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决定感觉》 周末,有两三朋友来访。该到哪里吃饭呢? 一段时间以来,我像蛇一样几乎在家冬眠了,很少出去逛。因此,对于市里有特色的饭店,还真说不上几个。好在有方便迅捷的网络,到那里“摆渡”了一下,立刻就掌握了一家饭店的资料,并迅速打电话订了台。 “是一家口碑极好的中高档饭店。走,出发!” 我们五六个人被塞进一辆小面包车里,不远“万里”地从西北角颠到东南角。大约一个小时,来到了这家据说很有外域风情的XX食府。 车还没停稳当呢,我们就瞧见门口有位女服务员,东张西望,一见了我们就问:“是¥#的吗?” ¥#?我没听懂是嘛意思,只好努力捉摸着那几个音回答:哦,不,我不姓文。 接着我们走进去,到服务台。服务台的另一位头上裹白头巾的女服务问:请问订台了吗?我们说是。“哦,二楼文莱。请上楼。”哦,我这才明白文莱是什么意思了。 我们走进文莱,是一间不大的房间,没有门,用布帘遮挡。布帘的花纹色调以及悬垂下来的样子,为我们带来些许异域风情。再看墙壁上,挂着文莱的简介,是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小国家,人口多少,面积多少,等等,怪不得过道上传来一位女服务员的声音:请问是黎巴嫩的客人吗?原来包间房的名字全是以国家地区命名的啊。 点菜者点了八个中规中矩的菜,一副完全藐视人家的特色菜的架势,这让我稍有郁闷。后来才知道,这菜谱上的菜千儿八百的都有,为了不致让家中破产,作东的手下留情点了一些家常菜。凉的有东北的拉皮,板筋,烤鸡,大丰收;热的有石板锅煎茶树菇,百合莲子牛奶煲,羊双腰(更郁闷),清水煮基维虾。 大家一边喝有着蓝瓶子洋河大曲,一边吃菜,一边聊天。一下口就知道,这地方来对了。菜味绝对地道。这都是普通的家常菜,而每道菜都做得并不马虎,而是非常经典。就拿板筋来说,回民朋友赞曰,是他吃过好多地方都没吃过这样好吃的板筋。我觉得烤鸡的味道也与众不同,有点西洋风格。另外茶树茹,我和回民朋友的感觉是一样的,这是我吃到的最好的茶树茹。有些菜品是依食材本身来取悦食客的,比如我们点的清水煮的基维虾,再煮它也是个虾味,厨师无法再做突破,唯有在蘸料上下功夫。有些则很能展示厨师的手艺。茶树茹做为菌类,本身就已经很好吃了,没想到,这里的做的更能让人有种感觉——这才是最地道的茶树菇,百合莲子牛奶煲也基本上被我毫不客气一扫而光。菜做得令人无可挑剔,朋友们都赞不绝口,吃得也很满意,这让我们觉得此次真是不虚此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