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起义路--走进人民公园 |
[游记]起义路--走进人民公园 |
2008-05-22 sina.com.cn |
广州城市的传统中轴线在朝阳中慢慢苏醒,繁华的起义路在朝晖中再次焕发它神秘的光彩...... 晨曦...... 晨 韵 每当夜都市的喧嚣慢慢平息 人民公园的历史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宣告了清王朝的覆灭,1918年,孙中山倡议在原广东巡抚衙门所在地建“第一公园”,昔日官府园林开始走向寻常百姓。1925年改名为“中央公园”,解放后更名为“人民公园”。由留法工程师杨锡宗设计的人民公园,是广州唯一的西式古典风格公园,采取意大利图案式庭园布局,呈方形对称形式。绿化树种上则舍弃了西方的“雪糕棒”式树种,种满绿树和参天古树,富有浓郁岭南特色。 1998年10月拆掉围墙后,人民公园进一步成为真正的“城市客厅”和“人民公园”。 如今,人民公园的广场上总是挤满了唱歌、跳交谊舞或表演粤剧的市民。 2005年广州市政府确定广场改造方案,人民公园继续往南延伸两万平万米!改造之后的人民公园会是广州城市历史文脉延续、尽显花城特色的标志性景观,又是供市民休憩交往的一个开放空间。据市建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广场位于由越秀山至海珠广场的广州传统中轴线上,是城市中心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与城市的行政、商业、交通等市级中心功能区结合,是具有城市文化内涵的休闲式中心之一。 市建委有关负责人说:“南广场将延续人民公园的空间肌理。”南广场正北端保留原人民公园具80年历史的南北大门,该负责人说:“它将成为新旧广场间的历史之门。” 翻开广州城建史,作为封建衙署所在地,人民公园旧址所在地很早就建有园林,但却一直是深宫别院,普通市民只能“敬而远之”。清乾隆初年,巡抚托恩多在广东巡抚衙门后面建起5座楼台,四面疏浚小溪引水,命名“菜根香轩”。 人民公园处在广州城市的传统中轴线上,这里历来就是广州人聚集的地方,很多传统的广州人习惯在这里都有所展现,所以这里居民的生活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代表广州人的。我选择拍摄这里居民晨运的活动,目的是想通过描述广州人一直留传下来的特殊的生活习性,进而从这些生活状态中去感受广州传统文化的传承 晨曲 是谁 晨舞...... 曾听北京一位颇有名望的朋友这样评价过广州人——不可思议!究其根底,得听下面两个故事: “有天晚上十二点左右我在广州打的,那的哥说他下班不载客了。我纳闷,说:‘还没 到十二点啊,怎么那么早就回家啊?’谁知那的哥的回答让人大跌眼镜:‘谁会回家那么早啊,但我也得约朋友打打牌吃吃宵夜什么的嘛,一般是一两点才回家的啦!’没想到一个 的哥也这么会享受生活,而且有钱也不赚!” “第二天早上我很早就到某酒店办事,大概是六点左右,进去时看到几个广州人在边喝早茶边高谈阔论。办完事大概是九点半,我出来的时候居然看到那几个广州人还在那里边吃边聊。那时真觉得挺感慨,像我们北京的有钱人也不一定有广州一般的小市民懂得享受生活啊!” 听完这两个很平凡的小故事,我想广州人生活悠闲的印象也就入木三分了;不一定很富有,但是广州人懂得去享受。就像北京朋友所说的吃宵夜、喝早茶,这都是大多数广州人的 生活习惯,其实也就花上几十元钱,然后几个人就能坐在一起消磨整个上午。除了广州人,哪里的人还能有这样的闲情逸致?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1f51c1010009zn.html45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