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白园滋味

[游记]白园滋味

2008-07-01    sina.com.cn

让文学大腕顾况倾服、推重和宣扬。名士的赏识,如同帆船装上动力,驱动他驰骋空前壮阔的唐诗海洋。

诗廊晾着诗章故事。

《观刈麦》和《长恨歌》写于周至县尉任上。那时刚届三十,进士及第不久,一腔报国的热血。他开始践行志向,用生命播种圣火,照亮那些在尘世中苦苦挣扎的贫民,温暖他们悲观的灵魂。看着烈日下抱着孩子在田里拾麦穗的农妇,自己的锦衣玉食,歉疚写下了《观刈麦》这首他最早反映农民生活的诗,又一鼓作气吟出千古绝唱《长恨歌》。宪宗元和五年(810年)转任谏官左拾遗,这是白居易一生中最无所顾忌的日子,他屡次上书请革除弊政,惹得宪宗皇帝吹髭瞪眼,他成批创作使“权豪贵近者相目而变色”,让“执政者扼腕”、给“握军要者切齿”的讽谕诗———《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和《卖炭翁》等名篇。翌年扶柩归乡安葬老母,住在渭河北岸紫兰村,日出而耕日落而歇的乡村生活尽流笔底。《村居二首》、《归田三首》是白居易屏居老家的“札记”,而不是“游记”,其区别在于不是记叙景物,而是抒写心灵的感受。丁忧三年期满还朝,等待他的是纷至沓来的流言。宪宗早就厌恶他比比上书、直陈利弊的个性,为图个耳根清净,便让他担任负责劝谏太子过失的左赞善大夫,这是个可有可无的职位。

在生活的巅峰,常常伴随着不幸。“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不朽的诗句跳动着爱心。天不佑才,悲天悯人的白居易捅了马蜂窝,因“越职言事”谪任江州(九江)司马,这年44岁。司马本是闲官,无事可做。心事可能是含苞的花朵,可能是燃烧的火焰,也可能是无望的扁舟。坎坷的遭遇,磨去了白居易的锐气,这个字乐天的人不当乐天派了,他的思想小舟漂向消极的彼岸,守着庐山东林寺旁的草堂修仙学佛。佛教的最高境界是个“悟”字,觉悟有三含义: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佛必须三项俱备,缺一不可。为了功成妙智,道登圆觉,白居易悟得好辛苦。

觉悟着的白居易当然精研养生。不忘他的一首旅游强身诗:“湛湛玉泉色,悠悠浮云身;闲心对定水,清清两无尘;手把青竹杖,头戴白纶巾;尽心下山去,知我是何人。”用安闲的心情看无波浪的泉水,心境保持在“云身无心水自闲”的状态,这是弱者对专制社会无奈的顺应。在江州的四年里,他的诗,也从激昂的讽谕,转为淡淡的感伤。《琵琶行》最后两句诗“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让人濡湿如雨。

今人好为人师,喜欢给邻舍找碴儿挑刺,热衷给前人号脉下药。或说白居易44岁以前如野草,坚忍而顽强;44岁以后如稀泥,黏糊而软弱。事实上,由于生存的利益,豢养无时不在,专制更是尾大不掉。如果不是身心重创,白居易是不会轻易“洗心革面”的。如果真有“独善其身”的想法,“兼济天下”之志还没有完全消失。他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兴修水利、筑堤保护钱塘湖、灌田千顷。前几年游杭州西湖,白堤绿树成荫,“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湖春行》),游人如织,白公福泽绵绵无尽期。

白居易在苏州开始有撂担子的想法。作于苏州的《自咏五首》、《酬别园从事二首》等诗章,字里行间流露出严重的消极引退思想。文宗大和元年(公元827年)之前,八年换了三个皇上,政局动荡,诗人在苏州刺史任上以病辞官回长安做秘书监。舒适安闲的京官生活,再也搅不起心底波澜,有本不愿奏,缄口隐于朝,忠君热情早已薪尽灰飞。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3183c8010007q5.html37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