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苍岩山 |
[游记]游苍岩山 |
2008-01-30 cbulo.com |
苍岩山藏在太行山脉深处。 都说仁者爱山,智者乐水。当远方藏青色的线条渐渐拥上前来,那深埋皱折、蕴涵着无尽力量的山的肌体将我们夹在中间的时候,我感到他的稳实、博大与丰富,即使是北方这相对贫瘠的山。缺少青翠逼人的绿色,更没有山间欢快奔腾如孩童般的溪流泉水,可当山隐隐露出一角深沉宽厚的相貌,将青天隐去一半时,依然令人肃然起敬。 可惜的依旧是少水。路的左侧是宽广的 河床,密密麻麻的白色石头与细砂添满了河底青草的空隙,阳光下白花花地刺眼。右边是隔一会便跳出一个的小村落,石砌的房屋,石砌的院墙,铺满石头的小路,到处是石头。 假如,我想,假如河床中流淌着一条宽广、舒缓的大河,该有多好。山不会寂寞了,有水的山,也就有了灵气。可是目之所及,河床是干涸的,偶然几处浅浅地积一洼水,似断非断地流着,有气无力地残喘,全然失去了水那流畅、舒朗的欢快本质。我有些失望。然而山依旧不卑不亢地拥在左右,亘古不变的是那份历经沧桑后的冷静与沉重。 苍岩山以香火旺盛著称。据说每年三月十五庙会的时候,香客蜂拥而至,石阶山路随处可见一步一拜上山许愿、还愿的人。或许这里的香火多是因南阳公主的缘故吧。 拾阶而上一线天,阴凉浸骨,深青色的石壁以及石壁间苍翠的绿柏、白檀把华北36度的高温暴晒挡在山外。抬头,三座拱形桥殿飞虹般架在两座危崖之间,那就是苍岩山福庆寺,中国三大悬空寺之一。 隋炀帝的长女南阳公主看破红尘,二十二岁跑到苍岩山福庆寺将万根青丝一挥而尽,在此修行了六十二载,八十四岁终成正果,涅磐坐化。在经历了无尽繁华后,独居深山六十多年,每日与青灯、古佛、苍山、白檀为伴,这份至真的寂寞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得起的。 我来的这一日,苍岩山很安静,没有香客,游客也很少。经常,在清凉荫蔽的石阶上会只留下我们。深绿色的空气中,幽幽的鸟鸣、蝉鸣织起一张密密的网,把尘世的时间细细滤过,忽然觉得恍若隔世。 千百年前的古庙楼台多已不复存在,只留下隋桥唐殿的桥楼殿。而青山依旧,总以为这山或许仍在某个地方、以某种特定的方式,保留有当初的一星半点的旧迹,当然,不是指历朝历代重修装饰的古庙建筑。真的,山是有记忆的,这漫山遍野的古柏、白檀就是山的记忆因子,它们有的历经千载,过去发生的,也都看过吧。当山与树与历史偶然交叉的时候,不知那是怎样的一份心情。 清凉的石壁背阴处被滴出的水洗得清幽至极。我不是香客,我只是背靠在这阴冷彻骨的石壁上,遥想千载之上的那个看透凡尘的女子。于是,在感知时光如流淌不息的河水般轻灵地逝去的同时,对繁华与寂寞的天平该如何持正又产生了淡淡的迷茫。 总以为真正具有宗教情结的人在骨子里是悲观的,然而再想,又很难说。因为能够将一种信念坚持到底,或者能够舍弃无尽繁华而甘守清冷的寂寞,这不是所谓“心已死”的人所能做到的,相反,这样的人内心深处永远燃烧着无法熄灭的希望之火。这样说来,他们似乎绝对不是悲观的,他们守得住寂寞,是因为他们深知希望本身并不需要热情。包含热情的希望只是绽放于灵魂深处的火花,虽然绚丽却很短暂。希望的价值在于不离不弃地坚持,在于不张扬、不炫耀的平和的状态,从而在内心营造一块属于自己的天空。然而总之,这种人都是很纯粹、很绝端的人,他们只取两头,非中间绝大多数的凡人、庸人可比。 胡思乱想这么多,觉得有点迷惑。索性,去聆听山间轻灵的水声了。
|
转自:http://www.cbulo.com/viewthread-1824531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