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北宋皇陵

[游记]北宋皇陵

2008-05-22    sina.com.cn

石雕艺术宝库——北宋皇陵

北宋皇陵位于今河南省巩义市嵩山北麓与洛河间的丘陵和平地上,北起孝义镇,西至西村,中贯芝田镇,面积约30平方公里。宋时,这里位于东京汴梁与西京洛阳之间,依嵩山而靠邙岭,临黄河而傍洛水,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核心地区通向全国的交通要道和战略重地,也是难得的风水宝地,故有“生在苏杭,葬在北邙”之说。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登基后派其弟赵光义兼辖五使事,修奉新陵。赵光义吸取周礼和汉、唐陵制部分特点,以当时流行的“五音姓利”堪舆术,在巩县选择了利于赵姓角音、木行、丙壬方向、西北水来、东南穹起、北低南高、山环水抱的地方,作为皇家陵墓兆域。乾德元年(963年),赵匡胤将父亲赵弘殷和母亲杜太后的陵墓迁至巩县西南40里的訾乡邓封村,建立了宋陵唯一的夫妻合葬墓——永安陵。

开宝九年(976年)三月,赵匡胤视察西京洛阳,回东京途中,到巩县祭奠父母,祭后登上神墙西南角楼,抽出一支响箭向西北射去,说道:“人生如白驹过隙,终须有归宿之地,今日箭落之处,即我百年后长眠之所”,并亲拟陵名“永昌”。当年十月,赵匡胤死于京城,翌年四月,奉葬在他自己选定的“永昌陵”——宋代唯一的自选陵。

继承兄长皇位的赵光义(炅),执政22年后,于至道三年(997年)三月死于箭伤,十月葬于永熙陵。以后,除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被掳到金国漠北的苦寒之地并葬身异乡外,北宋蓁七个帝王及被追尊为宣祖的赵匡胤之父赵弘殷均葬于此,世称七帝八陵。按照埋葬时间的先后,八陵的顺序依次是:宋宣祖赵弘殷的永安陵、宋太祖赵匡胤的永昌陵、宋太宗赵光义的永熙陵、宋真宗赵恒的永定陵、宋仁宗赵祯的永昭陵、宋英宗赵曙的永厚陵、宋神宗赵顼的永裕陵、宋哲宗赵煦的永泰陵。

北宋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给后妃参与政事提供了便利。如刘皇后曾临朝听政长达11年,死后谥“庄宪明肃”,史无前例。在这之后宋代凡称别的皇后,谥号都由以前的两个字增加到四个字,反映了皇后的政治地位在封建礼法上得到了承认。北宋后妃政治地位的提高,反映在陵寝制度上,表现为皇后单独起陵。巩义宋陵区共有21个后陵,建制和帝陵相同,仅仅是规模略逊。

此外,宗室贵族、功臣名勋如高怀德、赵普、曹彬、蔡齐、寇准、包拯、狄青、杨六郎等也安葬于此,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气势雄伟的皇家陵墓群。

北宋皇陵墓在设计上十分规范,改变了历代帝王陵各不相同的局面。七帝八陵在方位上皆是北低南高,方向上皆在北偏西5到10度之间;帝陵皆为方形三级;附葬的后妃皆在帝陵西北方。葬期皆为皇帝死后七个月、皇后死后四个月。帝、后陵均以陵台为主体,四周为正方形神墙,神墙四隅建角阙,四面设门,门侧有阙台,门两边各有蹲狮二尊。神道两边皆以规范的雀台、乳台、石象生及上马石组成。石象生为帝陵60件,后陵30件,而且周围绿化皆以传统的柏树为主,间以松树,陵与陵之间皆以桔枳树条带为标志。

北宋陵制取法唐陵而有所变化,在帝后、显贵陵墓的地面上,建有宫殿和庙宇,建筑前设置圆雕人物和动物石刻组群,形成纵横数十里的巨大陵区,开明清两朝陵区设计之先河。每个帝陵上各有望柱一对、石象一对、驯象人一对、瑞禽一对、甪端一对、石马二对、控马官四对、卧虎二对、卧羊二对、外国客使三对、武臣二对、文臣二对、镇陵将军一对、上马石一对、内侍一对、宫人一对,神城东、西、北各有蹲狮一对,南神门外则有走狮一对,此外帝陵北部的下宫尚有蹲狮一对、上马石一对。望柱皆为方基莲花座,柱身八棱,其上单线阴刻云龙、牡丹、菊花等纹饰;石象造型高大,长鼻着地,形象逼真,驯象人造型比例准确,均为外国服饰。客使的服饰、脸型均表现了外国与少数民族的特点。武臣、文臣皆为宽袍大袖,头上有冠,文臣持笏板,武臣拄剑;镇陵将军各个肌肉健壮,身躯高大,全副戎装,拄剑或执斧钺。就石雕建制而言,宋陵亦较唐陵达于完善,增设了象与驯象人、虎、羊、客使、镇陵将军、宫人、内侍,甪端代替了飞马,整个定制、组合、变化、布局更加符合皇权的需要,充分表现陵墓主人的神圣、威严、吉祥和牢固统治。所有石象生均采用圆雕与线刻结合的手法,既雄伟又细腻,各有特色,刀法纯熟、造型生动、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3420db010005nt.html40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