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村游记 2001年的游记了..... 在都市的石头森林中活着,物竞生存,脑袋里不得不塞爆了各种人事资讯,经长年累月的压缩后就只剩下零碎的灰白记忆片断了,即使能遇到的一点点绿色,都已远离自然,只可称作是城市的美化或者装饰而已。这个周末,我们到广东恩平的金山温泉寻绿去。 金山温泉位于恩平市南郊那吉镇。我想既然是有温泉的地方,必定依山傍水,别有一番大自然的景色,犹如少儿时所生活过的村落。果然一到步,我们就为金山温泉门口附近的大幅旅游广告所吸引,这是原广州市长黎子流为“石头村”所书的,头儿说某电视台的旅游栏目刚刚播放过关于石头村这一节,是新开发的旅游景点,不可错过。 根据路标指示,沿着乡间小道深入约四五公里,穿过片片嫩绿的稻田,越过纵横交错的小溪,终于到达山脚下的石头村。石头村原名叫云礼村,依山而建,全村人都姓黎,村里所有房屋都是用石头建造的,故有石头村之称。二十年前曾大举迁村,在附近兴建起新的村落,因此石头村也就只剩下些残老房子了。由于交通落后,信息不畅,石头村二千年初才修整开发为旅游景点。据向导说,村后还有一条登山小道,只因年久失修,山道暂不对外开放。跟随向导穿越幽巷陌径,但见房子大多十屋九空,虽然是一片残墙败瓦,里外却十分整洁。房前屋后的自留地栽种着木薯、蔬菜等,而竹篱笆通常围着三五只小鸡,到处洋溢着村民们勤俭简朴的生活观念。村子里没有电,没有自来水,没有供游人投宿的客栈,只有崭新的动物形象的塑料垃圾桶才标记着现代的痕迹。一条从山上冲下来绕村而过的小溪给朴实的农家带来生活所必需的清水和动力,晒谷场就在溪边,转动着的水车已经不再供研磨谷物用了,成为了游人取水洗脸、拍照留念的地方。如今,晒谷场变成了小集市,是村民向游人售卖山土货和小吃的地方。青壮年或许是劳作去了吧,遇见的除了小贩,多是喜欢热闹的孩童,或者流恋故居的老人,他们或三五成群地闲聊,或享受独自静坐的安逸,呼吸着荷塘的芳香,使游人永远如过路的云朵。偶尔有老人家抬起头来,凝视着远方,似乎在回味着这片土地的变迁。 晚饭后,是泡温泉的时间了。金山温泉因其水质、水温、水量以及热能量前景在当地有“天下第二泉”之誉。借用广东作家雷铎在《金山温泉序》中描述:“入夜时分,红男绿女,俱入水中,洗凝脂之泉水,作随心之泳姿,不免北望长安,遥想贵妃当年,于华清池中,游龙戏凤,何等畅美;然则玉宇琼楼,又何如我等,天高水阔,如蛙如鱼,悠闲自得。当池畔之水塔顶端,白炽射灯银光垂射而下,看三池温汤,白汽蒸蒸,冉冉上升,缭缭绕绕,如画如云,入居其间,似幻似真,顿有忘尘世于胸外,看人生若浮云之慨。末了,仿王勃《滕王阁序》,以八句四韵为结:天地从来巧造化,青山绿水复温泉;凝脂水滑畅肌骨,问谁能得此中玄;度假村中有瑶台,七仙美女入梦来;明皇贵妃今安在,那吉泉畔踏苍苔。” 温泉浴后就是私人时间了,两辆面包车所捆绑起的一束人马一下子消失在丰富的夜生活节目中。正是月沉沉,人悄悄,风流帝子各自溜。 清晨,还是酣睡的时间,我已经走在温泉上游的小溪畔上了。莫问早行奇绝处,四方八面野香来。清晨的感觉就是好,游人没有了,披着夜幕倚门卖笑的发廊小姐没有了,可以独个儿享受这自然而清新的空气,可以欢呼雀跃,可以观赏并且可以触摸农作物上的晨露,甚至连拍照片也可以姿优淡定地使用脚架了。溪水无比清澈地从远方的山脚流过来,溪底的鹅卵石使溪水现出柔顺的流线,小草们就在这溪水轻轻的洗刷下轻轻颤抖,仿佛是少女的初吻,疑是置身于王安石“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诗情画意之中了。锦江水库和七星坑原始森林据说就在温泉上游十公里处,这如同追寻一个失传神话的线索一样牵引着我,离烦嚣一步一遥远。 翻过一个小土坡,溪水起了分岔,溪水的中央现出一块草地,一条牛正在啮草坡头卧朝阳,好一派童话情景。走近到相距四五米的时候,它突然扬起头,眼定定地盯住我。想必是我的三脚架引起了它的警觉,看到它好斗的样子,婴孩时曾在相互角斗的两老牛身下被救出的惊险教训马上窜入心头,刹那间我神经绷紧到极点,只听到自己嘭嘭嘭的心跳声和牛呼呼呼的喷气声。正思量是否折回原路之际,忽然想起妈妈说过牛是有感情的动物,每每将要宰杀的时候,总晓得先自流泪,然而却又会引颈就剐。如此善良的动物我又何需慌张呢? 沿着阡陌小径循溪水继续深入,农人们逐渐多了起来,有在溪边洗衣的农妇,有早起劳作的农夫,有跟随在大人后面还在打哈欠伸懒腰的小童。朝阳之下的田野正如仙镜一般,老农仔细地拔着稻田里的稗草,不一会就拔起了一把,仿佛在替天行道一样专注地给禾苗伸张着公平正义,稻禾似乎美滋滋地将这片神恩努力地吸入禾心深处,绿得生意盎然。正当暗自嗟叹人世间反而没有这种神恩之际,呼叫我回住所的电话终归来了。 遥望通向锦江水库和七星坑原始森林远处的一汪深潭,山重水复,绿树婆娑,在这即将返回城市灰白世界之际,我竟然不知道何时才可再来寻通一条出路来。 (摄于2000年5月,写于2001年10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