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小布达拉宫游记,其他游记

[游记]小布达拉宫游记,其他游记

2007-07-16    ipiao.com.cn

普陀宗乘之庙

位于承德避暑山庄北部,建成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普陀
宗乘”是藏语布达拉宫,依山就势,逐层升高,气势磅礴,宏伟壮观。

乾隆三十六年,为乾隆帝六十寿辰和皇太后八十寿辰之年,边疆各少
数民族的首领都要集承德,举行盛大的庆寿活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全国
民族大团结的局面。为了敬重各族信仰,团结各族人民,乾隆帝御旨建造
这座大型寺院。

当时,边疆各少数民族大都尊崇藏传佛教。拉萨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
的一个中心。而藏传佛教宣称布达拉宫为观世音菩萨的道场。观民音菩萨
的道场据说有三处:一在印度,一在西藏,一在南海(浙江普陀山)。乾隆
帝认为,观音发祥于印度,然后先到西藏为本土,所以在承建观音道场便
“仿西藏,非仿南海”。普陀宗乘之庙是在汉族传统建筑的基础上融合藏
族建筑特点建造的,它是汉藏建筑世术交融的典范。

普陀宗乘之庙布局分三个部分:前部包括山门、碑亭、五塔门;中部
包括琉璃牌坊、白台、僧房等;后部是主体建筑大红台及周围其他建筑,
大小共60余处,被包围在雉堞衔连、依着山势起伏而环寺一周的高大围墙
之内。

漫步五孔石桥,进入藏式山门,便是黄琉璃瓦覆顶的碑亭。亭内竖着
三座石,以汉、满、蒙、藏四种文字分载《普陀宗乘之庙碑记》、《土尔
扈特全部归顺记》、《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三文。碑亭后是五塔门。五
塔门满壁白色,上有三层藏式盲窗,下为三座拱门,门顶上有五座喇嘛塔,
门前有一对大石象,象征着吉祥和佛教大乘派的力量无边。

顺着石甬路沿坡而上,穿过拱门;循阶直登主体建筑大红台。大红台
全高43米,底座高18米,平面上1 万平方米,在这宽大的基座上建起高25
米紫红钯的大台,故称大红台。墙上有6层盲窗,大红台正中是6座琉璃佛
龛,龛内雕一大万寿佛和许多小万寿佛。大红台中央称“万法归一”殿,
为重檐攒尖顶方形大殿,上覆鎏金鱼鳞瓦、脊兽、铎铃。共用黄14000 余
两,殿内供有多尊铜刻佛像。

游览了普陀宗乘之庙,可以说是象征性地瞻仰了西藏的布达拉宫。

转自:http://www.ipiao.com.cn/trip/100/210.htm27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