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图春节河南之行-千年古都洛阳(关林、龙门石窟、白马寺)

[游记]图春节河南之行-千年古都洛阳(关林、龙门石窟、白马寺)

2007-07-16    fcoo.com.cn

新年和家人一起去河南旅游一趟,颇有收获。从大年三十到初四,整个行程共有5天,有三天分别在洛阳、郑州、开封度过,另有两天在漫漫车途中度过的。这是旅途第一天在洛阳的所见所闻。

这是武汉通往河南的京珠高速,因为是大年三十,所以路上几乎没什么车辆。而且全国各地的收费站在大年三十及初一这两天,一般都是不收费的,大概也是因为这两天人们在家过年,高速上的车辆最少的缘故。

洛阳的第一站----关林。这里是武圣关羽含元之所(即是葬关羽首级的地方),也就是《三国演义》中曹操厚葬关羽首级的地方,是我国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建筑群。大概是大年初一的缘故,这里的香火还比较旺。

这是清同治年间留下来的一个焚香炉,很有特色。

接着,我们马不停蹄地赶到了龙门石窟。下面对龙门石窟的历史来一个简单的介绍。

龙门石窟是我国著名的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洛阳南郊12公里处的伊河岸边,此处东西两山对峙,伊水东流,望之若阕,故称伊阕。经过自北魏至北宋400余年的开凿,至今仍存有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数量之多位于全国各大石窟之首。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北魏统治者笃信佛教,所以对开窟造像不遗余力。其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等诸朝大力营造。到了唐太宗至玄宗时期,由于太平公主和武则天崇尚佛教,龙门石窟又迎来了开凿的第二次高峰。经过这些朝代400多年的苦心经营,它现在已是一个拥有石窟1352个,佛龛750个,造像10万尊,造像题记和碑碣3600块,佛塔40余座的大规模石窟群。石窟内的造像内容丰富,造型精美,为研究我国古代历史、佛教、绘画、雕刻、服饰、乐舞、书法和建筑提供了大量的珍贵资料。其中“龙门二十品”是魏碑精华,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龙门石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建于北魏时期的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药方洞以及建于唐代的潜溪寺、看经寺、万佛洞、奉先寺、大万伍佛洞等。北魏开凿的石窟全部集中在西山,唐代开凿的石窟则分散在西山和东山。

卢舍那大佛,作于唐高宗咸亨四年,位于洛阳龙门西山南部山腰奉先寺。(此图来自河南旅游网)

这座卢舍那大佛是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规模最大的一处,也是中国佛教雕塑的顶峰。龙门西山的奉先寺是唐高宗咸亨三年开始修建的,共化了三年零九个月完成。它供奉的主神为卢舍那佛,“卢舍那”的意思就是释迦牟尼的报身佛,意为智慧广大,光明普照。除此之外还有弟子、菩萨、天王、力士等9尊雕像。群像形神兼备,高度则逐渐降低,造成一种众星捧月的效果。卢舍那大佛至今上半身保存完好,下半身虽然手足有些残破,但其整体所显示的当时佛雕的高超技艺仍令人叹服。

大佛的近照(那天阴雨绵绵,照片雾蒙蒙的)

大佛面部特写

卢舍那大佛总高17.14米,头部高4米,耳长1.9米。(fancy looking!)发髻呈波纹状,面容丰腴饱满,眼睛半睁半合,俯视着脚下的芸芸众生,嘴角微翘,微露笑意,显出内心的平和与安宁。大佛端坐于八角束腰莲花座上,身披袈裟,衣纹简洁清晰而流畅,背光华美而富于装饰性,烘托出主像的严整圆润。他的表情含蓄而神秘,雍容大度中见出高大挺拔,和蔼可亲中见超凡脱俗,被后人称为是一个将神性和人性完美结合的典范。

古阳洞

万佛洞洞口

万佛洞洞内,共有一万五千座佛像,密密麻麻,几乎不能分辨。

万佛洞外佛雕,可见所有佛像的头部都已被历代的浩劫毁掉,令人惋惜!

这两尊精美的佛雕头部已被完全毁坏,像这样的头部被毁的佛像在龙门西山比比皆是,几乎所有的地势较低的佛像都遭到了同样的惨遇!

无名的石窟成千上万,大大小小散落在龙门西山。而正是这些不太显眼、不太重要的小洞,在历次对龙门石窟的浩劫中部分得以保全,没有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这个佛右手食指和中指所作的手势是不是很像“v”字形(yeah!)的手势啊?

这是我偶然在古阳洞的一个石窟中发现的。

白园坐落在龙门石窟的东山,是唐代大诗人白乐天的陵园。每年有无数来自香港、台湾、新加坡、日本、印尼的白居易的后人来到白园祭祀先祖,场面壮观。

伟大的诗人白居易先生,永远是日本文化的恩人!

您是日本举国敬仰的文学家。

您对日本之有贡献恩重如山万古流芳,吾辈永远不忘!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上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赦,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

白马寺香火很旺,沿途走了很多寺院,唯有白马寺的香火这么旺,里面简直是peoplemoutian poplesea,焚香炉烧尽的灰烬居然堆了这么高。

白马寺里里面有一个池子,不是放生池,居然前来烧香拜佛的游人都把硬币投到池中?
原来池中央有一个空心的莲花台,人们都想把钱投到莲台中心上去,结果大部分的硬币都落到水中,满满一池子硬币(几乎都是一毛的,其实也没多少钱)。奇怪的是,居然有人把一毛的纸币往里面丢,哎!

——印乐法师荣膺洛阳白马寺方丈

谁知道这个匾额上写的两个字是什么?

正法永昌

白马寺和尚们的寝室,看起来还可以,至少比我们桂圆强多了!不过他们还要自己做饭了,包菜堆了一地的~

转自:http://www.fcoo.com.cn/news/1454/362165.htm68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