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北戴河游记(1)山海关—时空的交汇(修改) |
[游记]北戴河游记(1)山海关—时空的交汇(修改) |
2007-09-02 163.com |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北戴河游记(1) 山海关---时空的交汇(修改) 8月4日,晴 今天我们来到了万里长城第一关,山海关。从孟姜女庙(一个极其无趣的地方,所以东西都是后来造的,没一点历史气息)出来便径直到了山海关门口。 仰望高耸的城墙,威武而沧桑的感觉。 穿过长长的、略显阴暗的关门门道,踏在明代铺就的青石砖上,忽然有种历史的凝重,从明代修建开始,跨越400多年,那城门仍然显得坚定厚实(虽然可能经过重修,但是那明代的砖石仍然是主要部分),就在此处,在这城门内外,有过多少人世变迁,多少风云变幻。 战乱时,这青石上曾洒下过无数将士的带有生命热度的鲜血;和平时,这里也曾迎接过无数游人的脚步…… 我这多天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忽然又被唤醒,然后不禁带来深深的失落…… 登关,走过宽阔而漫长的坡道,来到城墙上,扶着墙垛仰望雄伟的城楼,以及那天下第一关的巨大牌匾---这是第三块牌匾,是20世纪初换上的,前两块在楼中陈列。3块匾,一块就是100多年的跨度,而当自己在楼内楼外穿梭,看着300年变迁汇聚在此处浓缩,感受着那300年带来的历史感,曾经看着那块原匾挂在外边的人都早已逝去了吧,但这块匾却依然存在,无言地倾诉时间的神秘。 向东,来到老龙头---长城的起点,长城就从这里开始,从这里的延伸入渤海的靖卤敌台开始绵延。 老龙头的城楼上有许多文人墨客和显赫人物留存的碑文,导游向我们讲解,乾隆皇帝多次曾站在这里,远望渤海湾,而留下御碑一座。 而今,我也站在这里,同样远望渤海湾,当年乾隆,应该见到了他强大的大清水师那点点白帆吧,而我,今天,看见了繁荣的渤海湾上艘艘万吨巨轮,那么明天呢,200年以后呢,相信长城能在200年后继续屹立,那么那天,后人们又会看见什么呢? 飞船?水上城市? 我不得而知,也永远不会知道,那太遥远,那不是属于我的世界。 但遥远只是对于我,对于时间,200年实在是一个太短太短的跨度,那时海浪可能依然拍打着靖卤台,可能这上面继续游人如织,只是物仍是,人已非…… 站在这山海关上,仿佛置身时空的交汇点,清兵入关,八国联军侵华,抗日战争……一件件历史事件仿佛就在眼前,就在脚下交织在一起,然而却彼此相隔数个人世的时光。千年不变的渤海,数百年屹立的长城,客观的它们一直不变地存在着,然而多少个生命已然经过轮回…… 以前总是赞叹古文化的灿烂和历史的久远,这次却不再是。 在特殊的年龄特殊的阶段,面对着历史的陈迹,理解了什么是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理解了什么叫岁月如梭人生如梦;终于体会到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中的无奈,那是一种怎样的痛苦啊,人生一世,尽管那是一个人的所有,也就若过眼云烟,在历史长河中被迅速湮没。巍巍山海关,浩浩渤海湾,你们穿越了历史来到我们面前,诉说的是怎么样的一种感情? 数百年的沧桑巨变,当年守卫关卡的将军兵士早已故去,当年眺望渤海的君王显贵早已离开,惟留这冰凉关隘久久屹立,惟留这滚滚白浪日夜翻腾…… 不明白什么时候自己变得那么容易感伤,也许就是在开始思考死亡和思考人生的时候起吧? 于是在痛苦挣扎中失却了童真,失却了以乐观态度看世界的勇气。 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心情中看待世界看待人生,才会如此吧。 虽然可能一时间无法变换回来,但是我要振作,要尝试着相信。人生中还是快乐是主旋律。
|
转自:http://kebibulai5.blog.163.com/blog/static/32640962200774832564423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