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2007年夏末南行游记之四(嵩山篇)

[游记]2007年夏末南行游记之四(嵩山篇)

2008-07-01    sina.com.cn

嵩高峻极 中天砥柱 ——2007年夏末南行游记之四(嵩山篇)

2007-10-26 12:53:30

大中小

标签:旅行

嵩高峻极 中天砥柱

——2007年夏末南行游记之四(嵩山篇)

嵩山居五岳之中,以峻著称。毛主席曾有词云“天欲堕,赖以柱其间”,嵩岳便是那“中天砥柱”。在嵩山坳里、密林深处,掩映着72峰,峰峰俊秀,无限风光。历代帝王皆来封禅祭山、刻碑建庙,留下众多人文遗迹。嵩山的名胜古迹实在太多,令人眼花缭乱。

少林寺:禅宗祖庭
武林胜地

颠簸了近2个小时,洛阳开往登封的大客总算停在少林寺道口。下了坡,远远望见第一道“嵩山少林”牌门。牌门后一两华里长的甬道两侧,居然林立着几十所少林武馆、武校。校园里、功房内,成群结队的孩子,扎马步、翻跟斗,苦练武功。从肤色、发色、眼睛上看,其中也不乏飘洋过海拜师学艺的洋弟子。足见这里武风之胜,还说明武林中人也深谙生财之道。

随着人流步入第二道“天下第一名刹”牌门,举目可见神往已久的少林寺。这就是在电影里不知看了多少遍、魂牵梦绕、敬仰之至的少林寺吗?想象与现实的差距怎么那么大呢!与周围建筑相比,少林的门面很小,寺前只有几棵古柏、两尊石狮,没有悦耳的钟声鼓音,只有众生的喧哗与袅袅的香烟。少林寺因建在少室山下的密林中而得名。寺门上方黑漆匾额上“少林寺”3个金字仰首可见,那是康熙爷的字迹,旁刻御印。门面如书之封面,封面精美会为书增色不少。过了寺门便是甬道,两旁矗立着高低参差的碑林。驻足碑前,细细端看,碑刻字迹有些模糊,还能辨得出,有武则天、乾隆、宋代四大书法家的碑刻。印象最深的是李世民为感谢少林武僧搭救而立的碑刻,落款为李世民亲书。隋末,王世充割据洛阳,将李世民抓获关押。少林寺十三棍僧扮成柴夫奔洛阳搭救李世民。为表谢意,李世民颁诏:允许少林寺练僧兵、开杀戒、吃酒肉。此后,少林寺不断发展壮大,宋代时寺僧多达2000人。

穿过大雄宝殿,就是立雪亭。别看这处殿宇陈旧狭小,却很有来历。导游说,殿门横匾“雪印心珠”是乾隆爷的题字。少林禅宗初祖达摩曾在此修行,禅宗二祖慧可为求真传,立亭外数日不去。时逢天降大雪,达摩谓其曰:欲得真传,除非天雨红血。惠可引刀自断一臂,血沥雪上,一片鲜红。达摩感其诚,授其衣钵。惠可为后世尊奉为禅宗二祖。少林寺僧人自今行礼时不用双手合十,只用单臂,是为了纪念断臂求法的二祖。

来到最后面的第七进院落千佛殿,殿壁三面绘有“五百罗汉朝毗卢”壁画,让人大开眼界。画面足有几百平方米,为明代绘制的,堪称少林的“镇寺之宝”。东侧白衣殿墙壁上的少林拳谱壁画,也很引人注目。千佛殿地面上有几十个排列有序的脚踏坑,那是寺僧往昔刻苦练功的见证。

出得寺院,西行百余步便到塔林。这里是寺中历代住持、方杖“圆寂”后的塔墓。地位尊卑不同,塔层高低不等。各代各朝,风格迥异,有圆塔,有方塔,还有上圆下方或上方下圆的,共250余座。塔多成林,游者甚众,不仅扰搅了长眠地下的先僧,还乱刻滥画破坏了环境。

从塔林遥遥北望,少室山高入云天。山、云、天相接处是一条长长的索道,倒垂空中,老记只能望而却步。索道的崖壁上有初祖庵,是为纪念达摩而修建的。再往上有达摩面壁十年的达摩洞。印度名僧菩摩来少林寺传授禅宗的同时也传授武功。禅宗修行的是面壁坐静。盘膝而坐易疲劳,僧人习武解倦,从此习武之风盛行。周恩来有一句诗“面壁十年图破壁”,源于这一典故。

中岳庙:“天中小故宫”

相比之下,少林寺显得小巧玲珑,而中岳庙则恢弘壮观。现存庙宇群建于清初,模仿北京故宫建筑风格,主要殿堂都在同一中轴线上,从南向北、由低至高共11进院落,全长600余米,建筑近400间,素有“天中小故宫”之称。

进了“名山第一”牌坊大门,就是天中阁,其造型完全模仿北京天安门,只不过天安门有五个门洞,而天中阁三个门洞。过了门洞,就是“配天作镇”牌坊。据说,嵩山是五岳之中心,只有天可相配,因此称配天作镇。牌坊后有道门,叫化三门。导游说,经过此门,就可化解大脑、心脏、四肢3个部位的疾病。化三门边上是四尊宋代铁人像,全身甲胄,怒目圆睁,或手抚宝剑,或紧握拳头,威风凛凛。令人称奇的是,铁人全身锃亮如新,没生锈痕,大概是各代游人不断抚摸的缘故吧。

透过峻极门,便见峻极殿。在峻极门与峻极殿之间,东西各有2个高台,代表其它四岳。峻极殿台阶中间,也模仿北京故宫刻有蟠龙,不过不是石刻而是砖刻。峻极殿两侧塑有手执金瓜斧的威武将军。在康熙爷御题的“嵩高峻极”牌坊后,举目可见高大雄伟的中岳大殿,模仿北京故宫太和殿。殿内供奉武则天加封的中岳大帝天中王坐像。殿前两侧廊房内是72司、8大朝臣、十殿阎君塑像。过了大殿就是寝殿,左厢房是戴着皇冠午睡的大帝,右厢房是没戴皇冠晚睡的大帝,都有天灵妃陪坐榻旁。想生儿育女的,在这儿许个愿,也许真的灵验。寝殿后是御书楼,最北一进院是黄盖亭。站在亭内可俯瞰全景,远眺苍翠群山。

古人崇拜山川,认为万物有灵,山有山神,为让神祗保佑自己,建起祭祀场所。秦时,这里修建了祭祀太室山神的场所,叫太室祠。汉武帝率群臣登峻极峰,忽闻山中有“山呼万岁”之声,以为山神显灵。其实,这是方士们为投其所好而设的骗局。武帝龙颜大悦,下令增建太室祠,赐山下300户村民为太室奉邑,就是现在的登封。太室山也被封为“嵩高山”,简称“嵩山”,正式与原有的四岳并列,称为“中岳”。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e5a46f01000an3.html34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