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祖山游记拾遗

[游记]祖山游记拾遗

2008-06-10    zushan.net

转载自:王梅

我们对“拾遗”有若干理解,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其被标注两种意思,一是拾取旁人遗失的东西,据为己有;二是补充旁人所遗漏的事物。由于笔者感受祖山之行与自己前几次所到之自然景观迥异,确实触动尘封已久的思维,廖感震撼,故幻化为文字加以记忆,也有一点激励心志的意图。

第一次听说祖山,今日也是第一次亲见祖山。和先一批出行的仁人君子不同的是我们是略闻登山之苦才出行的,所以在思想准备上要充分一点,在战略准备上要新潮一点,在物质上准备上要丰厚一点,毕竟“前人之鉴,后世之师。”但这并没有骤减祖山在我们心目中的原始味道,因为他们口中的祖山是模模糊糊的,我们还是亲登了“一无所知”的祖山,用自己的双脚揭开了祖山的面纱。

刚入山口,还是在全封闭的旅游特快上,隔着厚厚的玻璃,就见到那满眼的翠绿,身处大山却丝毫没有被阻隔的困惑与压抑,那是浓厚的层层不透的绿,在这个强调生态和生存的时代是永远也不过时的,置身其中,呼吸不够。清晨的雾霭尚未完全散去,使群山更多了几分神秘。

顺着别人手指的方向我看见了隐藏在山岭中的几座烽火台,历经岁月沧桑,风沙侵蚀,难以掩盖的断壁残垣足以将你的思绪曳到古时的战场,袅绕升空的狼烟,浴血奋战的将士,马革裹尸的悲壮,这一切让你身陷历史,在心中难免升起“雄关漫道,而今迈步从头”的浩然。祖山也算是历史的见证了,几经血火洗礼,铁骑铠甲也踏跃不过这雄关。

由于正值旅游高峰,我们在风景区内首先遭遇的是漫长的等待,我们要想在一天内到达目的地并原路返回,只能借中巴之力,人多车稀,旅游区仅有的几辆中巴在这个时候尤其不够用了,就是在这个间隙我们观看了入口处的杂技表演,暗藏的玄机我们不晓得,单单是佩服这些艺人超凡的胆量就让人嘘唏不已了,诸如仙女散花等小节目总免不了给人难忘的惊喜。

车来了,大家有序地排着队上车开始了真正的祖山之旅。

我喜欢山,有甚于喜欢大海,因为生在海边,长在海边,大海的广阔汹涌已经稀松见惯了,我更喜欢山路的起伏崎岖,像人的一生,峰回路转。我们一路上被绿色包围着,那山那石那树让我们真正领略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那些山,或高耸入云,巍峨矗立;或奇峰怪态,出神入化;俯仰生姿,各有千秋。在路的两旁,像忠诚不减锐气的卫士,也像运筹帷幄的将领,守卫着自己的领土和家园。

一下中巴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被叫做“幸福鼓”的一面大鼓,和别的鼓没有什么造型上的区别,唯一不同的就是它的大,附和着大山,比例再合适不过了,离开那鼓很远,走了很多的台阶,我们听见传来了击鼓的声音,震耳浑厚,荡漾在崇山峻岭之间,和着山涧特有的细而硬的风,摇曳着苍松古树,尤其彰显人与自然共有的韵味。

天有一点点阴凉,比较适合登山,我们走了上百米的山路,听见了潺潺的水声,我们没有想到在这大山的夹缝中间还有这样清凉的活物,越往上走,声音越见清晰,那是山间独有的音乐,和着婉转的鸟鸣,让人赞不绝口。怪不得人常说“水绕着山,山围着水”,水倚山势,山阻水形,大块的巨石上面覆盖着薄薄的一层清凉,让人耳目一新。看来大自然还是有它自己独特的规律的,万事万物皆有章可寻,这规律不仅仅适用灵长之王的人类。

山路是就地取材,用条形石头砌成的,走起来有一点点蹩脚,但是这是通往山顶的唯一的路,赶路后的小憩,让我们再起身的时候多了一些气力,也硬朗些,但是后来同伴说,“看吧,我们应该不停地走,那样即使慢一些,但不至于被甩落在后面做阵脚。”接下来的路我们再也没有摊开报纸,所以也成了早早到达目的地的数人之一。路上的景色越来越让人心旷神怡,虽然刚进五月,但是已经山花烂漫了,漫山的杜鹃花让人感觉到大山如女子一样的多姿。

导游说,这里的松树生长在悬崖峭壁上,根部没有泥土,但生命力就是这样的顽强,生长的依然茁壮,碗口那么大的松树,也至少有几百年的历史了,那时我不禁有些愧赧了,自己的丰衣足食却并没有磨练出自己,不能拥有犹如松树一样的坚韧和风格,经历千年的暴风骤雨,风寒料峭依旧挺拔刚硬。

沿路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牌子,上面写着所到之处的景观名称,大多是依据山势所取,什么“太妃晾靴”、“奇峰挂月”、“刘伶醉卧”等等,而且各个都伴随着美丽动人的传说,让人翩翩浮现出远古传说中大智大勇的人物,感觉虽时空相距遥远,但如身处仙境。留下记忆很深的是一唤作“石破天惊”的巨石,中间嘎然一道裂痕,让人心头不禁一颤,也只有大自然有这样的臂力,用自己独有的神斧,劈开这样的顽石,不留一点瑕疵,我们只能驻足,为自然的伟大造就祈祷。我们也能想象那惊天的一响,直至九宵,会有多少鸟兽为之四散。人与自然也是在这样的纠葛中交融默契的。

抬头仰望,绳索上缆车上的游客要比我们先前到达目的地,上面的人看着底下蠕动的星星点点难免有一点自豪,而底下的人却没有上面人想象的那样悲苦,因为用自己双脚踩着这样的台阶一步一步才真真正正置身大山的怀抱,心怀归属,而绳索上的人们不论借助什么样的力量也感受不到的,离大山和这树木都很远很远,只可远观眺望,触手却不可及这美景,也许人就是在这样相互对视中生活着,各有各的情趣。

转自:http://www.zushan.net/NewsPublic/public/71/680962007626230843.asp44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