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旅游游记少林寺,一家以宗教名义兴办的现代企业

[游记]旅游游记少林寺,一家以宗教名义兴办的现代企业

2007-07-16    nanpengyou.com

少林寺是我国久负盛名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印度高僧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在少室山五乳峰一天然石洞面壁九年,首传禅宗,所以少林寺也有 “禅宗祖庭”之誉。

少林寺自建寺以来,以禅、武、医闻名于世,在岁月的长河中,沉积了丰厚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民国时期,军阀石友三放火烧毁了少林寺的大部分建筑,几乎让少林寺彻底毁灭,文革期间少林寺也是屡遭劫难,一度香火冷落,门可箩雀,改革开放后,少林寺才得以再度复兴。 1982年,随着电影《少林寺》在全国的热播,少林功夫一夜间风靡世界,“少林寺”也名闻天下,成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的一个“知名品牌”。

随着知名度的提高,到少林寺观光旅游的海内外游人也是与日俱增,据最近的统计数据,少林寺全年接待的游客已经超过150余万人次,平均每天超过四千人,站在少室山上,但见香客游人,红男绿女络绎不绝,达官显贵,政要名流穿梭期间,真可谓人声沸腾,车水马龙,好不热闹。

少林寺火了,品牌效应有了,经济效益也上去了,然而,凡事有利有弊,现在的少林寺,已经不象一做佛教寺院了,而更象一家在市场经济下颇有“建树”的现代企业,只不过仍然打着宗教的名义而已。

以每年一百五十万游客,门票40元计算,仅此一项,收入就达6千万,另外少林寺还有包括影视公司、武术学校等不少的下属实体,每年的收入应该不会低于1个亿,这么庞大的资金,我们不知最终落入了谁的口袋,但作为一家佛教寺院,少林寺的“富裕“应该是不争的事实。

但少林方丈释永信在接受新浪网的采访时,说他们只是“通过商业来维持正常的生活,用以维持寺院的开支”说他们就“像农民,种个地买个粮食,养个家畜,换点零花钱。只是为了生存,生活,为了自己的发展做了一些服务性的工作。” 我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相信他的解释。

佛教是世界性的三大宗教之一,迄今已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佛教从东汉时期开始传入我国,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译传阶段,隋唐两代的创造阶段,在与国内原有的文化体系经过激烈的碰撞和磨合后,在宋代以后进入与中国原有文化的融合阶段,与儒道融合,成为“三教合一”历史背景下的佛教,从而取得长足发展,一度出现“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的局面,在中华大地得到极大的发展和传播,成为中国的主流宗教。同时,统治者为了统治的需要,让宗教与政治等其它上层建筑结合起来,包括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比如解放前我国的西藏。

但是,从本质上讲,宗教出世的,而不是入世的。

曾有人把人类划分了三个层次:生活在第一个层次的基本都是凡夫俗子,整日为了口服之需奔波忙碌,以荣华富贵、功名利禄为最高追求,满足于物质的享受,不会去过多考虑精神上的需求;生活在第二个层次的人比第一类人上了一个台阶,除了追求现实的物质的东西,也注重精神的需求,具有忧患意识,能对生命的过去将来进行思考,关心和关注生命的本质问题,能够脱离物质、上升到更高的精神层面去思考问题,并力图通过一些艺术的形式寓意表达,许多文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都属于此类;第三类人则是那些宗教人士(不是普通的信徒),他们以追求精神的安宁和灵魂的解脱为目标,对物质生活看的很淡,他们有虔诚的信仰,有坚定的信念,他们内心平和,境界高远,人格高尚,富于献身精神,他们是真正的精神富翁和自己的主宰,非一般人所能企及。

人类通过自己高度的智慧主宰了整个地球,但也正是高度发达的头脑,缔造了思想,在征服地球、创造了大量财富后,反过去对生命的起源和终极意义,生命的价值等等问题进行思考,而无法得到满足的思想总让人类充满迷茫、孤独、困惑和痛苦,人类看似强大,其实又脆弱得不堪一击,人类需要一艘精神的洛亚方舟,作为灵魂的依靠,而宗教,便理所当然的成了人类灵魂最后的避难所。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是不能离开宗教的,人类社会是不能缺少宗教的。

释迦牟尼创造佛教时,开始本来没打算要设立寺院等固定的修习场所,但他觉得人类的罪孽深重,心灵或者本心蒙尘太久,加上资质愚钝,很难象他一样通过自悟达到佛的境界,所以,他才设定形式,希望通过强制性的学习和引导,使修习者能最终悟道,解脱成佛。以前人们生活得很清贫,尚且需要把寺院建在深山老林进行苦修,达摩祖师面壁十年,才有所感悟,而今天物质极大丰富,在灯火酒绿、红尘喧嚣中,又有几个人真能静下心来去参禅悟道?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面对战乱时代生灵涂炭、白骨蔽野的现状,一些宗教界有识之士提出了“人间佛教”的思想,后来赵扑初老先生更是大力提倡,使“人间佛教”得到广大信徒的认可和支持,这是可以理解的,在国破家亡的时代,人的生命都危在旦夕,你还躲在寺院里吃斋念佛,等着信徒来给你施舍供奉,显然是不可取的,在这种背景下提出“人间佛教”,主张宗教入世,参与社会活动,无疑是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的。

但是,宗教就是宗教,战乱结束,国泰民安后,一切都该恢复各自的位置,神归神位,佛归佛位,在今天的市场经济下,宗教更应回归本位,宗教徒更需要潜心悟道,给人类提供更多精神的东西,而不是再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过多的从事商业性的活动,开公司,办实体,更不应是一个佛教徒或者佛教寺院应该做的事情。

我们不需要市场化的宗教,不需要少林寺公司,不需要释永信式的企业主。

用公司的形式来管理运做一所宗教寺院,今天迎接这个政要,明天拜访那个名人,一会去参加世界杯,一会出去国外考察,拿着手机,坐着奔驰,每天穿梭混迹于人间红尘中,我不知道他还能悟出什么道,除非他比佛祖释迦牟尼还有悟性!

吃着信徒的供奉,接受着民众的信仰,反过来还要从信徒香客上身牟利,还要打着弘扬佛教的旗帜,试问弘扬的究竟是什么?是《少林寺》电影里的那几套拳脚,还是金庸笔下的那几个秘方?

作为宗教徒,本末倒置,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以为新建了几所僧舍,有了些许名气,有了更多的信徒,在洋人的国度里设了几个分支,就是把佛教弘扬了。

事实上,这种表面的风光,也许才是最可怕的,从长远看,这决不是什么好事,宗教是一种信仰,需要清修,需要精神的自由和解脱,佛家注重心空见性,清净无为,而作为禅宗圣地的少林,其所作所为无疑是与禅宗最基本的思想背道而弛的,如果是一家企业,少林寺无疑是成功的,如果作为一所有影响的宗教寺院,少林寺则已经沦落了

转自:http://www.nanpengyou.com/travel_info.asp?id=591927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