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五一红旗渠一日游 |
[游记]五一红旗渠一日游 |
2007-07-16 tuniu.com |
五一放假了,真好!可以放松一下了,正好和同事可以出去玩。最终我们选择了一日游。尽管这儿去过红旗渠,但是听说到这儿还是挺兴奋。有山、有水、离家又近、不会太累。 第一站是青年洞。导游领着我们没做太多介绍,直接带到一线天,我们大部队就开始上一线天了。我和朋友背了一个背包拿了好多水,重量是有的,这点我们预料到了,但上一线天时,狭陡的转弯处背包还有点不方便,这点倒没想到.刚开始有些害怕:怕脚踩不好、怕手抓不牢。走了一会儿只想的向上看,忘记了刚才的紧张。然后是一口气上二线天。我想一线天处只能看到一线的天空,二线天则宽些,所以分别起名为:一线天、二线天吧。之后,肩上的重物更重了,脚步变得沉重起来。但是我不断的提醒自己:坚持!坚持!山顶就在眼前一定要不停地上,上到山顶。 没想到真到了,我觉得我的毅力小挑战成功,心里挺舒服的。下一站过天桥,真好玩。但还是见有的同志战战兢兢的。 下面是通往最高山顶,中间时而休息,时而攀登,倒没觉得太累,就是天热了。 下山时我们选择了坐滑梯。这个滑梯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滑”,长800米是豫北最长的滑梯。首先我们先得武装一下:穿上专门的“坐垫”(也就是能垫大腿部和臀部的一块布)、戴上专门的手套(这种手套手掌内部有一层防滑的涂料)。之后跟着专门的人员一次坐好。我看了一下一般情况下,一个工作人员后面带七八个人。当初看时觉得要工作人员时多余的。一开始滑我就发现我的想法是大大的错误。你一坐上滑梯,即使你戴着手套使劲抓也控制不住自己,还好工作人员在前面挡着,才不至于太失控。可是后面的人却很糟糕。正好好的就会突然有一股力直冲下来,搞得大家失控,尖叫声不断响起。拐弯处更是如此,弄得我的手生疼,脚也磨得生疼。真是亦喜亦忧啊!虽没感觉到一滑到底的痛快劲,可中途的尖叫、及转弯处的惊险也刺激着我们的神经,令我们兴奋。 下来后直接就到青年洞口了,由于水位高没法坐船。但我们仔细看了刻在山石上的碑文及题字。 青年洞位于林县任村镇卢家拐村西,从地势险恶、石质坚硬的太行山腰穿过。动工于1960年2月,当年10月因自然灾害和国家经济因难,上级决定红旗渠停工,农民生产自救,总干渠被迫停工。为早日将漳河水引入林县,建渠干部群众提出“宁愿苦战,不愿苦熬”,并挑选了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背着领导坚持继续施工,当领导来检查时,他们就躲起来,领导走了继续施工。当时每人每天只有六两粮食,为了填饱肚子,就上山挖野菜,下漳捞河草充饥,很多人得了浮肿病,仍坚持战斗在工地,以愚公移山精神,终日挖山不止。他们创造了“连环炮”、“三角炮”“瓦缸窑炮”等爆破方法,使挖山日进O.3米提高到2米多。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奋战,终于1961年7月15日将洞凿通,完成了红旗渠建设的关键工程。 为纪念青年们艰苦奋斗的业绩,将此洞命名为“青年洞”。197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为此工程亲笔题写了洞名。 返回途中有专门演示当年开山修渠的开凿情景,在一块石头上四把铁锤轮流敲打着,那么长时间才能开凿出一个小洞,可想而知这个工程的艰巨。还有神工铺(也就是当年开山凿石时,林县青年睡的草铺),真切得再现了当年的情景。 虎口崖不可不说,因它的形状像是老虎大开口而得名。文字记载当年此处有很多的悬石,也是活石(不定什么时间就会掉下来的石块),青年们腰中系着绳索,悬空着取下那些悬石。他们就是靠着这种排除万难,肯吃苦精神完成了一大奇迹——红旗渠。 但由于青年们忙于修渠,耽误了自己的终身大事。后他们又修了鹊桥,传说走上鹊桥的青年,能使自己的终身大事如愿。现在旅游的青年们也喜欢上上鹊桥,希望自己姻缘成功。 下一站是络丝谭。路上导游就说这儿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处。猛一听名字——络丝谭,不得其解。这时正是中午最热的时候,我都不愿动了,这么热怎么看。一看停到山脚下,有人还是忍不住了:“还要上山,这么热?”导游说:“不,这次是往下走。”我们略松一口气,但是到底是个什么地方?带着疑问,我们走下了通道。进入口时发现了,一边有水流出,心里一喜:啊,有水,真好!于是招呼同伴:快走,有水。刚才的心情大变。 果然,前面有水声了。我们都乐了,先跑到一处水流好几小柱的地方用手先感觉了水的冰凉,然后就急匆匆地跑到水流似瀑布的地方。后来才知这就是小三峡。也许是在北方很少见水吧。尽管天气很热(天气预报气温最高30度)我们还是在那儿静静的欣赏了好久。我觉得这声音比音乐声还美,这奔腾的水流充满活力,还有雨丝般的水雾飘到我们脸上,一股股凉气迎面而来,真是神仙般的感受。之后过浮桥到达神鬼洞。洞很深,有用石头刻成的好大神龟,摸一摸好凉。最深处还有观世音菩萨的雕像,这些雕塑都很大,也许还是神工而为。洞内湿湿的,不时有水滴从洞顶滴落,我们忍不住接了几滴,真凉。关于神龟的传说我从旁边的简介上看了,有关神龟救人的传说使我深信不疑。神龟洞孔有一水池,上写着:龙池,说也是许愿池。使我不禁想起刘禹锡的《陋室铭》,其中有这样两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也许也是这有名的原因吧。我和同伴忍不住要在这儿许个愿:保佑家人永远平平安安! 可是瀑布看不真切,近处看应该更好。马上行动,我们三人等不及又开始找路去上面了。到了上面,我们喜出望外,上面的声音更有震撼力,使我心动。站在水流旁任水点溅到身上,凉丝丝的真舒服。实在可惜没拍照。只能从网上找了一张图片来回味。 网络中如此描述:络丝潭风景区座落在青年洞西约1公里处,亦名“天桥断”。 这里有独特的峡谷风光,这里有神奇的美丽传说。这里河水从峡谷断崖上飞泻成瀑,如白马玉龙,咆哮翻卷,坠入水深百米的络丝谭 尤其实夏季多雨时节,河水暴涨,跌落峡谷,声若雷鸣,其势壮如壶口瀑布,蔚为壮观。 峡谷之上架一铁索桥,连通冀豫两省,名曰天桥。人行桥上,宛如九霄步云,侧观飞流狂涛,俯看深裥幽谭,彩虹飞挂,情趣无限。峡谷南侧,激流掏出天然石洞,鬼斧神工,深达百米沿螺旋梯拾级而下直达神龟洞,传说神龟专此解救落水生灵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文章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根据您的意见给予其他的处理。 阅读 17 次, 发表于 9点23分, 推荐给好友 jully去过的地方 更多 还没有回复我来说两句 请先登录。 |
转自:http://www.tuniu.com/places/posts/209134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