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900公里以外,淮源 |
[游记]900公里以外,淮源 |
2008-05-22 sina.com.cn |
镇办公室的汪随告诉我们,村民每年收下来的板栗一般只能卖到别处,他们也想搞个深加工,但是没有渠道引进相关技术。听说信阳那边儿有把板栗加工成板栗汁儿卖的,也有的是收购了这里的板栗拿到城里搞糖炒板栗,听说都做成连锁店了。“帮我们宣传一下嘛,把我们淮源县的板栗整出个名堂来。” 我倒是在想,千年古茶树的新茶据说能拍卖到几万元一斤,这全国都难得一见的千年古板栗,为什么不能成为一个卖点呢?野生品种不要紧,现在的人们,追求的就是这一份完全原始天然的感觉嘛。把每株古板栗树每季结的果都拿来拍卖,用这样的板栗炖的鸡汤,榨的果汁儿,应该别有一番味道。 回过头来想想,这140多株野生的古板栗树,在河边热热闹闹地生长了这么多年,自得其乐,其实它们才不需要什么改良,也不需要什么创意。 板栗算得上桐柏县淮源镇的经济作物之一,家家户户都种着板栗。一棵板栗树一季能收两三百斤,可以卖到四五百元钱。在路边,村民郭家两姐妹正在自家地头收板栗。妹妹就是淮源镇后棚村的,今天姐姐来走亲戚,她便来到地里,打下一筐板栗,作为给姐姐带回家的礼物。 刚打下来的板栗浑身带刺儿,不小心就会被扎到手。郭姐为我们示范了如何剥取板栗。她小心地拿起一颗板栗,踩在脚下,用尖嘴钳对准中间一夹,果荚便裂开了,两枚饱满的板栗滚落出来。她拾起来递到我们手里,热情地说道:“尝尝吧,自家树上才打下来的,香着哩。” 淮源·拖拉机 在淮源镇,60的人家都有一辆手扶四轮拖拉机,相当于城里人的家庭轿车,从功能上来说,它甚至比轿车还管用。在当地,一辆手扶拖拉机的机头约2500元。车厢一般都是自已买来角钢、铁板,找来专门的师傅制作,成本约1500元。 对村民来说,农忙时节,拖拉机是好帮手,可以犁田,耕地;收获时节,它是运输机,把家里产的东西送出去;农闲时节,它是家庭轿车,一家人开着它赶集,走亲戚。我们走在乡间公路上,看到男人开着拖拉机过来了,车厢里放着两把小木凳,女人和孩子舒舒服服地坐着,脚下堆着一袋板栗,半篮子从集市上买回的蔬菜,一只大白鹅正探头探脑。 我们扬手拦下一辆拖拉机,告诉男人我们要去鸿仪河村,男人爽快地答应了。我们坐在车厢扶手两边,看着他娴熟地把着扶把,左拐右闪,躲避着路上雨后的积水坑。车子颠簸不停,苦了我们这些从未坐过拖拉机的城里人。不得已,我只好蹲在了车厢里,两只手紧紧抓着两边的厢板,惊魂未定。 淮源·鸿仪河村 鸿仪河村是淮源镇比较大的一个行政村(网上资料),村民以种植水稻、小麦为主,也间种一些花生、板栗、杨树等经济作物。由于地少人多,农闲时不少人外出打工,主要前往北京、广东等地,是镇上主要的劳务输出村。另外,鸿仪河村是原来的镇政府所在地,后来政府搬迁,这里留下了一条相对成型的长约数十米的街道,农历逢单的日子,这里就成为赶集的地方。村民闲来也趁着集市做点小生意。 鸿仪河村紧靠318国道,鸿仪河水绕村而过。我们走进一处院落,这里是鸿仪河村的一个村小组,大约有20多户人家。一个小男孩坐在门前,正与一只小白狗嬉戏着,摄影师的镜头立刻对准了他。小男孩也许没有见过他手里黑乎乎的大家伙,有点不知所措,于是大哭起来。倒是那只顽皮的小狗,不遗余力地往镜头前扑腾着。 门里走出来一位老太太,笑着邀请我们进屋坐坐。老太太家姓张,今年60岁了,老伴儿在镇上打零工,一早出门去了。儿子张仙阳和媳妇在广州打工,留下两岁多的孙子在家。小小的院子收拾得很整洁,地上堆着刚收回来的花生,屋檐下挂着一串串金黄色的玉米。老太太拿出半篮从山里采回来的野酸枣儿请我们吃。这野枣小小的,有点酸,挺解渴。 告别张老太,我们来到村里王会计家,一问才知道,他从一大早就开始忙碌,亲戚王义合家生了小孩,要操办十几桌喜宴,会计还得兼任当天的大厨呢。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4b75c701000bv4.html50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