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承德避暑山庄白桦林海自驾游攻略 |
[游记]承德避暑山庄白桦林海自驾游攻略 |
2007-07-16 fqhua.com |
尽管坝上景色四季宜人,但我最向往的还数它的金秋。 理由一:坝上围场因“木兰秋狝”而得名。而“木兰秋狝”是秋季的盛会,只有秋季去感受才有原味。 理由二:坝上的秋天,收获的季节,彩色丰富,层次分明,是绝佳的摄影季节。 理由三:坝上的金秋来得早,去得快,仅有45天。含“金”量之高乃南方金秋所无法相比的。 今秋,我终于有机会去围场行围赏秋了。 旅游风情: D1 避暑山庄的秋景 山庄景点,有“36洞天,72福地”之说。至乾隆十九年止,仅康乾两帝命名的就有72景;而山庄最后建成是乾隆五十七年,若加上后期所建的大批景物,就多不胜数了。清帝到此,虽为避暑,但都过完中秋及“木兰秋狝”后才返京。于是,天刚亮,我们就开始游览起清帝常去赏秋的景点。 1、水心榭 从月色江声岛向南行,见三座连于水上、界于下湖和银湖之间的凉亭,这便是康熙所题的“水心榭”。我们在晨雾中远瞧,看到三亭并列于水心,贴于水面,布局匀称,轻盈别致,引人夺目。加之水映倒影,上下成双。注视多时,觉得亭子有微微秋凉的情态,给人清寂、淡雅之感。而映入眼帘的晨雾波光又仿佛为它笼罩了一层轻纱,使它半遮半掩,欲藏还露,于朦朦胧胧、虚无缥缈之中,显得尤为神秘、娇柔、妩媚、楚楚动人。正如乾隆皇帝在此观秋时写的诗一样:“一缕堤分内外湖,上头轩榭水中图。因心秋意萧而淡,入目眼光有若无。” 2、青枫绿屿 于斗姥阁东南面的枫林岭。每逢满山红叶时,乾隆就临此品红叶,吟诗句。在我们到来之时,秋色已初染了枫林。 旁边还有一曲室,东临峭壁,虚窗洞开,乾隆题之为“罨画窗”。我们透窗望去,远处岭横如屏,水流似带;近处湖水荡漾,鲜花盛开。秋风徐徐,异香阵阵,清爽醉人。曲室顶上的平台,正是皇帝中秋赏月的地方。 3、四面云山 我们从梨树峪底沿着山径登上了山庄内的最高山峰。山顶有一亭,便是“四面云山”。此亭四面群山环托,隐现于云雾之中,姿态百异,变幻莫测。每年九月九重阳节,清帝都登此亭远眺山庄内外景色。 此外,我们还特意观看了清帝每年秋季为“木兰秋狝”筛选精兵和良马的两个场地--“阅射门”和“试马埭”。 承德避暑山庄,是清代康熙和乾隆年间集中全国人、财、物力,先后用89年时间修建起来的中国园林的瑰宝。行围至此,不可不看。 D2 金秋田园诗 我们来到一片辽阔的麦田时,路边早已站了10多位架着“长枪短炮”的“色友”。 随着他们的镜头望去,最靠前的是一块暗红偏黑的马铃薯地,这里是中国马铃薯之乡,全国麦当劳里的炸薯条,货源大多数来自此地,蒙胞们正在装运马铃薯。 再往远去,一片金黄色的麦田,秋风劲吹,掀起层层麦浪;一条长着野草和灌木的长堤,堤上有羊和马悠闲地啃着开始枯黄的草;再往远处,米黄色花的高粱带在风中摇曳、青翠碧绿的芦苇带和布满红叶的高山峻岭在天边无尽地延伸。这一切都和谐地停留在暧暧的秋阳和蓝蓝的天空下。 记得小时候读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已经觉得够美的了,没想到这里还有更完美的、大自然的 |
转自:http://www.fqhua.com/gl/hb/7493.html34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