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宋陵河南博物馆 |
[游记]宋陵河南博物馆 |
2007-07-16 fqhua.com |
宋陵-河南博物馆 今天摔了一跤。 起了个大早,步行去市内的宋陵,五分钟就到了。宋陵公园不要门票,视野开阔。飘着毛毛雨,空气清爽。神路两旁的石像生每个都有一人多高,形象生动,有的石像还是胡人的模样,感到宋朝的文化可比明清两代开放和活跃得多了。 皇帝的陵墓只是一个大土包,隔着围墙看得费劲。发现陵墓后面还有个小丘,就爬上去看个究竟。谁知这土丘被雨水泡了半月,滑得出奇,爬到一半竟险些摔倒,只好转身冲下来。再试一次,平衡失去了也不甘心放弃,结果向前摔倒。得亏我还练过,才主要是四肢着地。 围着巩义走了一圈,小城给人印象不错。再出发去郑州。 郑州的堵车让人害怕。因为郑州是以一个面积很大的商店群为中心,道路向外呈放射状。商店群紧临火车站和汽车站,郑州火车站还是中国铁路交通的第一枢纽。即便是在北京王府井或上海南京路上住惯了的人,置身于此,也会为身边有如此多的同类而惊讶。我欲先穿过商店群,再打的去博物馆。走了很长时间,却总是从一条步行街串到另一条步行街,仿佛商店和购物的人群没有尽头。还是吃了午饭再突围吧。 进了家撒拉族面馆,老板娘是围着黑色头巾的穆斯林妇女。我用阿语和她问好,她微笑了一下说“你是回民”,就吩咐伙计“一碗清真烩面”。我坐着等面,比我先来的顾客吃上了,比我后来的也都吃上了。只有我那碗象永远煮不熟似的。我很好奇,本来就是清真饭馆,老板娘干啥还要特别强调给我“清真”的呢。好奇心使我对这碗“清真烩面”充满了期待。结果令人失望,自己碗里看来和别人碗里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上得巨慢而已。后来才明白,他们一定是给我用了高温消毒过的餐具,或单独下的锅。补充了体力,很快就从商店的迷宫里走出来了。打的去博物馆,担心司机绕路,却发现自己多虑了。 河南博物馆令北京的历史博物馆汗颜。虽然后者惯以“国博”的称呼,却至少六、七年没有通史展了,总拿各种临时展览充数,不符合自己的身份。河南博物馆主要内容是七个展馆组成的“文化之光”通史展。另有九个专题展馆分别为青铜器、玉器、瓷器、建筑史、科技史、魏碑、革命史、名家书画、和古代乐器演奏。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文化之光”从文化的角度介绍中国通史,细节特别为游客着想。比如,通常在博物馆里的青铜器,介绍只是“铜X”两个字。那个“X”字一般人还常常不会念。这里展出的青铜器,不但在“X”字后面有汉语拼音,还介绍它的用途,如“温酒器”。过去我对各种玉器名称混淆不清,对唐三彩是什么东西也很糊涂,现在明白了: 玉做六器,礼天地四方 苍璧礼天,黄琮礼地 青圭礼东方,赤璋礼南方 白琥礼西方,玄璜礼北方 瓷器: 1000° C以上 唐三彩: 900° C 在博物馆里呆了快四个小时,直呼过瘾。对中国古代文化也有了更深切的感受。总结不同时期的文化艺术呈现特点如下: 三代(夏商周):神秘 两汉魏晋:洒脱 唐:物质上追求华丽、精神上体现大度 宋:世俗化和生活化 明清:封闭保守、愚昧可笑 现在炒得比较热的山西大院和徽州民居,属于明清文化。我实地看过几处,都不是花自己的钱。因为舍不得自掏腰包看那些土财主的宅院。比如很牵强和刻意地在建筑上体现“福禄寿”,比如祁家破院里连棵树也没有,比如徽州有很多人现在还叫卖看风水的 |
转自:http://www.fqhua.com/gl/hen/8940.html59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