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河南嵩山少林寺 |
[游记]河南嵩山少林寺 |
2007-08-02 3608.com |
第一处令人驻足的是一块3米多高的功德牌,它位于天王殿之前的碑林中,号为少林碑林之首。此碑为唐太宗李世民为感谢少林十三武僧搭救之恩而立。"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家喻户晓,而这块石碑见证了少林寺与皇家的独特关系。此碑碑文为当时书法名家所书,惟右上角“李世民”三字为唐太宗亲笔所写,笔迹不遵法度,雄霸之气扑面而来,在一片中规中矩的碑文中极为醒目。十三位少林武僧的法号列于其上,却没发现觉远的名字。电影《少林寺》杜撰出个觉远,却捧出个功夫皇帝李连杰。 大雄宝殿的偏殿橱窗的旁边矗着一口直径2米的大铁锅。那是少林寺厨房烧菜做饭的大锅。原先它被吊在半空,伙食房的和尚倒挂金钟般用大铁锹翻炒菜肴,久而久之和尚们功力大增,功夫也水到渠成。 沿着中轴线继续前行是藏经阁。匾额由佛学会长赵朴初亲笔题写,其中的“藏”字左边少了一部分,这是有意之作,因为少林寺曾遭大火洗劫,因抢救及时,大部分经书得以保全。 方丈室就在寺的中轴线上,住持释永信大师事务繁忙,经常不在寺,门常是锁着的。央视新闻频道“面对面”栏目在这里播出过一期节目,王志在里面采访释永信大师,记得看到很多晃眼的装饰,里面有背投电视和立式空调。对比弘一法师的遗照,一榻一席,天地之差。 方丈:“长一丈,高一丈,面环一堵,为方丈。”方丈一词的原义,取容膝即可的意思。 方丈释永信大师颇富人本思想,将早课时间从晨四时推迟到五时,以减僧众的辛苦。 释永信大师在网络上公布易筋经和七十二绝技,弘扬中国武文化,重建少林品牌,金庸先生承认他所写的七十二绝技是他的艺术创造。少林的地位其实未必在武,而在乎禅宗祖庭,武不过是破障的一途。 在方丈室后面有一座小巧的殿堂, 即达摩亭,此亭亦称“立雪亭”。传说达摩曾在此亭中修行,其弟子慧可为求其真传,立亭外三天三夜不去。时逢天降大雪,达摩谓其曰:欲得真传,除非天雨红血。惠可即引刀自断左臂,绕殿三圈,血沥雪上。达摩感其诚,即授其衣钵。慧可即为后世禅宗尊奉的二祖。如今少林僧人行礼时不用双手合十,而只用单臂合十的独特手势是为了纪念这位“断臂求法”的祖师爷。 "立雪亭”另一侧偏殿内是达摩祖师的影壁。当年达摩老祖在“达摩洞”内面对此石壁参禅九年,终于得道。而此石壁上达摩祖师的形象竟然依稀可辨,不由令人叹为观止,啧啧称奇。遥想当年达摩于四壁阴冷,蚊虫肆虐,在漆黑山洞内参禅悟道,这是怎样的一种坚韧,是佛法的力量吗?我儿时非常淘气,常因犯错被大人惩罚面壁思过,面壁后又屡次不知悔改,看来这主动受苦与被动受苦结果是大相径庭的,当然,我儿时的面壁和达摩老祖的面壁是不能相提并论,我只能在想象中去体会了。 毗卢阁为寺内最后一进建筑,又称千佛殿,是少林历经劫祸而保存下来的最大一座明代建筑,殿内一座3米高的毗卢像铜像亦为明代遗物,殿内一幅“五百罗汉朝毗卢”的明代大型壁画极为著名。然而毗卢殿最具特色的地方却不在这里,而在地面上,有48个排列有序的陷坑,这便是著名的少林武僧习武练功时留下的脚踏坑,此为少林武学悠长的见证,与其他佛寺不同之处是,少林寺还以其武术称著天下。少林僧人历代习武,流传各地,故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 少林僧人从李世民时代起便不禁酒肉,八十年代开放以来,少林寺名扬四海,香火兴旺,少林寺寺僧渐渐非常富有!富有又不禁酒肉,是不是一种考验呢? 僧人道行的高低跟衣服的颜色无关,可由他们身着的拼凑起来的袈裟的块数来辨别,块数越多,道行越高。或从他们头顶的白点的个数来分辨,3、6、9点,点数越高,道行越高。 以前少林寺的“点顶供佛”过程是将煮熟的糯米搓成小团放在头顶上,搽上层油,戳根小木棍在团子上,然后点火,让火苗将团子慢慢地融了,烫进头皮,最后揭去头顶的糯米疤,那糯米与脑袋瓜就永不分离了。和尚没有一定道行是无缘享此殊荣的,曾有和尚因此烧坏了脑神经,所以,现在的少林和尚已废弃了这种“点顶供佛”的方法。 在少林寺,还会看到许多武馆和一群群扎马步、翻跟斗的小孩子,可见当地武风之胜。看着他们,让我感觉迷茫——少林寺会带给他们什么?他们的未来会怎样?真正打出来的又能有几个? 少林寺塔林就坐落于少林寺旁侧。他是历代少林寺方丈的墓地,也是中国数量最多的古塔群。漫步其中,这里找到了一点点当年《少林寺》的影子。 塔林众塔形态各异,造型不一。塔顶或尖或方,由此可辨明其分属于唐、宋、金、元、明、清不同朝代。塔的大小各不相同,显示和尚道行高低是看这塔的层数。塔层有1、3、5、7层之分,层数多寡象征道行的高低。至于为何塔层均为单数,取和尚单身之意。另外,众塔还有个人塔和公共塔之分,换言之就是独葬与合葬的区别。 塔林中究竟有多少座塔呢?塔的数目已成为少林寺一怪,据说当年乾隆御驾亲临,感怀于塔之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便命手下三员得力大将3次入林数塔。孰料3次数出了9个不同数字。龙颜大怒,当下命护驾500亲兵每人立于一塔旁侧,结果亲兵尽数入林却仍然不得其数。乾隆无奈,感慨说“塔林幻影”。 塔林里添了几座新塔,灰喜鹊漫步其间,右首一座簇新的覆钵式塔,是释永信大师为其业师所建。塔身装饰华美,六边形的基座上刻有手机、笔记本电脑、轿车、子弹头列车、游艇和飞机。“离欲”二字何解?实相已是虚妄,执着虚相又如何?在这天下第一名刹的塔林中,其寓意让我茫然不得其所! 站在高处,回望空门外,满盛着一片绚烂景色。想起那句:“花气袭人欲破禅”,钱默存对此曾有妙解,面对这无边色相,持戒修佛更需要生信心。 塔林其实极大。初入林中尚可见游客,深入林中,四周渐幽,清风过处,树影婆娑,令人禁不住凝神聚气,好似天人合一,清心安禅,心静澄明,超然物外,沉浸在一片远离尘世,深僻清幽的氛围之中。 少林童子功—— |
转自:http://www.3608.com/article/2006-7-28/134030964.html80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