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驼梁游记 |
[游记]驼梁游记 |
2008-01-12 sina.com.cn |
忙碌的日子里突然有时间能和几个朋友相聚,高谈阔论之余,相约登山,可谓身心愉悦。选定地点为驼梁,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与山西省井?县的交界地带,太行山中麓,植被良好,在北方来说也算的上山清水秀之地。 清晨,伴着初升光芒四射的阳光上路,大家谈笑风生,春风满面。同行的春姐是我们当中年龄最大的,却最早收到了爱人最美的祝福:“清晨,我放飞心灵的白鸽,陪你起程,带上我的祝福,伴你同行。愿你平安归来。”甜蜜的短消息在大家手中传递了一遍,在对春姐和谐的家庭和幸福的爱情羡慕之余,大家心情更加开朗,因为一样的祝福也随我们同行。 导游热情地介绍着平山县的历史文化及风土人情。平山县做为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确实有着深厚的传统革命文化,朴实的民风,加上这里优越的温泉等自然风光,形成了平山独特的旅游资源。 出石市向西北前进,映入眼睑的首先是郁郁葱葱成片的向日葵,在朝阳的照射下,金黄的花盘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色彩绚烂。已是果实饱满的脸庞微微抬起,脸上荡着一行一行的笑意。公路两边整齐地耸立着高大的白杨树,亭亭玉立,雄姿挺拔。使人不禁想起《白杨礼赞》这篇文章。一直喜欢白杨树,它虽不名贵,却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 公路非常平坦,在刀郎沙哑的歌声中昏昏欲睡。醒来时已进入山区。山上的草略显枯黄,无名的白色小花开遍山涯,远的近的,洁白无暇,显示着秋的繁荣与生机,那大概就是山菊花吧。 到达驼梁,已是中午。下车和第一感觉是阳光耀眼,空气清新。天空晴朗,万里无云,碧蓝透明。在山与天的交界处,瓦蓝的天与苍翠的山泾渭分明,绝不象平原上的混沌不清。山区气候清爽怡人,站在山坡上,沐浴着灿烂的阳光,闭上眼,做3分钟的深呼吸,顿感神清气爽,精神倍增。 不是旅游旺季,只有我们一个团,空空的山分外宁静,没有人来人往的喧哗,倒是静心观赏的好时机。在农家小院匆匆用完午饭,便开始登山。 山路宁静,除了同行人的欢声笑语,就是山泉的叮咚欢唱。最适合的一句就是《小石潭记》中的“渐闻水声潺潺”---尚未见到流水,已被水声吸引,迫切寻水而去,入山口终于见到山泉流出。泉水清澈透明,不染尘埃。与小石潭不同的是,这里的水至清而无鱼。泉水奔腾处,势如破竹,欢快而下;宁静处,静若处子,清亮透底。泉水之洁净,立潭边几欲全身融入,投足时又于心不忍毁其清。小心翼翼伸手入水,冰凉细滑;捧水入口,清凉甘甜。掬水洗脸,神清目明,肌肤光滑细腻。 逆山泉而上,山势平缓,绿草葱葱,伴着山泉欢快的歌声,我们的脚步也越发轻盈。山路蜿蜒,草木茂盛。草丛中昆虫繁盛,蝴蝶纷飞,也不怕人。刚一入山,一只蚂蚱飞到小苏裤子上不再飞走,我们便带它一路同行。不久又一只蝴蝶落他肩上,我们在“嘲笑”他“招蜂引蝶”的同时,到多了几分孩子的天真。 上山的路为“百瀑峡”,未经修饰的山泉水沿山奔流而下,依山势落差随处成景。山间以松树居多,间杂枫树和槭树,红绿相间,色彩缤纷。偶尔几处深潭中,落叶缤纷,漂于水面,因叶子的形状各异而让人产生不同的联想。捡石子投于水中,涟漪荡漾,落叶浮动,宛若大海中群舟起帆。待到水平波静,山色倒映,一潭湖光山色中,心平气静,心胸开阔。 因登山速度不同,人渐疏散,同行四十余人仅有六人还在一起,山越高而越静。春姐略感体力不支,休息次数越来越多,我们不断的鼓励她,因为和下山的路比起来,上山的路越来越短。休息时,或窃窃私语,或高声长啸,皆映衬山林清幽。 大约行程13公里,用时3小时20分钟到达峰顶,最高点海拔2282米,峰顶为高山草甸地形,说不上一马平川,却也平平整整,草甸上没有高大的树木,清一色的草地,秋草在山风的吹动下绵绵传递,目光追随而去,波浪消失在山边,一缕白云从山尖升起,洁白无暇,更映衬出天空的湛蓝,不禁想起那句名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据说5月来此,会看见漫山遍野的野花,五颜六色,被人称为“五色海”。 站在峰顶,深思良久,虽无“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的气魄,却也有“一览众山小”的感慨。临风而立,极目远眺,四周皆山,唯我独高,望远山层峦叠嶂,胸怀坦荡,气宇轩昂。所有登山的疲惫都化为乌有,转而是成功的喜悦。隔山已为山西境界,山西老乡热情推销刀削面。向西路程不远就是五台山,下午山雾渐起,遥望五台,雾蔼沉沉中,心向往之。 下山路为“三叠峡”,与百瀑峡相比,有三处落差近百米的瀑布,飞虹泻玉,气势不凡,山体被水长期冲刷而显黝黑,瀑布下寒气逼人,令人毛发倒立,夏初6月,此处尚有天然冰块,实乃避暑之佳地。落日渐西,余光斜照,回望山林,秋叶华丽,在温和的光线下熠熠生辉,象一幅精细的浓墨水彩画,而人就仿佛至身其中,乐而忘返。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16529b0100051d.html51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