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中岳嵩山游记(中集) |
[游记]中岳嵩山游记(中集) |
2008-06-27 sina.com.cn |
嵩阳书院,原名嵩阳寺,在登封县城北2.5公里嵩山脚下,创建于北魏太和八年(484年)。隋唐时名嵩阳观,五代后周名太乙书院、宋初名太师书院,后改嵩阳书院,与睢阳书院、岳麓书院、白鹿书院并称我国“四大书院”。北宋理学家程领、程颐曾在此讲学。 在嵩阳书院门前有一通意地观感应领碑刻,该碑刻于唐天宝三年(744年),雄伟壮观。隶书端正工整,笔法俊逸遒劲,为唐隶中之佳品。书者徐浩为著名书法家,《新唐书》有传。景日畛《说嵩》评云:“是碑为徐宣公浩古隶,笔法遒劲,姿态横生”。撰文者唐大臣李林甫,以“口蜜腹剑”著称。 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武帝游嵩岳时,见三柏高大茂盛,封为“大将军”、“二将军”、“三将军”。“三将军”明末毁于雷火,今仅存两株。“大将军”周长约6米,“二将军”周长近15米,世所罕见。 嵩阳书院基本保持了清代建筑布局,南北长128米,东西宽78米,占地面积9984平方米。中轴建筑共分五进院落,由南向北,依次为大门,先圣殿,讲堂,道统祠和藏书楼,中轴线两侧配房相连,共有古建筑106间,多为硬山滚脊灰筒瓦房,古朴大方,雅致不俗,与中原地区众多的红墙绿瓦,雕梁画栋的寺庙建筑截然不同,具有浓厚的地方建筑特色。 永泰寺位于登封市区西北约11公里的嵩山太室山西麓,座东朝西,面对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背依气势巍峨的嵩山望都峰(因站在此峰可以看到古都洛阳而得名),北临秀丽多姿的子晋峰(因周灵王太子晋在此居住修道而得名),南有千崖万壑的少室山和碧波荡漾的少林湖,占地6600平方米,它是佛教禅宗传入中国后修建的第一座皇家尼僧佛寺。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a2673701000972.html52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