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的嵩山游记 |
[游记]我的嵩山游记 |
2007-08-04 |
终于来到了嵩山脚下的城市——登封,经过10多个小时的颠簸后。 路上很辛苦的。暮色渐浓时,我们偏又困在了一段很滥、很脏的路上。待得终于冲破重重车阵开上大路,已是一个多小时后。8点左右,看见远处有座蓝悠悠如梦似幻的山。一天的奔波,所为只是嵩山,于是心中不由对他亲近起来。车随路转,在不同的角度,还可以看见山脚下有不多,但给人温暖、家的感觉的灯火。 终于,汽车真的驶入了那灯火阑珊之地——登封——就是刚刚我所见的。 次日,我们开车到少林寺。登封很小,很整齐,很干净,几乎没有工业,所以天特别蓝,云特别高,与一路上其他河南的城市都不同。坐在车上,看滑过的嵩山山脉、树(很少)水(更少)真是很舒服,真有种想要在此定居的念头。 要去以前只能在电视电影上才能看到的武学胜地,心中很激动呢。再加上嵩山又是中岳,心中更是只有敬仰了。嵩山山脉就在车窗外蜿蜒着,山上树少石多,一层一层,树石相叠,浅绿、绿、墨绿、白、灰白,一片一片,煞是好看。 到了嵩山风景区,入口处有一个铜铸的僧人。高大、雄健,立在大石之上。双手合十,剑眉立着,身上僧衣如帆鼓。 塔沟武校就在嵩山风景区入口边上,我们也看了一下。孩子们穿着极脏的、红的、绿的衣服,到处都是,他们远没有广告上看到的那么威风。倒是在一个类似于办事处的门旁,我看见了十几、二十几个,身着少林寺坎肩、僧服、印着CCTV字样、打着绑腿的年轻人。或赤手空拳,或持刀拿剑,互相比画。以前总以为电视上的真实武打镜头不如吊钢丝来的好看,这可错了。走得这样近,看他们慢慢的,如做戏一般对打、拆招,是比看电视过瘾多了的。刀、棍、枪、盾,十八般兵器皆全,更有希奇的流星锤、九节鞭,舞得周遭空气一阵阵霹雳做响。即便他们不动,只是站着,still,那在我,看他们的匀称的肌肉,古意盎然的服饰,也是一种享受。 车驶入少林寺,庙门前合影的人很多。我趁他人摆pose之际,仔细看了寺门前的柏树。他们一沟一道,都是歪着向一个方向生长。一想到他们所见证过的风雨、少林几百年历史,心中大是敬畏。我把手放在粗糙的树皮上,想感受那沉重的中原文化,可惜道行太浅。 进得庙门,和大多数寺庙一样是大雄宝殿。我们很巧的,先是遇上一位大师,且称他为甲吧,他在为一队公务员样子的人做解说,我也跟着听。然后我又得到了另一位大师的,乙,念过去病消灾咒的玉。也许这便是缘吧。 古树参天,倚山而建的寺庙一进一进。虽然是重建的,但仍是古色古香的。其中一棵用铁栏杆围起的老银杏,几人都合抱不过来,有谁知道他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冬夏。我想把手放在他粗糙的树皮上,可是够不着。还有磨得光滑的青石板和石柱,令我大赶有趣。 得了乙大师的玉,便不能听甲大师介绍,人不能独得两种好处。我照着从大师那听来的,摸了庭中背碑的龙的九子的头和尾,为家人乞福,把玉挂在弟弟脖子上。 再去塔林,浮光一瞥。整个嵩山之行只是蜻蜓点水,周围都是厚重的历史和文化,我这只蜻蜓快要被淹死几乎喘不上气。于是急急写下蜻蜓之感;于是决定,某日,必要一个人悠然走遍少林,走遍嵩山。 第三日,我们要回去了。幼时作文,结尾处必是“我们念念不舍的离开了某地”,其实心里未必是这样想的。如今我是真实的感受到了。 河南,嵩山,少林,登封,厚重的历史,美丽的城市,一天的时间怎够我读你。 |
原始链接:http://www.xici.net/media/b113333/d6212932.htm |
转自:31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