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菊城开封

[游记]菊城开封

2008-05-22    sina.com.cn

转载

一年一度秋风劲,开封菊花甲天下。在这金风送爽、花果飘香的季节里,460万开封人民翘首期盼着中外宾朋光临中国开封菊花盛会,热诚欢迎党内外有识之士到开封观光旅游,洽谈经贸合作,在这块热土上一展自己的宏图大略,忠心祝愿各位嘉宾、朋友在开封度过一段美好时光,留下一段美好的记忆。
开封位于黄河中下游冲击平原,西距省会郑州72公里,南为平畴,北依黄河,在中国版图上处于豫东大平原的中心地位,区位优势十分优越。
开封境内交通四通八达,陇海铁路、连霍调整贯通东西,106国道跨越开封黄河公路大桥纵穿南北,距新郑国际机场仅60分钟车程,是理想的旅游、投资宝地。
开封,简称汴,七朝古都,文化灿烂,2700多年的建城史,造就出“文化遗存丰富,城市格局悠久,古都风貌浓郁,北方水城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
昔日的开封,“汴京富丽天下无”,一幅《清明上河图》尽阅旷古盛世景致。
开封历史悠久,据考古发掘,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先民活动。而建城的时间可追溯到夏、商、周,距今已由2700多年。春秋时期,郑庄公为向中原扩展,在今开封城南朱仙镇古城村附近筑城,名启封,取“启拓封疆”之义。今开封城春秋时期为仪邑,战国时期为大梁,今日之开封市即由大梁之地,启封之名发展演变而来。
开封号称七朝古都。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均在此建都。特别是北宋,这里历经九帝168年,繁荣兴旺达到鼎盛,风光旖旎,人物荟萃,城郭恢弘,经济发达,人口逾百万,富丽甲天下,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史书曾以“八荒争凑,万国咸通”来描述当时在北宋东京对关系的盛况。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从民俗方面反映了当时东京城市的富丽和热闹。北宋王朝也是继唐代以后的科技、文化、教育、艺术发展的又一鼎盛时期,创造了一代灿烂辉煌,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宋文化。清正廉明的包公,满门忠烈杨家将,图强变法的王安石,民族英雄岳飞等历史名人,都曾在开封创下丰功伟绩。作为民族文化之精华,至今仍在党内外广为传颂。
自元之后,开封为中国省治。民国时期为河南省会。
开封所辖区域人类活动历史悠久,植物资源丰富,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约有800余种。土地均已开垦,是国家和河南省重要的商品粮和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动物种类繁多,其中牛、猪、羊已成为全省重要的繁育基地,所产“开封黄河鲤鱼”被誉为“鱼之上乘”而闻名中外。开封所辖区域地下资源已探明的有石油和天然气,预计石油总生成量为5.6亿吨,天然气储量为485亿立方米,现已大量开采利用。煤炭资源埋藏较深,预测可靠储量为77.9亿吨。此外,地下还有丰富的石灰岩、岩盐、石膏等矿藏。
开封共有开封县、兰考县、杞县、通许县、尉氏县五县,鼓楼区、顺河回族区、龙亭区、郊区五区。总面积644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95平方公里。总人口460万人,其中市区人口80.1万人。
“一朝敢为天下先”。今日的开封,已跻身于国务院首批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命名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
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开封市享有七朝古都、文化名城、大宋故都的盛名。再加上开封市城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几千亩的水面,以及近年来愈办愈火的菊花花会,使开封市还有北方水城、菊城的美誉。
如今遍布全市的名胜古迹,依稀可寻的古城风貌,特色浓郁的民俗文化,绚丽多姿的霜菊秋韵,无不显示出古都的风韵和无比的魄力,为开封市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历史景观和人文资源。目前,开封拥有名胜古迹213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个,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个。龙亭、铁塔、繁塔、大相国寺、包公祠、禹王台、山陕甘会馆、岳飞庙等都是声名远扬的名胜景观。近几年来,先后兴建、复建了宋都御街、矾楼、清明上河园、天波杨府、中国翰园碑林、开封府等仿宋景观,更为开封旅游增添了新的去处。

菊花为开封市市花。每年10月18日至11月28日,为菊花花会会期。
“十月花潮人影动,香风十里动菊城”。又到了秋风送爽的季节,古城开封再次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菊花花会。著名的开封菊会是我省“两会一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省“文化旅游搭台,经贸活动唱戏”的重大活动之一。开封作为我省“三点一线”黄金旅游线的重点城市,认真组织,精心筹备了第20届“中国开封菊花花会”。
开封菊花,渊远流长。开封种植菊花的记载可以追溯到1600多年前的南北朝。北宋时期,开封菊花就已经驰名全国。到了明清时代,开封养菊之风更盛,清朝乾隆皇帝来开封赏菊时亲赋诗词,留下“枫叶梧青荣誉称号,霜花菊白堆”的美句,在开封禹五一台,至今还留有乾隆皇帝的咏菊诗碑。
现今开封人民酷爱养菊的传统习惯更甚,都以养菊、赏菊为乐事。养菊从数量上、品种上、栽培技术和绑扎艺术水平上都有很大提高。每年金秋十月,全市的机关、学校、工厂、商店、街道、院落到处都有盛开的菊花。全市人民倾城而动,赏菊吟诗。根据这一民俗,1983年,开封市人大常委会决定,每年十月举办一届开封菊花花会,同时命名菊花为开封市市花。1994年,开封市第十二届菊花花会更名为“中国开封菊花花会”。从2000年开始,省委、省政府将开封菊花花会暨经贸洽谈会确定为省级节会,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每到秋季花开之际,漫步开封这座文化古城,无论你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鲜艳夺目的菊花,闻到沁人肺腑的花香。开封的菊花目前有上千种,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历代传下来的珍贵品种,还可以看到花工们精心培育出来的新品种。如“层林尽梁”、“洞庭秋色”、“黄山云雾”、“西湖柳月”、“葵花向阳”、“贵妃醉酒”、“嫦娥奔月”、“桃李争春”等等,诗情画意,含义隽永。
开封菊花的绝处还在于传统的风格和现代技艺的珠联壁合,宜肥则肥,宜瘦则瘦。开封人曾用野生黄篙嫁接培育大立菊,使其高达61.5米,直径4.16米,6432朵菊花同时开放,如满天繁星,灿烂夺目,被外国游客称为“菊花树”,而其独本案头菊则又恪守“菊不盈尺”古训,花朵肥大,枝叶肥状,高矮适中,脚叶青绿而不脱,被誉为难得的上品。在历届全国菊花展赛中均名列前茅。尤其是在’99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开封菊花夺得大奖总数、金奖总数、奖牌总数、团体总分四个第一,蠃得了“开封菊花甲天下”的美誉。
一年一度的菊花会,更如同一帧精美的请柬,邀来海内外客商,促进开封繁荣,使菊花走出“深闺”,成为“经贸唱戏”的主角。
改革开放以来,开封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面对全市人民要求更快发展的强烈愿望,新任市委书记孙泉砀说,今年5年处在21世纪之初的重要战略机遇,是开封继往开来、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只有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紧紧依靠全市人民群众,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团结拼搏,苦干实干,才能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为了加快发展,摆脱开封市财力不足的现状,开封市提出了倡导“一种精神”,实施“六大战略”,力争“两个略高”,实现“两个确保”的工作思路。“一种精神”就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团结拼搏、苦干兴汴的精神;“六大战略”就是工业强市、科教兴汴、开放引进、旅游带动、加快城市化步伐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两个略高”就是要使国内生产总值和地方一般财政收入增速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两个确保”就是确保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明显提高和社会大局稳定。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3ad40fb010005rs.html25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