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城市日记――洛阳市7月3日龙门石窟-洛阳水席. |
[游记]城市日记――洛阳市7月3日龙门石窟-洛阳水席. |
2007-09-23 cctv.com |
3日中午观察团再次前往龙门石窟重点考察。龙门石窟与山西大同云岗石窟、甘肃敦煌千佛洞石窟并称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有着世界文化遗产、全国十大文明景区、5A级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桂冠。龙门石窟与洛阳牡丹被我们看做了这座城市的意象代表。 唐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洛阳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风景秀丽,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去。远望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自古以来就是游龙门的第一景观。龙门伊河石拱大桥上是陈毅元帅的题字,龙门东山又称“香山”,苍松翠柏之中的香山寺,据说是唐代白居易晚年隐居的地方。龙门石窟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向人们展现了过往繁华和世事沧桑。 专家游览了龙门石窟最具代表性的宾阳中洞、奉先寺、古阳洞、完佛洞等。从而了解到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隋唐直至至宋朝,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石灰岩峭壁上,南北长1000多米,现存石窟1300多个,佛像10万多尊,体现出很高的艺术造诣。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皇室贵族所主持开凿的石窟规模庞大,富丽堂皇,仅石阳洞和宾阳洞的修建即用人工达80万以上。代表了当时石窟艺术的精华,反映了5至10世纪皇室崇佛信教的盛衰变化,它的意义是其它石窟所无法比拟。 宾阳洞有三窟,中洞是北魏时期的代表。这个洞窟前后用了24年才建成,是龙门开凿时间最长的一个洞窟。洞内有11尊大佛像。正壁是主像释迦牟尼,左右有弟子、菩萨侍立,西域风格明显。窟顶所雕的飞天挺健飘逸。洞内一幅浮雕的"帝后礼佛图",曾被盗凿,现置于美国纽约博物馆。
|
转自:http://finance.cctv.com/special/C18205/20070710/100736.shtml22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