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正定“梁氏祠堂“感怀 |
[游记]游记正定“梁氏祠堂“感怀 |
2007-08-03 |
游记---正定“梁氏祠堂“感怀 每次到古城正定,总为残破不堪的梁氏祠堂和蕉林书屋惋惜不已。然而日前去正定游玩,蓦的发现梁氏祠堂已经修复一新,心中充满欢喜与感激。因为那不知名的投资者实在是为石家庄人做了一件善事:此举不仅恢复了又一处旅游资源,更是恢复了一段被时间湮没的家乡文化史。 梁氏家族是明清年间正定的一大名门望族,至清初梁清标进兴旺发达已至巅峰。史书载:梁“初同文学侍从历官吏部侍郞,领兵、礼、刑、户四部尚书”,因主持会试“黜浮议”,不录清淡之士,得罪了权贵,而被康熙帝罢了官,“恩赐亲居”回到了正定(两年后又复官回京)。对梁仕途上的经历我且不去理会,我要说的是,亲居这短短的两年,梁在故里正定造就了一件文化盛事-----着手建造私人图书馆“蕉林书屋”。清标“好学喜积书”以诗词文名,又善古画。他自我评价说:“好买书,俸钱恒苦不给,见人则求所未见之书,得一帙如遇故人”,“久之所蓄益多”,“多至数十万卷”。书多了要有个良好的“安书之地”。于是,“筑室布席拥其间”,“手葺蕉林书屋”。为什么叫“蕉林书屋”呢?他说是因“特喜芭蕉青翠舒卷自如”,于是在书屋窗下种蕉数丛,掩映窗几,书屋遂以蕉林命名。试想,每值蕉荫满地,窗前捧书,或雨打芭蕉,灯下掩卷,那该是何等高雅的文化享受!依私人藏书比较,这个“蕉林书屋”可以与名满天下的江南“天一阁”相提并论。 梁清标对古书画有极高的辨识力,因此蕉林书屋还收藏了晋隋以来大量法书名画,有“图书之富甲古今”之美誉。为使这些名品流传于世,他出资对名画进行了精心装裱,对法帖如陆楠平复帖、王羲之兰亭序、米芾七言诗等,勒石摹刻成《秋碧堂法书》八卷刊行于世,现仍有少量刻石收藏于隆兴寺内。推动了当时的河北文化事业,而且为大量保存古代书籍不使散失做出了重要贡献。 现在梁氏祠堂的恢复,应该说是对古代文化名人梁清标的一个很好的纪念。但尚有遗憾的是,在其北不远的蕉林书屋只残存破败的一隅了。有关方面如能筹资抢救,并逐步恢复全貌,将是一大善事。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原始链接:http://bbs.366tian.net/viewthread.php?tid=297074 |
转自:54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