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景点介绍之少林寺 |
[游记]景点介绍之少林寺 |
2007-07-16 live.com |
景点介绍之少林寺 去洛阳,花会是我的目标之一,另一个必不可少的就是少林寺。论他的名声、历史都是旅游的首选呵。 少林寺在唐朝初年就扬名海内。少林寺和尚13人,在李世民讨伐王世充的征战中助战解围,立下了汗马功劳。唐太宗李世民后来封昙宗和尚为大将军,并特别允许少林寺和尚练僧兵,开杀戒、吃酒肉。庙内有一块《唐太宗赐少林寺主教碑》,记述了这一段历史。由于朝廷的大力支持,少林寺发展成驰名中外的大佛寺,博得“天下第一名刹”的称号。宋代,少林武术又有很大提高,寺僧多达2000余人。在明朝,少林寺到达鼎盛时期,从清朝开始衰落。 在少林寺西约300米的山脚下,有一塔林,这是唐以来少林寺历代住持僧的葬地,共250余座。这是我国最大的塔林。塔的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大都有雕刻和题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建筑风格,是研究我国古代砖石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宝库。 山门,应作“三门”。依佛经言,三门即三解脱门简称,称寺院大门为三门,取其入道之义。现少林寺三门系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敕修时所建。1974年重修。正门上方横悬长方形黑底金字匾额,上书“少林寺”三字,匾正中上方钤有“康熙御笔之宝”方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御题颁赐。 三门殿内神龛供奉弥勒坐像。神龛后面为韦驮立像。三门前有石狮一对,竖眉鼓目,纯真威武;雕工精致,元明旧物。三门的八字墙外,有明嘉靖年间建立的石坊两座,东西对称,形制相同。据清乾隆十三年《少林寺志》和碑石资料显示:少林寺三门前几经变迁,元天历间(公元1329年前后)凤林禅师住持少林,“迁院门”至现天王殿处,而后元明两朝每有“革故修营”。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敕修拓制,在旧三门前创新三门,旧三门为天王殿,才形成今日所见基本格局。 寺内千佛殿又名毗卢阁,有著名的五百罗汉朝毗卢画,约300多平方米。白衣殿内有少林拳谱、十三棍僧救唐王壁画。达摩亭是二祖慧可等候达摩回来至大雪没膝的地方,故又叫立雪亭。附近有塔林、初祖庵、达摩面壁洞,以及碑碣、佛塔多座。 少林寺的殿堂院落,不下数十间,其中主要的院落群,即少林寺内部的部室,有以下十种:罗汉堂、般若堂、菩提院、戒律院、证道院、忏悔堂、药王院、舍利院、藏经阁、达摩院。 少林寺内还保存了不少珍贵的文物。山门门额上悬挂的“少林寺”匾额,是清康熙皇帝亲笔书写的。山门后大甬道和东西小马道旁立有碑碣数十通,称为少林寺碑林。其中有两通碑刻是留学我国的日本禅僧撰写的。 网站上说3个小时游少林,我还真有点怀疑,毕竟这段介绍我就看了30分钟呢。实在是累。。。 |
转自:http://emilywang515.spaces.live.com/blog/cns!6D89DD4915D10EDE!1190.entry34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