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北戴河观感我的红色日记1 |
[游记]北戴河观感我的红色日记1 |
2007-07-16 sina.com.cn |
我的《红色日记》 文/难寻 上午,在抽屉里想找支钢笔,翻出了压在底部的一个红色本子,是我的日记本,多年来唯一的一本日记。一页页地掀开来看,不由得一阵阵笑出声来,呵呵! 这个日记本,是我中学毕业时,要好的同学送给我的,红色的硬皮封面。日记前两页有我的钢笔手书: 把红色的日记篇章记好; 把兴旺时期的历史写好。 所以,我今天称之为《红色日记》。这里有我下乡和工作初期写下的几个字,不多,后面有半本是空白页。30多年前的文字,幼稚,难看,如今自己看了都直笑,竟有了摘登几篇的冲动。这些文字,虽然无聊,但若能引人开心一笑,也终归是没有白写。 之所以摘登,不能一字不漏地照搬,是因为字里行间,那个时代的政治色彩太重了,有些文字很敏感,在新浪博客网管那审查肯定通不过,还不如自己删除一些。不过,会尽量保持时代风貌。 北戴河观感【红色日记1】 1975年7月1日 9点钟在北戴河车站下了火车,9点30分我们乘上了通往海滨的公共汽车,一路上,开始领略北戴河无限美好的风光。 微风阵阵吹进车厢,使人感到非常凉爽,心情舒畅。公路两旁树木成行,绿色的原野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小麦已经开始收割了。(我还是头一次看到小麦的收获呢!) 啊!那好像是大海。是真的,蓝色的海洋,海水真是蓝色的。离海越近,风景越好。半小时后,我们下了汽车,到街上去逛商店。这里市容美观,整洁,商店里的东西不少,还设有国际友人服务商店。在这里看到几个外国人,以前只是在电影上看过。之后,我们又抓紧时间向海滨进发。 那蓝色的海洋首先出现在你的眼前,看到了大海,使你的心情就如同那大海的波涛,掀起了激情的层层细浪,不尽让人赞不绝口…… 我赞美蓝色的海洋 浩瀚的渤海,你那宽广的胸怀,装得下万里蓝天。 (一个共产党员的胸怀,也应像海洋一样宽广,将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胸中装。) 尽管你如此广阔,却是由无数个一滴水组成的。一滴水只有放在大海里才能不干,离开了海洋,顷刻之间,便会化为乌有。 (一个共产党员必须把自己置身于党和革命事业之中,做一颗革命的螺丝钉,永不生锈,发挥自己的作用。否则,离开集体,将一事无成。) 你风平浪静,有规律的冲击着海岸,有节奏地拍打着岩石。然而,一遇风暴,你就会一改常态,波涛滚滚,海啸声声,掀起滚滚巨浪。 看到你那滚滚的波涛,如同看到了全世界人民反霸斗争的巨浪。你使人激情满怀,斗志更旺。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那矫健的海燕,迎着你的风浪,高高地飞翔在你的上空; 那远洋的巨轮,迎着朝阳,乘风破浪,驶向胜利的远方,狂风暴雨不可阻挡。 你象征着我们的伟大事业, 你象征着我们的斗争。 你象征着我们美好的未来。 因此,我赞美你——蓝色的海洋。 渤海之滨,阳光明媚。蔚蓝色的海水,一闪一闪地展示着自己的容貌。海边岩石屹立,海水冲击声阵阵。沿着海岸边上,是用水泥铺的一条公路,北边山坡上长满了各种树木,山中不同的地形,呈现出各样的楼房和凉亭。人们三三两两地到处游玩,更使人新奇的是有外国朋友在这里游玩。 真是; 北戴河风光无限好,海滨奇景更美妙。 四海友人万里来,祖国山河任欣赏。 难寻后记: 此篇日记抄完了,一句没改。看后不要笑我,已经出了一脸的汗了。先声明一点,我可是连初中那点文化水都没有哦。 这是在1975年6月末,去绥中参加局系统知青工作会议,回来时组织我们与会者去山海关、北戴河、秦皇岛游玩,开了眼界,我有感而发。现在叫游记吧,当时就是那么写的。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09d98d010009vz30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