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北戴河区 |
[游记]北戴河区 |
2008-05-22 sina.com.cn |
冬眠的海滨——北戴河区 图/文:闲庭看花 听说冬季的海滨安静,别有一番风情,于是约了两个朋友某甲和某乙,带着女儿周末去北戴河看海。向朋友们谈起这个决定时,每个人都很惊诧,说那里的冬季太冷、太荒凉了,是不适合度假的。其实,更加惊诧的人是我,因为到了海滨后我们几乎没遇到其它的外地游人,穿过整个联峰路连开业的饭馆都不容易找到。 我事先在网上预订了吉X宾馆的房间,一楼的三人间合计150元一天。但是我们到了宾馆后,服务人员却推说不知道,没有房间了,并且嘟囔说150元太便宜了,最后给我们安排了二楼紧挨着他们休息间的一间较脏的房子里。房间里不仅四处落满尘土,而且很冷,没有暖气,没有热水,空调也不好用。我赶快去找服务员解决问题,服务员却像盯着乡下来的土包子一样打量着我说:“热水是晚上七点到十一点才有的,白天谁用热水啊?整个北戴河的暖气是限时供暖的,现在要暖气做什么?空调,你开了才十分钟,怎么能热呢?”被她一顿抢白,反倒觉得似乎确实是自己不对,看海要紧,我们也不计较太多,带了东西往海边走。这个时候才发现,保二路上只有一两家卖贝壳的店子开着,凡是饮食店都关门歇业呢,原来装海鲜的大玻璃缸现在只盛着沙土和落叶。倒是路两边的树上正在挂大串的红灯笼,灯笼衬着枯枝,寒冷中透着温暖。 保二路下面便是有名的老虎石公园,门票是每位8元。当地的老百姓热情地建议道:“那边还有进口,买票干什么啊?”于是找到没被栏杆围起的一处进口,踏上沙滩。沙滩松软极了,真想打个滚躺在上面晒太阳。女儿第一次踏上真正的沙滩,兴奋地乱扬沙子,扔得我满身、满头、满背包都是沙粒。中午的天气很温和,海风清爽。海水是淡蓝的,不像山东那边的海特别蔚蓝,水面开阔,让人看见了觉得心情舒畅。更让人神经放松的是,除了一些在礁石上低头找寻贝类的当地人和优雅洒脱地盘旋在海面的稀稀疏疏的海鸟外,看不见其他的游人,远离喧哗的海滨几乎看不到垃圾的污染,非常干净。因为天冷,海湾处的沙滩蒙着一层薄霜。于是呈现在眼前的画面是:木质渔船在金黄色的软沙中静静地安睡,软沙轻轻地披着飘渺的白霜,蓝蓝的海水荡漾呢,却亲吻不到白霜。这样的景色,是不是想一想,都觉得很美呢?在礁石间逛奔的女儿还找到一只活生生的海星,大叫着要我们去看。只见海星在长了绿草的黑色礁石上:紫花的正身,金黄的肚子,煞是好看。 等到女儿全身沾满沙子,裤角也湿了的时候,想起该吃午饭了。 石塘路市场的周围连当地人都几乎见不到一两个,各式风情的建筑空洞洞地伫立着,像被催了眠,一片寂静,让人觉得仿佛时光已经停止运行。在华联超市附近看到几个很小很小的饭摊,看样子当地人一般是不在外面就餐的。走了很远,到了联峰路,才找到一家火锅店,大吃了一通,饭菜很便宜。然后我们顺着联峰路往联峰山公园走去。这一路才发现,整个北戴河区其实基本上是由众多的疗养院、宾馆和相应的酒店饭馆组成的,所以对于这样一个靠夏季旅游挣钱的城市而言,严寒的冬季,没了游客,它只能像一座被废弃的城堡一样无奈地耷拉着头了。但是除去吃饭的困难外,我是喜欢在这样清静的地方漫步的——仿佛整个城市都是属于我的:所有的干净的空气,所有的沧桑的植被…… 联峰山公园门票是每位13元,出出进进的都是当地人,红通通的脸膛,连八十多岁的老人爬起山来都不气喘吁吁,还唱着小调练嗓子。因为时间有限,我们只从北门往南门走。中间路过“观音寺”,里面的泥像很粗糙,落满了尘土,只有偏门那一口钟大概年头比较久远,旁边写着诸如“保护文物请勿乱撞”的字样。再前行便是林彪当年的别墅,大门紧锁着,院子很大,墙很高,墙头安着碎玻璃,只能看见里面有两层的背阴小楼,阴森森的。我是在高中历史书中解放战争那篇的三大战役中第一次看到林彪其名的,当时觉得很突然,很奇怪他怎么一下子就站在了指挥的位置上。不过历史的真相就像围起的院墙一样,只能靠我们去想像了,更何况,女人还是不谈政治为妙。于是,我们转过小桥,回到原来的路上,去看“朱家坟”。曾问当地百姓:“朱家是哪个朱家?”当地人摇头。上了小坡,才发现“朱家坟”是“朱启钤(音前,意为图章)”先生家族的墓地。北洋政府时期,一些西方人士组成反动组织在北戴河进行侵略活动。1916年,曾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的朱启钤先生来到北戴河海滨,1918年夏,他号召在海滨避暑的中国知名人士成立当地自治组织“地方自治公益会”,并被选为会长。联峰山公园是1898由“地方自治公益会”建立的。所以,“朱启钤”先生实在是不应该被当地人忘记才对的。 出了联峰山南门,我们穿过寂寥的各色宾馆向海边走,等着看日落。风景自然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了!随着太阳的渐渐下沉,风开始大了,显出海边的冷来。但是朋友们还是兴致盎然地脱了色彩单调的外套,露出鲜艳的毛衣,在海边留下倩影。几艘木头船在岸边倒放着,船体像刚涂了一层油,不知道是刚上完油,还是被日头晒的。看着朋友某乙坐在船旁欣赏日落,身形渐渐暗淡成为一道剪影,不禁又做起梦来:有个姑娘正在金光跳跃的海面等待着接她的船儿,那船儿将载她走向自在的彼岸…… 晚上回宾馆,发现不光保二路上的大串的红灯笼亮了,另一条路的树枝上还有蓝色、红色的彩灯点缀着寒冷的天空,让饥肠辘辘的我们倍感温暖。正当我们感叹市政工程做得好时,却发现一组摄制人员在吉X宾馆前拍片子——一对少男少女在彩灯的树下慢慢走过,浪漫极了。事后我们几个人哈哈一笑,说此行真是沾了摄制剧组的光了,才有机会住在这么有特色的路上。果然第二天要离开时,树上的红灯笼正被工人往下卸。当然了,我们也明白是剧组的人员抢先占据了我们原本在网上预订的一楼的房间。而且,他们付的钱大概也比我们的多。 晚上我们在宾馆一楼的餐厅就餐。本来想吃鱼,但是服务员拎着一条看起来一斤重小鱼竟然称出来有二斤多。我们说称不准不吃了,谁知刚一转身,服务就说:“应该是一斤八两。”就算是一斤也没有了再吃的欲望,于是点了别的菜。菜做得还是相当好吃的,连扒茄子都是海鲜味的。 走了一天,大家都很累了,躺在潮潮的被子里睡觉。我半夜被噩梦惊醒,发现限时的暖气早没了,蜷缩在单薄的被子里等到了六点起来,然后和某甲跑出去看日出。原想去东海岸的“鸽子窝”看日出的,但是考虑到搭车不方便,还是选择去了“老虎石公园”。早晨的海滨非常冷,但是却更加安静,离海老远就能听到海水拍打礁石的声音,真是振奋人心。正午的海给人的印象有点刚和冷,这个时候远望天际,海的线条柔和,天色和海水相接,皆宛若处子,一尘不染,披着淡蓝色的沙衣,朦朦胧胧的,如童话般甜美。但是近处的潮水却猛烈地拍打着礁石,拍得人也心潮澎湃。女儿说“海水撕咬着礁石”,原来她读过关于海水和礁石的诗篇了。想像着自春秋战国以来,燕昭王、秦始皇、汉武帝、魏武帝、唐太宗等都曾巡幸至此,在大海面前,他们也一定被这些壮美的景观鼓舞过、激励过,如今枭雄已逝,雄心尚在,海仍然永生不息地呼号奔腾!站在一块大礁石上,兴奋地看着东边海水泛出淡淡的桔红的涟漪,海平线渐渐地有了一层黑色的边际,黑色的边际上面的红红的晨光。然后看着太阳一点点从黑色的面纱中冉冉升起,给海面染上火焰般的壮丽的色彩,真是“日出江花红胜火”。太阳的升起,让海从梦中醒来,宣告了潮起潮落的新一个轮回!回望沙滩,沉积在那儿的来来往往的脚印在晨光的照耀下,变得明明暗暗,凌乱而辉煌。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f13674010006v2.html34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