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登中岳嵩山之太室山峻极峰小记 |
[游记]游记:登中岳嵩山之太室山峻极峰小记 |
2007-10-09 sina.com.cn |
大中小 咻咻夏雨戛然而止,气温马上就窜到摄氏35度以上。睡到自然醒,儿子上学,老婆上班,不慌不忙洗漱、早点。九点钟,驱车西行。经郑少高速至登封,在嵩阳书院左近择路盘旋而上。十点二十分,车存老母洞,往双肩包里掖上几瓶水,一个人背了上山。虽没穿过军装,我仍想以这种非常的举动来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没有惊动登封的朋友,就是想试试自己的意志和耐力。 中岳嵩山有太室、少室二峰,传为大禹为分封他的一妻一妾,正房住主峰,故为太室;二奶居次峰,故为少室。菩提达摩一苇渡江之后,择少室而创寺,谓之“少室丛林”,故称少林。古书曾说,“嵩高唯岳,峻极于天”。太室主峰峻极峰,形如龙眠大地。则天武后曾十登峻极,并敕封其为中岳神。 登峻极峰有三条山道,西线经老母洞北上,经石船、一线天、炼丹庵、十八隈直攀峰顶,徐霞客曾走此线;中线走中岳庙、青岗坪,乾隆帝曾由此登山;东线经卢崖瀑布迤逦北上,欧阳修曾自此登山。据说汉武帝曾从启母石沿万岁峰东侧直上,恕我不知。西线、中线我都走过,我想最耐走且最捷径的还是西线。老母洞本名老君洞,传为唐大隐士潘师正所创,现仍有大量明清碑刻。老君殿有匾曰“中岳洞天”,其后有两排殿堂,依山分列两厢。前排左为普贤母、眼光母、日光母,右为文殊母、九莲母、玉兰母;后排左为药王洞、祉藏母、清身母,右为观音母、南阳母、白衣母。“药王洞”三字是用黄表纸贴上去的,我推算原来可能就是“地藏母”吧。过正阳门为无极殿,香火很旺。殿左有小山门,门外绿荫遮天蔽日浓翠欲滴。出门而右,沿山路拾级而上,为嵩阳门,上居三佛殿,下有涵洞穿过,洞内阴凉如水。绕殿而过,有小石门,由是入山。 鸟鸣山静,蝉噪谷幽;但见山泉跌宕而下,水凉似冰镇,淙淙如琴声。万千蜻蜓振翅盘旋,就像珍珠岛上空的轰炸机;更有山蜂狂舞,冷不丁会突然停在你眼前,凭空无所依。山蚂蚁仿佛永远不知疲倦,像救火一样满地满树乱窜。只要你不去捅马蜂窝,人与自然总能和谐相处。 登峻极峰是件苦力活儿,自山下而峰顶,皆为青石台阶,且动辄一口气一、二百级,有如天梯。如我般年龄的人寥寥无几,不时可见虔诚的老妪,颤巍巍地挪着小脚一步两喘三歇息。有个年过六旬的老妪很满足地告诉我,她没能爬上嵩顶,让人把香捎上去了。只有三五成群的中小学生,或跑或颠,或者咧开黑非洲一样的大嘴做通透的长喘。更有艰辛的担山人,一包水泥八、九十斤,一包大沙一百二、三十斤,不为还愿,只为谋生,每斤的酬劳只有八分钱,据说一天下来要这么往返五、六趟。很快,毒日头的暴晒和剧烈的登山运动,使我满头满脸的大汗珠噗哒噗哒直往下砸,T恤衫前后湿透。由于腿脚绵软,我不得不放慢速度,每上五、六十级,就歇个三、五分钟,同时大量补充水分。前有路标指示:峻极宫260米。窃喜之余,我想还应戏加括号:直线距离?失望。垂直距离?绝望。路遇当地老汉摆摊小卖,食品、饮料什么的,就寻了小板凳坐了,一面歇息,一面攀谈。老汉笑曰:峻极宫非嵩顶也,还远着呢!唉,失望也好,绝望也罢,只要前方有路,我的心中就永远充满希望。 经过“嵩阳运动”界面观测点,俗称石船,刻有张伯声老先生的题字,朱墨灵动。25亿年前的一次全球性地壳运动,造就了中岳嵩山的石头奇观,真可谓乱石如麻、枕地插天。对面崖壁有米芾手书“第一山”三字,敦厚有力,看来这回米颠大仙没有喝醉。两侧危崖压顶欲扑,山路陡窄险象环生。难怪徐霞客曾说,“吾目不使旁瞬,吾足不容求息”。过中岳行宫,有定心石,至此可知嵩顶在望,欣然释然。忽觉有些饥肠辘辘,一看手机,已过十二点半,就在一无名长亭随便要了碗凉面。老板娘问:芝麻酱?要。醋?要。辣椒?要。水是喝不饱的,默默面对重峦叠嶂苍莽无际,赶忙稀稀溜溜吃了,撂下碗就一口气登二百余级。中途邂逅一个来自成都的小帅哥,读大学期间想来登封小县学个三拳两脚,不料转了几家武术学校说太苦了,临别就来太室山牛刀小试。既是“天涯沦落人”,于是就相约同行。相论之下,他大惊:在下比他老爸还虚长两岁,不会吧?我也大惊,暗自摸了摸老脸:在下有这么年轻吗?不会吧。呵呵,只当忘年交吧。 临近嵩顶,我有些气力不支,就说你先上吧。成都小伙大概沉不住气了,就噌噌弃我而去。好容易翻过三皇口,但见碧空如洗,薄云如痕,距离嵩顶只是几步之遥。远远望见他沿山路逶迤东下,向卢崖瀑布方向漫游,看来就此别过了。嵩顶原有女皇宫殿若干,后被人为捣毁。现有两层六角灰砖小亭,有匾曰“人祖根源”。亭后乱石嵯峨,有权威测绘部门勒石为记:2006年中国五岳测量中岳嵩山主峰峻极峰海拔1491.73米。手机显示:十四点十分。天呢,我竟连续爬山将近四个小时。独坐嵩顶,孑然一身,就想找点乐子,于是摸出手机发短信。明子老矣,尚能爬否?若有团队相拥,三个小时应有把握。如果有位佳人红袖添香,呵呵,两个小时可登山顶。有只七星瓢虫不认生,竟在我的手机屏幕上落下来,纹丝不动。它的惊艳出世,令我心存温柔不忍惊扰,直到足足五分钟后倏地飞走。 盘桓下山,误走岔道入白鹤观,年久失修,残垣断壁,耽搁二十分钟。跌跌撞撞返回原路,却见成都小伙独坐路边一小摊前发愣。原来他也迷了路,白绕了一大圈,自二仙洞折回原路。他说要去郑州火车站,准备打道回府,我说你就搭我的车吧。上山容易下山难,难就难在小腿肚容易胀痛转筋。约一个半小时,重返老母洞,我的车已晒得烫人。下山后绕过登封县城,迅速拐上郑少高速。说到目前国内名山大川的申遗与开发,他显得有些忧心忡忡。我说,中国什么问题都没有,就是一个字:人多。……把他送到绿城广场左近一个公交车站,就此道别。他说谢谢,我说不客气,彼此不问名姓、各奔东西。回家洗澡、洗衣,迷迷糊糊看了会儿电视,好像是什么《家有儿女》。饿了,打开冰箱还有剩饭,忙用微波炉热了饕餮。 老婆外出采买未归,一问可好,人家明天一早要去新疆旅游。呵呵,我郑重决定,再好好放松几天。 文章引用自: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02339b01000ayo100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