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双版纳

[游记]西双版纳

2008-06-14    ynycom.com

两次去西双版纳,两次不同的感受

第一次在前年暑假,和高乃定同去云南培训,期间空余四天,于是商定去西双版纳旅游。当飞机降落在景洪机场以后,热带的风情扑面而来。南方特有的棕榈,榕树,和叫不出名字的各种植物随处可见。夜晚,在景洪的街上走一圈,傣家人特有的装扮,缅甸人的玉器店吸引着我们的眼球,走一圈,再走一圈……

第二天,我们去了野象谷,是跟旅行社一起去的,虽然在心中对野象充满了憧憬,然而也怀着一种惴惴不安的心情。事实上也和我们预料的一样,野象早已离开人群,在它们自己世界里自由地觅食呢,野象没看到,倒是看到了家象的精彩表演,这些家象在驯兽员的指挥下,行为举止非常乖巧,仿佛是世界上最听话最温柔的动物了。

第三天,我们决定单独行动,因为晚上回来一算账,不划算,一整天就看了一个野象谷,门票50之外,其他的好像也没花什么钱,而旅行社一个人却要收180元,于是我们合计着第二天自己去热带植物园,一打听,车站有直达热带植物园的车。热带植物园不在景洪市区,而是在几十公里外的另一个县??勐仑。这区区小事难不倒我们,于是一早去赶车,虽然语言不通,但是连比划带说话,我们还是到了植物园。

植物园很大,里面分了好几个区,榕树区、棕榈区等等等等,我们的照相机来不及拍了,这世间的奇花异草好像都集中到这里了,这花花草草的想怎么开就怎么开,想长成什么样就长成什么样,这其间留给我印象特别深的是热带雨林的绞杀现象,就是藤类寄生树的种子落在榕树上,哪怕这棵榕树再粗再高再大,不久也要被这棵藤绞杀的,最后榕树腐烂了,只留下空空的藤网,这就是大自然的生存竞争,植物为了争夺阳光,而采取的一种残酷手段!

下午,从植物园回来,我们去了傣园??橄榄坝。不知谁说过这样一句话:没去过橄榄坝,就没有来过西双版纳。我们傣家人的村落里逛着,也在好奇地观察着傣家人的生活的每一个细节:纺车、打制银器……也进了傣族人家去看了看,体会了傣家木楼的独特气味,以及傣家小姑娘的待客礼仪,此外,我们还进了傣家的寺庙礼了佛,据说这座寺庙的历史已经很悠久了。

在街道上,有很多的烧烤地摊,我们无意去品尝,心里觉得,傣家的寨子不过如此,也没什么可以看的,正准备搭车离开,车上的司机??一个傣家的小伙子和我们搭讪起来,他问我们有没有去看表演,有没有去泼水?我们一头雾水,赶紧问,在哪儿?他说,前面不远,我带你们去,真的吗?电瓶车行使在傣家的村寨里,不时有身穿彩色筒裙的傣家少女??少多哩从身边晃过,就如同一只蝴蝶一样飞过,还留下一串笑声。车子转了两三个弯,就来到了表演场所,这是一个巨大的圆形剧场。表演很精彩,说实话,我这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美女在同一个舞台上表演,其先还不觉得,后来用望远镜一看,哇,好靓的美女!镜头一转,又是一个,再一转还有一个,几乎每一个都那么美丽清纯!仿佛天上的美女都来这里举行选美大赛了。

在傣寨,最让我难忘的是泼水。表演结束后,我们来到场外顺着路,走到一座雕像前,这是一座四面大象,周围是一片圆圆的水塘,两边各有一座看台,这就是傣家的泼水节表演现场。我们上了楼。游人也陆陆续续汇集到这里,这里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先头的表演傣家老人??老伯头耍着傣家的刀法,美丽的少女穿着红红绿绿的衣裳围成了一圈,许多游人也换上了服装,音乐声中,主持人那急具煽动性的话语,让人的心不由得澎湃起来……泼呀泼呀,快泼呀!主持人也在调控这人们的心理节奏,第一盆水,泼给……第二盆水泼给……,然后主持人要求所有的女士站在水池的中央,紧接着就下了一道让所有男士疯狂的命令:将手中的水盆里的水泼向中央的女士,这时候,所有男人的怜香惜玉的风度荡然无存,所有的水、一盆接一盆地泼向了还在水池中央发愣的女士们!短短一两分钟,女人们已毫无还手之力,只能背转身去,任男人们蹂躏了。接下来,主持人要求所有的男人站在水池中央,这一下子,女人的复仇心态变得狂热起来,男人们也知道站在水池中央意味着什么,个个手中的盆里盛满了水,还没等支持人宣布开始,战争已经爆发……这水,这雾,这笑声,一下子将整个泼水节现场渲染得比过节还要热闹。此时的我们已经后悔,不应该做一个看客,应该加入其中,去感受这水,这傣家人独特的欢乐。

接下来的场面就热闹了,水势漫天飞舞,场面上已经分不清那女老少,你泼我,我泼你,再泼他,已经完全没有了陌生感,只有使劲泼,泼,泼,泼……我也知道,这一刻,参与泼水的人已经将自己整个心灵投入到这大自然中了,这泼水的狂欢,让我们这些在都市里匆匆行走的旅人在这一个得到完全的放松,这时候,我已经完全的后悔了,为什么不参与呢!你看那两个老外,一个把另一个按在水里,互相就打着,嬉闹着,于是我手中的相机,在一个不停地拍着,拍着……

临近泼水的尾声,我们走下了竹楼 ,拿着照相机靠近参与泼水的游人,试图近距离拍几张,其实我的心里多么希望身上能够粘上几滴水珠呀,主持人仿佛看出了我们的遗憾,最后一道命令居然是让场内泼水的人将手中的水泼向考得最近的人,一下子,我们成了目标,还没来得及转身,清凉的水兜头盖脸就泼了下来,那一种惬意由脚底下一只传递到全身的每一个细胞,虽然如此,我们还是尖叫着向四周逃跑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因为我们知道,这水是傣家人的祝福的语言!

夕阳西下,旅人开始散去,顺着大家的足迹,我们看了另一座著名的塔??塔包树。据说,西双版纳有两座著名的塔,一座叫做树包塔,还有一座叫做塔包树。我们看的就是塔包树,一棵榕树长在一座佛塔上。据导游介绍,这时小鸟在吃果实的时候,种子落到了塔上。在雨水充足的情况下,发芽生根长成了一棵树,就形成了塔包树的奇观,随着数的逐渐长大,几十年以后,塔包树就会变成树包塔了。

在淡淡的夜色中,我们顺路回程的车回到了景洪市。

第四天,我们只能有半天时间,下午要赶飞机。上午我们去了花卉园和曼亭公园。

花卉园和热带植物园一样,所不同的是上午天公不作美,下起了滂沱大雨,在雨中我们看着植物的千姿百态,别有一番情趣。在曼亭听公园,我们参与了表演。曼亭公园就是当初周恩来总理和缅甸总理会面的地方,在小学有一篇著名的课文,讲的就是周恩来参加傣族泼水节的事情,当时周总理就是在这个公园参与了傣家人的狂欢!在这里我们观看了精彩的傣族表演,高乃定还上台学了几把傣家毛多哩??小伙子的舞蹈,这欢乐也许会留在人心里一辈子!

下午,雨后天晴。在景洪机场环顾四周,群山起伏,彩云缠绕;很难想象上午这里居然是滂沱大雨,而此时居然是阳光这样灿烂。

就这样,我们离开了西双版纳,带着几许欢喜和几许遗憾,景洪留给我一个神秘的印象,也留下了许多的期盼。

第二次来云南,是去年的暑假。我和郝京华教授在云南培训,这一次,云南出版社专门安排了西双版纳的培训,而且要两天。

我想,这也许就是上天的安排吧!让我梦回云南,两天的行程让我感受了云南西双版纳的另一种独特的风情??美食。

第一次来云南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到云南人的饮食有什么特殊和风味,只是觉得有点儿野,吃的尽是山珍,什么树叶树皮呀,菇呀菌呀什么的!虽然稀奇但并不特别。而这一次在云南,却让我大饱口福,胃口大开!

第一次在云南,让我感到很特别的是在楚雄吃了一顿黑山羊火锅:一桌子人围坐着两只大锅,锅里翻滚着羊肉的独特的香味,让人在桌边就伸头流口水了,席间,主人和我们频频敬酒,相互取笑打闹,还有彝族的阿表妹来敬酒,唱祝酒歌。据说,彝族的祝酒歌是最霸道的,到现在我也记得那几句歌词呢:阿表哥,阿表妹,来到这里就要喝,如果你会喝,你要喝,如果你不会喝,也要喝,管你会喝不会喝,都要喝!其实,彝族人并不是真心的要让你喝醉,这只是他们的一种热情,最最原始的热情!

第二次来云南,也许是沾了主编的光,当地的陪同人员一个劲的带着我们去吃这家的特色,吃那样的特色。尤其是形形色色的菌类,菇类,什么牛肝菌,等等,我实在叫不出名字,其中最让人眼馋的是吃一种有一千多元一斤的菇,而且是生吃。对于我们这些暴敛天物的人来说,就如同猪八戒吃人参果??什么味道呀尝不出来,然而主人的热情,诚恳却让我们觉得比美味更美味!据说,这种菌类每年采摘得时间很短,而且要恰逢好时节,只有某个特定时候才有的,是专供有缘人食用的!你看,主人的热情和对我们的尊敬在美食中也浸透着呢!他们还说日本人现在花大价钱来进口,可是就是买不到呢!

在楚雄,我还尝到了最原始的瓜果蔬菜和最原始的做法:采摘最新鲜的瓜果蔬菜,用最清洁的山泉洗干净,不用刀切,用手撕开,放在锅中开水煮熟。不妨任何佐料,甚至连盐也不放!可是吃到嘴了,却是什么味都有,那么的鲜,那么的爽,还带着丝丝的甜味。我呢毫不客气,连那水也喝了!

土鸡,山猪,菌类,菇类,绿色的藤叶、新鲜的果子,这就是云南的美食。我记得第一次去腾冲的路途中,司机张师傅和我们讲云南人吃什么,我只是觉得很怪,云南人怎么什么都吃呀:棕榈的花,树上的苔藓,黑不溜秋的树根,吃到嘴里是苦的呀!

云南人除了吃的自然之外,吃的环境也很讲究:在楚雄我们第一晚就餐的环境是一个小农家,矮矮的竹编大匾就当作了桌子,几块木块就是凳子,但是令人称奇的是,屋角堆着一大堆松针,我们一进屋,服务员就拿了一个盆装了一大盆松针,在我们的前前后后,包括凳子上桌子上都撒上了新鲜的松针,屋子里满是一股松树的气息,就仿佛坐在松林里就餐一样。茶是山泉,饭是香米,菜是野菜,一切遵循自然!

还有一次,主人带着我们去山里去品尝美食。汽车顺着山路弯弯曲曲地不知开了多久,最后竟然转进了一座寺庙。我们原先还挺纳闷,晚上来寺庙?进了寺庙才知道这里原来是一座饭庄。寺庙早已不复存在,大殿、偏殿、厢房里都是一桌桌食客。碰巧的是外面正下着雨,雨滴洒落在周围的树叶上,沙沙作响,又顺着屋檐滴落下来,亦颇天籁之声。窗户居然不是玻璃的,是纸糊的,屋外的绿叶把绿色毫不留情地渗进屋子里来,我想这哪是吃饭呀,这是一种灵魂的净化!虽然酒桌上,主人频频敬酒,然而我的心早已跑到了户外,我愿意在这山里,被雨淋,被风吹,我愿意飘在这半空之中!

转自:http://www.ynycom.com/chinese_gb/web/artc/5835.html39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