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开封游记清明上河园 |
[游记]开封游记清明上河园 |
2008-06-27 sina.com.cn |
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 ——清明上河园宣传词 早上起的不算早,紧赶慢赶到了那里,已经是九点半了。九点开始的包公迎宾没赶上,不过我也不遗憾。用包拯作迎宾,小女子收受不起。 张择端手捧画卷,目视远方。 汴河一角,这艘船上的人待会是一幕好戏的主要角色。 看这位红衣捕头的背影,摹的想起燕小六。 潘金莲俨然成了这里的形象代言人,施耐庵可谓幕后推手。 一出闹剧《汴河漕运》正式开演。其实这个表演在虹桥上看正好,可惜我没有坚持呆在桥下,下来到了岸边又挤不到跟前,索性掏了十元钱坐游船去看,以为能近距离感受一番,谁知游船根本就不靠前,只在周围划了一圈,还不如桥上听得清楚,看得真切。 给我们划船的工作人员,看上去颇似梁山好汉。 包公要出面调解官民矛盾了。 王朝和马汉与恶捕头开打。 王朝马汉的服装居然是马褂,我甚是郁闷。 百姓取得了最终胜利。 工作人员在休息。 离了虹桥,来到勾栏瓦肆看民俗绝活。人太多了,我被挤到一角。前边这个人拿了一根烟,让一位十几岁光景的小孩拿鞭子打灭,本来是拿在手里的,观众起哄让他叼在嘴里。他在叼之前还摸了摸鼻子。 这位女子的身体十分柔软,她表演完了以后,许多人开始自发往场上扔钱,她便去捡起,并沿场接过一些观众递过去的钱。我也递了,不多,只有五元钱。就在我递了之后,听见背后有个声音,“站在前面的人还要收钱?”言下之意挺庆幸他站在后面。然而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看到了女子接钱,却没有看到我们是自发递过去的。 看了他们表演的民俗绝活,我想我知道了为什么中国的杂技能屡在国际上获奖了。 飒爽英姿 慵懒而优雅的骆驼后面是一对“私会”的小“情侣”。 这也是一景——平桥观鱼 上善门 这个卫兵有点帅! 这个榜文有点搞! 过了上善门,就到了王员外家,这里要上演一幕《王员外招婿》。 家丁,感觉像是王员外。 王员外,感觉像是家丁。 漂亮的王小姐。她真的是很漂亮,让我赞叹不已,没照出来。她把一个待字闺中的小姐演绎的活灵活现,令人叫绝。 这位男士好不容易抢到了绣球。 抬眼偷看。 一路来到了马球场,本预欣赏一场精彩的表演,最终却有些失望。除了前边的马术表演有些精彩,后边的马球没有把气氛打起来,观众也不给面子,只看了一会儿便陆续离去。没有了观众,那些人自然更打不起来了。看样子,这马球的难度确实挺大的,不知道精于此道的宋徽宗赵佶和他心爱的三皇子赵楷打将起来是个什么光景。还有徽宗朝那支著名的女子马球队,真想一越千年,一瞻她们的风采。 天太热,这些孩子的蹴鞠也玩的有些拘谨。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8c59d01000awr.html43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