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皇家禅院:开封大相国寺景区游记 |
[游记]皇家禅院:开封大相国寺景区游记 |
2008-06-10 6tour.cn |
皇家禅院:开封大相国寺 游记类型: 【民风民俗】 日期: 2007-03-07 大相国寺位于河南开封市自由路西段路北,我国著名佛教寺院之一,相传为战国时魏公子信陵君故宅。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在此创“建国寺”,后遭水火两灾而毁,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唐初,为歙州司马郑景住宅。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年)慧云和尚寄宿安业寺,发现原郑景宅池内有楼殿幻影,认为此地很有灵气,便募银建寺。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慧云,到濮州(今山东鄄城北)铸了一尊一丈八尺高的弥勒佛像,于睿宗景云元年(710年)请回开封,翌年,慧云靠募捐购买郑景宅院造寺,在挖基时掘出旧建国寺碑,遂沿用“建国寺”名。第二年(延和元年),睿宗敕令改名为相国寺,并赐“大相国寺”匾,习称相国寺。昭宗大顺年间(890~891年)被火焚毁,后重修。宋太祖年间(962年)五月又遭火灾,后又重修。?? 北宋时相国寺为开封最大的佛寺,深得厚遇。自至道元年(995年)开始大规模扩建,到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用了七年时间才完工。扩建后的相国寺占地545亩,殿阁庄严绚丽,僧房鳞次栉比,花卉满院,被赞为“金碧辉映,云霞失容”。寺院住持由皇帝册封。相国寺成为皇帝平日观赏、祈祷、寿庆和进行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被誉为“皇家寺”。不少国外僧人来相国寺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宋太祖时,印度王子曼殊室利出家为僧,后来到中国,在相国寺居住多年。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朝鲜的崔思训带了几位画家来寺,将寺内所有壁画临摹回国。神宗时日本僧人成寻也曾在此居住。宋徽宗时,徽宗将“大相国寺”匾额赠送给朝鲜使者。另外每年举办五次庙会“相国寺万姓交易”,使该寺成为进行政治、商贸、社交、文化等活动的重要场所。?? 宋以后相国寺日趋萧条,明洪武二年(1396年)敕修,后又遭水患。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两次进行修缮,并被赐“崇法寺”金匾。嘉靖十六年(1537年)重修资圣阁。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又重修。崇祯十五年(1642年)黄河泛滥,开封被淹,建筑全毁。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重建山门、天王殿、大雄殿等,并复名相国寺。康熙十年(1671年)重修藏经楼。康熙十六至二十一年又增建中殿及左右庑廊。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又重修,现存殿宇均为那时所建造。嘉庆二十四年重修“智海禅院”,道光、光绪年间也作过一些零星修整。民国初年(1912~1919年)曾翻修八角殿、改建法堂。民国十六年(1927年)冯玉祥将相国寺改为“中山市场”。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刘峙将省立民众教育馆迁人相国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相国寺又得以重修、恢复。??
|
转自:http://scene.6tour.cn/ar_78714.html59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