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龙门石窟

[游记]龙门石窟

2008-05-22    sina.com.cn

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距市区13公里,是洛阳南面的天然门户。这里两岸香山、龙门山对立,伊水中流,远望就象天然的门阙一样。因此自春秋战国以来,这里就获得了一个形象化的称谓“伊阙”。隋炀帝都洛阳,因宫城城门产正对伊阙,古代帝王又以真龙天子自居,因此得名“龙门”。龙门石窟就雕刻在伊河两岸的山崖上,南北长约1公里。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开始营造,经过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延至北宋,累计大规模开凿约四百余年,现存窟龛2345个,碑刻题记2800余块,佛塔70余座,造像近11万尊。其窟龛、造像和题记数量之多,居中国石窟之冠,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佛教艺术宝库。

在入口处我们请了一位导游,游览这种文化背景深厚的古迹,是一定要请导游讲解的,否则走马观花,不知其里。

大门入口处有大块大块的草坪,在山体掩映下,景色很美。

进大门不久,路边有许多泉水顺山体汩汩流下。导游说这些山泉水非常干净,可以饮用,小朋友们马上兴奋起来,洗手、洗脸,还试着喝了几口,雷直说好喝。

按照线路游览,首先观看的是第一个大窟潜溪寺。潜溪寺为唐高宗初年雕造。洞内造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主像阿弥陀佛居中而坐,身体各部比例匀称,面容丰满,胸部隆起,表情静穆慈祥。两侧观世音、大势至菩萨体躯比例适中,丰满敦厚,表情温雅文静,富于人情味,揭示了唐初雕刻艺术的长足发展。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是佛教净土宗供奉的偶像。

宾阳中洞是另一具有代表性的大窟。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了意义重大、比较彻底的汉化改革,历史上称为“孝文改制”。宾阳中洞的造像风格和服饰就是孝文帝改制在文化上的反映。

宾阳中洞最有特色的还有它的窟顶,呈穹隆形,好像蒙古包的顶部,地面雕刻着大型莲花,周边是莲花花瓣、水波纹和其它装饰图案,如同鲜艳美丽的地毯式样子。这种形式使人很自然联想起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

在观赏的时候,YY爸爸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要费大力雕像造佛呢?导游回答:绝大部分的洞窟都是皇帝为自己营造的功德窟。龙门石窟大规模营建于北魏和唐代,那时佛教兴盛,帝王将相们深信“轮回报应”,“造佛得佛报”。于是他们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为自己,父母,亲朋好友营造公德窟,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统治者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利用佛教从思想意识上统治人民。通过开凿扩大石窟来宣扬佛教。第三个原因,开凿石窟的风尚是沿袭佛教发源地之一的古印度而来。在中国北方,石窟的开凿路线基本上沿丝绸之路,这也是佛教传入中国的一条主要路线。

最后来到卢舍那大佛。这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窟,长宽30余米。它的不平凡,在于中间那尊巨大的卢舍那雕像,实在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卢舍那佛像总高
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这尊佛像,丰颐秀目,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头部稍低,略作俯视,睿智而慈祥,令人敬而不惧。

在许多石窟洞里,已经见不到佛像,或者是一些半残无头的石像,听说是解放前政府没有保护好,被文物盗卖分子挖走,很多文物已经流失到国外。文革期间反倒没有受到损害,因为当时的市委书记非常重视,派驻军队在这里看管。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dbb33d01000a2y.html25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