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河南游记-瞻仰开封包公祠

[游记]河南游记-瞻仰开封包公祠

2007-09-07    9654.com

一次添乘滞留郑州一天,友人约我参观包公祠,印象很深很深,至今不能忘怀。

包公祠位于开封市包公湖畔,占地一公顷多,建筑面积二千二百多平方米。党和政府为了纪念北宋政治家、改革家、著名清官包拯,于一九八四年三月至一九八七年九月重新修建。

包拯,字希仁,谥号孝肃,世称包公,在宋仁宗时期,他曾任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御史中丞、三司使和枢密副使等要职。包公居官刚正不阿,执法如山,廉洁奉公,忧国爱民,兴利除弊,深受百姓爱戴。

时值旅游高峰,参观包公祠的人扶老携幼,络绎不绝。包公祠大门气势宏伟,“包公祠”三个金字熠熠生辉,一对石狮虎视眈眈雄踞两旁,更显庄重肃穆,门边一副楹联:“公心著在竹帛千秋共颂赤胆”,“正气披之管弦百姓皆呼青天”,令人肃然起敬。

大殿正中敬奉有包公坐像,铜像高一丈六寸,重两千多公斤。包公蟒袍冠戴,方面阔额,黑中透红,长髯飘胸,两耳垂肩,威严风仪,两眼炯炯有神,冷气直透心扉;双眉微蹙,若有所思,常怀悠悠报国为民赤胆忠心;一手扶椅,一手握拳,在动与静的变化之间,能让人领略到一种呼之欲来的荡然正气;香烟缥缈,钟声宏幽,人们顶礼膜拜,向千古正义之神,默述衷肠。

二殿陈列着北宋《开封府题名记》碑,还有包公画像,手迹,诗篇,家训等拓片;东西配殿以艺术的形式展出有绘画、蜡像,许许多多的历史故事在这里重新上演,龙、虎、犬三口大铜铡,曾使犯科的皇亲国戚,贪官污吏,地痞恶霸尸首分离,朝纲震动,大快民心,有许多冤魂得已昭雪。

接下来,是一幅幅动人的壁画。“国法无亲”、“陈州查粮”、“打銮架”、“怒铡亲侄”、“重开惠民河”、“出使契丹”、“原服赴任”、“包公掷砚”等图文并茂,从正史上记录了包公的政绩,可谓精妙绝伦,脍炙人口,令老百姓代代相传。

我小时候居家曾与川剧院为邻,我父母都是戏迷,我曾看过《陈州放粮》、《铡包勉》、《包公赔情》、《铡美案》等歌颂包青天的动人故事,戏迷们的掌声和欢呼声,至今回荡在我的脑海里。

包公曾作过许多诗词,均已流失,但他的一首自警自勉当成座右铭的五言诗却流传至今。“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文如其人,诗如其人。当十八集电视连续剧《包公》在中央电视台播放之后,它作为电视剧的主题歌,已唱响了中原大地,唱红了大江南北。

据史料记载,从北宋时期建隆元年起,到崇宁四年止,在一百四十七年的时间里,共有一百八十三任开封府尹,包公是九十三任,任期只有一年零四个月,当时五十九岁,为什么历代君王、党和政府修祠奠祀包公,而不是其他一百八十二人呢?可见“威名震动天下”有“赫赫之誉”,令他人可望而不可及。

包公在开封期间,首创开官府大门,让告状者入公堂,使下面的官吏不敢从中作梗,欺上瞒下,与民谣“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形成鲜明的对照。

包公自撰家训一则,刻于石碑,立在居宅堂屋东墙,家训全文是:“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脏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昭后世。”

包公为官,两袖清风,他不是没有发财的机会。贿赂黄金白银、珍宝无数,抄家金银成千上万,他理出清单,一件不留上交国库;他替仁宗找到了亲生母亲李太后,仁宗十分感激,决定将半个庐州城封赏给他,他坚决不要;御赐巢湖、金银、珠宝、绝色佳人均一一拒绝,连侍从也是短衣破袖,可见主贫奴遭殃。包公清正廉洁的人格魅力,可谓千古绝唱,人们怎能忘记他,怎能不歌颂他呢?

游罢包公祠,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站在黄河岸边,看着浩淼黄河水,想起了“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的著名诗句,真可谓荡气回肠,茅塞顿开。俯瞰开封城,黄河高悬于开封城上;大地阡陌,仓桑巨变,老开封魏城、宋城、明城都沉淀在新开封城下。人民始终没有忘记包公,没有忘记这位封建社会的高官包青天。

包公,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一个为官做人的典范。

转自:http://www.9654.com/youji.asp?id=28323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