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泼水节日记-西双版纳商务网-老牛舔犊 |
[游记]泼水节日记-西双版纳商务网-老牛舔犊 |
2008-05-07 12bn.net |
我也在心中默默地放一盏灯吧,愿逝去的灵魂都能安祥,愿每个人的心愿都能实现。 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栏目组也赶到西双版纳过泼水共节来了! 今天出场的可都是些大腕啊!在维也纳举办过演出的刘当当来了,一首《父亲》唱红大江南北的刘和刚来了,光葫芦大胡子敞胸晾怀的火烽带来了他的《大花轿》《老婆老婆我爱你》,柴丹卓玛一曲《翻身农奴把歌唱》引得台上台下唱成一片。 不过最感人的还是央视夕阳红栏目主题歌的演唱者演唱的场面。当他用特有的浑厚嗓音唱道:“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夕阳是迟到的爱,夕阳是未了的情———”时,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太太按捺不住激动之情,竟从后排冲上前去,抓住演员的话筒与演员同台歌唱,引得台下一片掌声。显然,演员也受到了老太太的感染,他伸手抱住老太太的肩膀,把话筒移向老人并肩歌唱。 其实,整个演出都是在台上台下,演员观众的互动中进行的。眼看着众多著名歌唱家与现场观众激情互动的场面,耳听着熟悉而久违的经典老歌,心想着那些已经成为历史的难忘岁月,无限激情溢满了人们的心中。 “一个人唱歌多寂寞,一群人唱歌多欢乐,带着你的故事,带着你的歌,相聚激情广场”,这就是激情广场大家唱的艺术效果。 要说在今天的舞台上,我喜欢的人除过那几个可望不可即的美女就数刘和刚了。我喜欢刘和刚唱歌时的激情与凝重,我喜欢他那首震撼人心的《父亲》,我更喜欢刘和刚的经历。下面就让我引一段资料与网友共享吧。 刘和刚1997年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师从孟玲教授;2003年2月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演唱《欢聚一堂》;2003年12月荣获第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2004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演唱《变脸》;2004年8月参加第十一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专业组民族唱法银奖;2005年1月获“2004年度内地歌坛十大新人”第一名。 1977年,刘和刚出生在黑龙江省一个仅有40多户村民的小山村。刘和刚的母亲天生一副好嗓子,从母亲那里,他学会了第一首歌曲《沂蒙小调》。年龄稍大一点,刘和刚就跟着收音机学唱歌。从那时起,他就梦想着将来能成为一名歌唱家。 为了供刘和刚和姐姐上学,刘母忍着病痛承担起繁重的家务。由于劳累过度,母亲患上了腰椎结核。姐弟俩私下商量,得有一个人退学在家照料母亲。刘和刚执意退学,母亲知道后非常生气,狠狠打了他一个耳光。为了让孩子安心读书,母亲故意瞒着病情,总是笑嘻嘻地迎接他们回家。一天,姐弟俩提前放学回家,吃惊地看到这一幕:母亲趴在地上,脸对着灶坑,吃力地往灶里添柴火作饭。姐弟俩顿时失声痛哭,刘和刚暗暗发誓:将来考上大学,早日挣钱来报答母亲。 初中毕业那年,刘和刚从广播里听说黑龙江省艺术学校松花江分校正在招生,并决定试一试。1992年夏天,父亲带着刘和刚来到哈尔滨。由于人生地不熟,父子俩两天后才找到报名点,但招生已结束。刘父着急了,在工作人员指点下,他找到招生负责人央求道:“请领导看看孩子是不是唱歌的料儿吧。”对方被刘父的执著感动了,招生办特意为刘和刚组织了一次面试。刘和刚高歌一曲《骏马奔驰保边疆》,立刻获得了在场老师们的认可,他如愿进了艺校。然而,上艺校一年需要5000元学费,这可难倒了刘和刚的父母。村长听到这个消息后,拍着胸脯说:“和刚是我们村第一个走出去念艺校的人,全村人凑钱也要把孩子送出去!”结果47户父老乡亲们你100,他200,整整凑足了5000元钱,并一直将15岁的和刚目送到村口…… 相信好多人至今还会对当年青歌赛上的一幕记忆犹新吧:当刘和刚演唱《父亲》这首歌曲时,一些评委被感动得哭了。“想想你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你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这就是刘和刚父亲真实的写照。刘和刚说:“每当唱起《父亲》这首歌时,我都会热泪盈眶,因为父亲所经历的一切几乎与歌词内容相同。不要说‘摸’,就是看一眼父亲的双手,我就想哭。”原来,刘和刚上艺校后,父亲为多耕种几亩地给儿子攒学费,和老乡合买了一台拖拉机。由于过度劳累,刘父在一次耕地时不小心被“起垄犁”轧断了左手小指。医生说断指再植需要几千元手术费。一想到求学的儿子,刘父一咬牙:“不植了,少个指头也不耽误干活儿。”
|
转自:http://www.12bn.net/12bn/laoniu/lnsb/2211503_2.shtml113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