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承德避暑山庄游记 |
[游记]承德避暑山庄游记 |
2007-07-16 yahoo.com |
走进历史 ——承德避暑山庄游记 仲夏时节阴云密布,雾蒙蒙的晨曦中,由我带队,与高尔夫俱乐部的同仁,一行四十九人,满怀豪情逸志踏上了愉快的旅程,奔赴那个企盼已久的“皇家园林”胜景——承德避暑山庄。尽管清晨四点即起床,但当司机师傅开动汽车的一霎那,竞技部三十多名年轻的小球童旋即发出尖叫声,用她们特有的方式欢呼旅程的开始。所有的人没有一丝倦态,这个说:我们要看车载电影,那个说:我们想听音乐,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烟云过眼,两个小时很快过去了,当汽车驶到北京的六环路上,小球童们再次发出尖叫声,到过北京的孩子们,兴奋和骄傲的为那些今年新加入企业工作的小伙伴,讲述着去年俱乐部组织她们赴北京旅游的趣闻轶事,看故宫、蹬长城、游十渡、逛天坛,眉飞色舞的表情,仿佛一切美景就在眼前。 天还是阴沉沉的,汽车经过四个小时的颠簸,进入了京北层峦叠嶂的燕山山脉之中,远远看到古老的长城,像一条虬劲的苍龙俯卧在崇山峻岭之上,斑驳陆离的残垣断壁昭示着数百年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传奇故事。当汽车驶进服务区时,我无意间抬头看到一个地标,这个地方叫“巴尔克什营”——一个典型带有满、蒙特色的地名,不由得回忆起“女真族”的后裔满族的铁骑,在五百年前巧施离间计,瓦解了盖世英雄袁崇焕所率之师的顽强抗击,踏破山海关,直捣京城那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故事。 承德应该就在眼前了。 离津大约六个小时后,汽车终于驶入了承德市,球童们的尖叫声再一次响起,她们欢呼着,躁动着的每一个身影,亦即是令人心羡的青春朝气,天虽然还阴沉着脸,但旅游车里的空气立即活跃起来。 承德市是河北省省辖地级市,北靠内蒙古自治区,东接辽宁省,是北京北部的重要门户,旅游业是其支柱产业。一条“武烈河”横贯城市南北,世界文化遗产“避暑山庄及周边寺庙群”星罗棋布的坐落在承德市中心北侧。 所有人顾不得旅途疲劳,把行李丢到房间,来到餐厅狼吞虎咽的“饱餐战饭”,稍后,在当地导游员的带领下,直奔“避暑山庄”参观游览。 避暑山庄经历清朝康、雍、乾三位皇帝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历时八十九年的不断修建方告竣工,其后多位皇帝在此驻跸,“丽正门”是行宫的正门,我站在门前的广场中央,脑海里浮现出当年文武百官在此下马,战战兢兢、小心谨慎的面对朝门而胆寒的情景,不禁想起的是“伴君如伴虎”;想起的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想起的是康乾盛世,达赖、班禅历尽艰辛,不远万里来此朝贺的壮观场面而百感交集。如今的我们,是国家的纳税人,是企业的主人,在集团董事长和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我们有机会可以径入其中,欣赏美景、品茶纳凉。人类的进步、社会的进步、企业的进步是永不停息的车轮,向前,再向前…… 俱乐部的同仁们穿堂过殿、鱼贯而入,眼前的“澹泊敬诚殿”巍峨耸立,咋看上去,与故宫的太和殿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不可同日而语,素面的廊柱亦无蟠龙镌刻,给人淡雅清新之感,难道皇帝的行宫正殿真是如此简朴吗?而在导游员的讲解后才顿开茅塞,原来,整个大殿完全是用金丝楠木建造,故历经百年无需漆护依然完好如初,殿内的家具陈设,均为当时南方各省人民,历尽艰辛运来的黄花梨木和香樟木制成,且无论大殿还是家具陈设,绝无一颗金属钉,全部是斗拱承接,人站在门外便可闻到一股淡淡的楠木和香樟木发出的香气,其总造价绝不亚于故宫的太和殿,大家听后不得不为当年那些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而叹服。这次,球童们的尖叫声不约而同的换成了一阵整齐划一的嘘声! 俱乐部里年轻人占绝大多数,尤其是女孩子们早就听说过电视剧《环珠格格》曾经在避暑山庄拍摄镜头,她们喜爱的人物“小燕子”爬树一场戏,就是以这里的著名景观“烟雨楼”做场景,杜撰出“漱芳斋”一名的。小球童们这次发出的是一片欢呼声,大家来到了当年由“乾隆御笔”亲题的“烟雨楼”的匾额下合影留念,也许真是天公作美,正当我们站在烟雨楼的观雨台前凭栏远望时,憋闷了一天的阴云,终于以温柔妩媚的淅沥小雨状,洋洋洒洒的来到人间,这乌云,原来是等待着在最浪漫的一瞬间才落下的,迁思回虑后才发现,不同的心境看待相同的事物,会产生截然相反的效果。立时远处的湖面上云雾缭绕蒸腾起一片白纱,恰似少女的荆钗裙布,分外妖娆。回首眼前由“京基”培育出的,每一个优秀的小球童们螓眉娥首站在雨中俏丽的身影,不正是活脱的一群小燕子吗! 返程的车轮飞快地转动着,愉快地旅行即将结束,残阳西斜,将直插云霄屹立千年的棒槌山映衬得金碧辉煌。几个小时以后,我们将回到熟悉的高尔夫俱乐部大家庭中,行政人事部的秦德英老大姐说了一番朴实无华的心里话:“我和张明池师傅今年都五十多岁了,家里都是上有老人、下有孩子,我们都要照顾家人,负担重,孩子结婚要用钱,要不是俱乐部花钱组织旅游,我们根本没有机会享受到这样的幸福啊,与我们有相同福利待遇的企业可不多啊!” 我听到后,心里感慨万千,集团是一座大厦,她的每一块砖不一定都似璞玉完美无瑕,也不一定具有高贵的出身和渊博的文化,但正是这些凡桃俗李般平实的员工,虽不能准确道出“企业文化”这个时下的新名词,但集团每一个可喜的变化,每一步令员工真心称赞的新制度、新文化、新业绩,都将潜移默化的植入人们的心里。 |
转自:http://i.cn.yahoo.com/blog-wBVHwJQjdKs9nWqbe21zJDXI?p=929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