暗淡无光,没有希望而人民事实上依然每日辛勤劳作与休息,就在这样的土地上,满足着追求着幸福,这就是家乡。过了好一段路就到了,并不像之前听说的那样荒凉,于是兴致勃勃就向路的另一边进发了。 鸡鸣驿 在城墙之上的那个驿站,不远之外就可以看到,不管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显得孤孤单单的。走到正面,城墙底部,有牌子立着,写道:“鸡鸣驿站,国家重点保护文物……”而抬头看城门口,鸡鸣驿的字样早已被风霜侵蚀得模糊不清,拱门之前风极大,千年之中,吹起过多少人的思绪?沿着碎石不成台阶的一个斜坡爬上城墙,驿站破败得只剩下主体的框架,一根根的梁木光秃秃的,阳光透过了照下来,投下同样光秃秃的影子在城墙的青砖上。本来是一圈的城墙围住了小镇的,现在城墙已经断成了好几段,东西两边的城墙保存稍微完整,连个孤单的驿站中间隔着整个小镇,在千年的风沙和明月中遥遥相望,没有嘈杂没有喧扰,寂静无声的日子里不知道两个相望的驿站回又怎样的对话。 在城墙上,就能看到镇子人民生活的点滴,。毛已经变成黑黑的绵羊,温顺但对陌生人依然吠吠的大狗,从墙那边传来的牛鸣,哞的声音在那些金黄的玉米棒子和炊烟中显得分外明显,仿佛加上了这一声的牛鸣,整个镇子瞬间地处在一片丰实之中。下了城墙,就逛小镇。小小的镇子,房子不多,很多有斜斜的房顶,和不高的硝烟囱。镇子中人很少,对于新到的陌生人,他们似乎也没有太多的好奇。陌生人,使他们早就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小镇的房子并没有更多特别,一般都不超过来层,有青石板砌成的,有泥土结结实实筑起来的。有的木门板上还贴着红纸黑字的春联,有的门敞开着,望过去却是条深深的小巷子,要走进去,才能看见焰火人家,对着金灿灿的玉米棒子,自家纳起来的青布棉鞋……一切相得益彰,没有烟熏火燎,是炊烟袅袅的。 虽然样子相似,镇子的房子中确实内容不同。大多门里都是祖孙三代的小家子。有一些藏着历史。 文庙,不大的一间青石房子,千百年前建起来,纪念孔子圣人。一个庙里, 还立着千百年前的碑,二龙戏珠的魁星碑,记载文明千古。 娘娘庙,空空的屋子,古老的镂窗,四壁是最原始的有些模糊了的痕迹但也极漂亮的壁画,讲述着天上人间的古老传奇…… 然后,就是归途。又回到沙城的时候,本来想着在沙城的小城中吃点什么样的特色,但是逛了一大圈没有任何收获。只好归乖乖回家。早晨到时买好的车票是无座的。等待火车,却晚点,在站旁等候,火车终于呼啸而来,将带我们回到那个多现实的学校,去面对一切。 火车晚点半小时,但是在3小时之后,我们依然回到了那个灯火辉煌的北京,我们生活的地方,下火车的那个时候,并不无奈,有种安详的感觉,那是因为,在这个地方,一切仿佛都是充裕的。所以弗洛姆说,人内心深深根植着逃避自由的倾向。 后记: 虽然出去不多,但每出去一次,到最后,都会有奇怪的心情,还是觉得在北京在学校时是最好的,到最后都会很着急要回来,尽管当初离开得多惬意,多兴奋。但是又会在看照片时回忆,又不可抑制想要从头开始,再来一次。大概,我骨子里是很矛盾的人吧。 |
转自:http://deadinwind.spaces.live.com/blog/cns!325F9A97093332F6!180.entry21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