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故人来】栖泠游记--龙门石窟 随着游客的人流,走在石砾铺成的荒路上,风一过沙尘满天,犹如烟障,不得不让人背过身,闭上眼,风过去后,转过身来时,“烟障”消退时,眼前赫然立着一个大石门,上书雄浑的二字“龙门”。 这便是离洛阳城不远的龙门石窟的开端。 从洛阳到龙门石窟,要经过洛河,不禁让人想起“洛神献图”的故事。龙门的稍东,便是有名的中岳嵩山,倒是令人想起那些叱咤武林的少林武僧们。 进了“龙门”我并没“跃起”却感到了一份苍凉,历史上几百年持续不断开凿的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龙门石窟就静静的安卧在眼前的一片荒凉之中。砂尘时时随着风扬起来,扑向石窟。多少个窟啊,多少个造像啊,有许多都已是残缺不全,即使这样当走进时仍然会感受到这龙门山、这龙门石窟的浩荡之气势,傲视着沙尘,傲视着大风,傲视着着世间百态。 龙门石窟最大的石刻造像是唐代的“卢舍那大佛,走到大佛下,周围都是游客和导游,导游嘶哑的讲解声与游客们一闪一闪的相机闪光混成一片,然后不足七八分钟轰然散去。只留下了孤零零的我。周围一片寂静,只有龙门山风吹过洞穴时发出的啾啾天籁。 仰望“卢舍那大佛,心中不禁一阵紧缩,大佛的两只臂膀已经风化、剥落,尤然一种苍然之感涌上心头. 风、风,又是风,风沙过后再望大佛,大佛的面容依然安祥平和,此时此刻我似乎贴近了大佛,理解了大佛,似乎能与大佛轻轻对话,能与历史对话。心在怦怦的跳,一步步走进卢舍那大佛。从心底里问大佛在他眼前,曾有过多少我这样的匆匆过客他可记住。 曾有过多少帝王名人从他眼前消失,曾有过多少风云变幻,血雨腥风在他眼前化为烟尘,他还是那样安祥的端坐着,一坐便是千年、一直这样,带着微微的笑容,带着默默的注视。 我就这样一直坐在卢舍那大佛前,久久不能离去,虔诚的注视着他,不再在乎风沙,一直坐到透过漫漫风沙的落日的最后一缕余辉从大佛身上消失,西边太阳正悲壮的下落…… 这已是几年前的经历,中国的四大名窟我到过三个,但是最让我动情难忘的是龙门石窟。但愿龙门的风沙已经没有,大佛永远安祥的端坐在那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