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古道寻踪茶树王自驾游攻略 |
[游记]古道寻踪茶树王自驾游攻略 |
2008-01-09 cbulo.com |
做为树,这棵树不是一棵平常树。 做为茶树,这棵茶树更不是一棵平常的茶树。 树早已超出了树的概念,茶也超出了茶的概念。 这棵茶树王在茶界的名声远远大于人们对它生长的贺松或者巴达的认知,生长在贺松大黑山的密林中,却曾经顺着迢迢的茶马古道通向更远的远方。尽管旧日的时间和空间都已经被人为地改变和压缩为今天的时间和空间,但是既然踏上的探访的途程,我们不得不仿照 古人,做了一次穿梭时空的旅行。 贺松时间的20分钟 这个村长不仅汉话讲得好,而且普通话也讲得好。 最起码我能听得懂,再借助手势。 “老茶树离村子还远吗?” “不远了,一小段山路” “要走多长时间?” “20分钟,20分钟就可以走到了。” 村长笑眯眯地回答我们的问话,脸黑,牙白,淳朴得不能再淳朴的样貌。 贺松时间早上10点15分整。车开到一个山谷,嗷嗷地叫了几声,不动了。跳下车来,眼前是高看不到天,远望不到边的山。 问都不用问,摆好架势,挎好相机,出发,徒步。 深深的密林,弯弯的小路,走进去就不见了蓝天。转过一个弯,前面的人不见了,再转一个弯,后面的人又不见了。参天的大树随处可见,赞叹了太多我也就见怪不怪了。路越来越窄,路的痕迹越来越模糊,山坡也越来越陡,传说中的老茶树仿佛遥不可及。翻山,再翻山,不知道又将翻去哪里,已经开始怀疑这样的翻越有没有尽头。 忽然前面有人兴奋地喊“到了”,后面的人连忙加快脚步,茶树虽然就在路的尽头,但是走起来已经是步履维艰,真想像电影里垂死的恋人挣扎着爬向对方那样,干脆名正言顺地用四只脚行走。 贺松时间早上11点25分整,主角登场,观众累倒——大茶树在峡谷边静立不语。 还好我们有车,还可以开到山下,还好这阵子气候干燥,没有碰到蚂蝗的袭击,回想着来时的路,却不敢想象旧时的马帮是怎样依靠着马背和双脚在着深山中踏出一条古道,驮着新鲜的茶叶,一直走向更加不可想象的西藏去。 贺松时间20分钟=北京时间1个小时25分钟。那在200年前,对于负重的马匹和疲惫的赶马人,这20分钟又等于多长时间呢,对于漫长的同样艰险的茶马古道来说,这20分钟又是多么微不足道的20分钟。 今日茶,古时路 已经有一群人在这里,戴着同样的白色太阳帽,上面写着“茶马古道之旅”,寻茶寻到这里来,我由衷地佩服他们。他们肃静地站在古茶树的面前,仰望。 但是寻茶又怎么能错过这里呢?西双版纳是国际茶界公认的世界茶树原产地重要的中心地带和普洱茶发祥地之一,也是闻名的茶马古道的重要源头。就在路程比贺松还要远,路途比贺松还要艰险的曼佤村四周的群山中,1000岁以上的古茶树就有14棵。 而我们眼前的这一棵野生型古茶树,树龄已达1700年左右。 那群人并没有因为我们的到来,而停止仰望的姿态。我不由地想到了两个字:朝圣。 100年前,或是200年前,也一定有一群人,穿过不见天日的热带雨林,躲过蚂蝗的侵袭,赶着马而来。他们一定不知道这棵树的年龄,但是他们一定会有与我们同样的心情,他们满怀欣喜与感激,感激上苍赐予这种碧绿甘甜的小叶片给大地。 古茶树已经被铁丝网围了起来,当地的村民视它为“神树”,已经不再答应人采摘。大概三人合抱那么粗的树干,虬结横生,那是年轮结下的疤。 有人轻轻走到树下,捡起一片飘落的茶叶,小心翼翼地夹进书里,再轻轻合上。 贴士: 这株古茶树生长在勐海县巴达区贺松乡寨子背后的黑山热带大森林中,树高30米,为野生型古茶树。这棵茶树王在20世纪30年代发现,60年代鉴定为1700年树龄,当时称之为“茶树之王”。 查看全部回复我也来说两句 最新更新主题 |
转自:http://www.cbulo.com/viewthread-3523720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