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戏山雪花洞风景名胜区位于世界文化名人“诗圣”杜甫的故乡——中国"河南"巩义市境内。西距洛阳龙门 68 公里,东距郑州、新郑国际机场 58公里,南距登封少林寺40公里;景区面积34.55平方公里,126处景观。总体特色是:峰险泉碧、幽静深邃、寨古洞奇、中原第一。 “泉水欹危,映带左右,晨起伏而凭之,烟霞弥漫,万顷茫然,峰峦尽露其巅,烟移峰动,如众鸟浮水而戏……天下奇观也”,是《山海经》对浮戏山的记载。浮戏山集石英岩、喀斯特、黄土丘陵三种地貌景观于一体,荟萃北国江南风光于一区,俗有中原“小桂林”之誉。“天集云色、地溶石花、山峰奇秀、潭泉生崖、石窍怪状、林色奇葩、庙宫星罗、胜迹幽雅、玉仙流泉、方山霁雪”是景区十大名景。雪花洞的发现,使古景又增新容,中华大地上又多了一颗熣灿名珠。浮戏山景区地层完整,沿溯贯景区的玉仙河南下,依次可见到新生界、中生界、古生界、元古界、太古界地质地貌,完整的地层序列、悠久的地质构造史,被专家誉为“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原洞穴之乡”。距今三千五百多万年的雪花洞已开发1180米,面积4500多平方米,洞中套洞,洞洞相连,洞内除有次生化学沉积物构成的“石塔、石笋、石瀑、石幔”等钟乳石外,由晶莹剔透,流光溢彩的石花,石葡萄、和石珊瑚等组成的百米“雪花长廊”宛如一座地下水晶宫,令人惊叹不已。中国地质岩溶研究所所长朱学稳教授考察后赞誉为“天下第一雪花洞”。浮戏山历史悠久,夏、商、周叫“阳城山”、“童戏山”、“越戏方”。春秋战国时期即以“九洲之险”及洛阳的“东方屏障”闻名于世。元明时期称“石城山”、“方山”。近代也称“九顶雪花山”、“老庙山”。浮戏山石砌城堡史迹丰富,隋唐以来修筑在众峦之巅的古城寨堡有30余座,它们用片石干砌在悬崖上,设有女儿墙、箭垛、烽火台、如中国的长城一样,雄伟壮观,坚不可摧;寨内现存有屯兵房、水窖、火药库、石碾等軍事设施。中国国防科工委考察后赞誉为“天下第一城堡群”、“中国军事历史博物馆”。对外开放的将军寨雄居景区中心凌霄峰上,以其山峰险竣、古寨雄伟、寨墙完好、植被茂密而居众寨之首。浮戏山的水,堪称中原一绝。这里峪峪有潭,谷谷有泉,峦峦有瀑。潭、泉、河、池、瀑遍及景区。以“风摇半院翠柳,池映一天红霞”的小龙池为代表的潭泉有30多个。百泉汇流而成的玉仙河贯穿景区全境,经汜水、注入黄河,形成玉仙河流域旅游文化带。小龙池泉水如珠,也称珍珠池。晴日阳光垂照,池面雾涌升腾,云蒸霞蔚,又名岚泉。池水常年恒温,大旱不涸。池内有个神秘大洞,出水清则天气晴和,出水浊则必有阴雨。小龙池溶泉日均流量1.2万吨。浮戏山峰峦奇秀,云遮雾障、飞瀑流泉、竹木葱郁。景区林相复杂,森林景观丰富,新开发的著名的景观有“峡峪林海”、“河曲翠屏”、“秀峦竹梅”、“悬崖怪柏”、“枯木逢春”、“碧立银花”、“白檀巨龙”、“紫藤奇葩”等。古树名木有万年檀、千年栎、榆木王、槐荫王、千年白杨等。仲春,山花烂漫,桃红柳绿;盛夏,瀑布如练,潭水如镜;深秋,红叶流火,层林尽染;严冬,漫山白雪,三瀑(水瀑、冰瀑、洞内雪瀑)齐现,是浮戏山四季的最大看点。浮戏山民风淳朴,是中国道教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以秦建玉仙圣母庙(俗称老奶奶庙)为中心的庙宇有200多座,占地近百亩。大的古庙会有农历“三月十一”的玉仙圣母庙会,“四月初一”的天爷庙会,“七月初一”的猴爷庙会,“腊月初八”的火神爷庙会。其中尤以玉仙圣母庙会为最大。一年一度的老庙(老奶奶庙会)传统盛会从农历三月初三开始,半月不散,盛会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每逢此期,邻近的温县,新密、荥阳、登封、偃师等处的善男信女,蜂拥而至。湖北、山东、安徽、陕西、河北的老百姓也亲友相携,夫妻结伴前来朝拜观光。农历三月十一系庙会中心时期,届时,三百六十道社火,民间艺术,纷纷登台表演,浮戏山漫山遍野,人山人海,锣鼓喧天,山谷应鸣,声震山外,真是“祠宇环玮,香火十万”。浮戏山的特产有“玉仙河小蟹”、“老庙山的橡子凉粉”、“人头山的醋泡山菲菜”、“桃花峪的柴鸡蛋”、“醋峪沟的柿子醋”、“五指岭小金籽玉米糁”、“凉水泉的金银花茶”、“小龙池的水波菜”等。浮戏山山青、水秀、寨古、洞奇、庙幽。100多座山峰,108条溶洞、200多座庙宇、30多座古城寨堡、18条大峡谷、覆盖率达89的森林组成中原大地上一幅灿烂的山水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