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游记:西双版纳之勐泐文化园及傣族美女.

[游记]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游记:西双版纳之勐泐文化园及傣族美女.

2007-09-01    17u.com

勐泐文化园景区位于西双版纳景洪市东郊,澜沧江和流沙河交汇处,景洪至橄榄坝公路旁,离景洪市中心才4公里。古名称为允帕钪,是昔日西双版纳最高统治者召片领(意为一方土地之主或地方王朝之王)司署——傣王宫所在地。所以在旅游团的行程"勐伦一日游"中,旅游车沿着澜沧江而走的时候,我们都会看到江对面有一个很美丽的小岛,索道凌空,茂林修竹,古树参天,鸟语花香,不时还有猿鸣空谷,传来很刺耳的声音,那就是勐泐园了。再现了李白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的情景。[更多关于勐泐园的资料请看:http://www.xsbnmly.net/index2.asp]

旅游团是不走这个景点的,但是这里却有着傣族辉煌的勐泐故宫(说是遗址比较合适一点),古老文明的佛塔(塔庄慕、塔庄董等),甘冽神奇的圣泉(这些都是傣王宫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哦);只要你乘坐缆车,跨过澜沧江,就可以一览它的真面目了。

2006年12月,我陪同着北京过来的几个朋友再次来到了西双版纳,有幸游览了勐泐园。

(由于找不到全部图片,所以本篇采用了三张网络图片,都已经标明。)

(网络图片:远眺勐泐)

我们乘坐缆车来到岛上。

坐在缆车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景洪的城区,以及横跨在江上的大桥。

澜沧江风光。

[网络图片]:吊桥与和尚。

硕果累累(木瓜)。

还有美丽的傣族小扑哨(笑的很开心啊!)。

佤族小伙子(他们是参加民族的一些舞蹈表演的)。

傣族帅气的毛多哩。

活泼可爱哨多哩(又叫小扑哨)。

傣族是一个爱花的民族,看到小扑哨的头饰了吗?大多时候她们戴的都是鲜花哦!而且他们的服装都是那么的鲜艳,色彩都是那么亮丽。

这里的圣泉是很有名的,坐落在半山腰海拔高度约580米的低凹地上。这眼清泉,传说系佛教始祖释迦牟尼施法所得。据当地佛教高僧和傣族老人介绍,这半山腰上原本并无泉水,附近几个村寨住户饮水、用水,都得走很长的路到澜沧江中去挑。佛祖云游四方传经播教时,附近群众云集在半山坡一块草坪上听佛祖诵经。时至中午,部份饥渴难忍的信徒只好跑到山下的澜沧江边取水解渴。佛祖见当地饮水困难,信徒饥渴难抑,便挥动佛杖往地上一插,形成一个泉眼,拨出手杖后,泉水涌出,满而不溢,信徒们争相饮用,清泉水清凉解渴,甘美无比。

[网络图片:亭子下的圣泉井]

打水的小和尚。

我们看着这个小和尚不停的用小陶罐来来回回的挑水,没有搞清楚是做什么用的,所有二哥上去向小和尚打听了一下,才清楚,原来是把水挑到广场的大盆里,一会要举行泼水活动时用的。

在西双版纳傣族生活地区,凡是有村寨的地区,均有佛塔屹立,并有一段与佛祖释迦牟尼有关的传说。据专家介绍,佛塔源于印度,称为“窣堵波”或“塔婆”,最古的塔是安埋释迦牟尼和得道高僧骨灰的墓地。

而这里的塔,叫塔庄慕,名列版纳最有名的九塔之首。

由众多的毛多哩、哨多哩组成的队伍,跳着傣族舞蹈,带领着大家去拜塔。

在互动性的泼水活动之前,都有比较严肃的拜塔仪式,大家跟着傣族的小扑哨绕塔几圈,要是你也信小乘佛教,不妨也象这位“哨多哩”一样,跪下来拜一拜。

拜完塔后,我们要做过一片小树林,然后绕到圣泉前,在走到泼水广场,当我们从圣泉之门出来的时候,毛多哩已经人手一盘水在等待着我们:

还是夹道欢迎哦!

当然,这个时候还没有正式的开始泼水,而是用鲜花或是小树叶蘸水,相互的洒水祝福!

泼水队伍分成了两队,分别是游客队和本地队,以道路为界,开始了泼水。

泼水过程是激烈而快乐的,但是要注意身上不能带贵重和怕水的物品哦!

不然。。。。。。

泼水结束后,毛多哩和哨多哩挥手向我们告别。。。

我们又乘着缆车离开了美丽的勐泐岛。

夕阳下的澜沧江还是那么的漂亮,那么的迷人。。。。。。

我想,我还是会再来的!

转自:http://ct.17u.com/blog/article/95655.html78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