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千丝岩游记之千丝岩记忆千丝岩

[游记]千丝岩游记之千丝岩记忆千丝岩

2008-02-07    yiqilai.com.cn

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事实也许真是这样,我在小镇工作的那几年,千丝岩是我们晨练、散步的好去处,隔三差五地去千丝岩,却没有留下只字片言。心想这地方有什么值得写的呢?也许正是这多年的肌肤相切,才使我这次途经小镇时要去千丝岩看看。

称千丝岩为景区,它其实是一个精致的景点,在大地图上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疙瘩。我们从左恻的石阶岭上山,经滑冰场、印月池、醉园、吾心桥,直抵千丝瀑,然后绕到右侧的罗汉壁及其广场,沿桂花岭下山,途经梅园、庙宇等主要景点,如果不细细玩赏,不到一小时就可以一个来回。正是因为他的小而精致,耗时不用太多,所以吸引了无数茶余饭后的人们。小镇是著名的侨乡、石雕之乡,许多归侨、海外客人、客商都乐意抽一点时间到千丝岩走走,领略这真山真水的美妙。

都说南方的冬天让你感觉不到冬的寒意,然而我还是觉察到了冬的气息,只不过来得比较迟。一条小溪把千丝岩零零碎碎的景点都如线穿珍珠一样地串起来,使你感觉到千丝岩的井然有序和景点之间的凝聚力。小溪两岸的树木已基本成材。十年前的那些小树苗,如今树干都比碗口还粗了。走过去抱抱,才猛悟了“十年树木”的含义。溪岸上,小路边落满了树叶,树枝上还长着稀疏的叶子,在风中抖擞。以前,我最喜欢到醉园小坐。醉园是一处非常精致而小巧的处所。园门的左侧是一块天然的大石,石壁上刻着“醉园”两个大字。园门的右侧是一排文竹,即当园墙,又作装饰。园内的地是用鸡蛋大小的鹅卵石铺砌的,还排成各种图案。醉园的另一侧临溪,边上种了很多树,现在都已树荫如盖,晴天可以遮阳,微雨时可以挡雨。园中有圆桌、石凳。老人们喜欢在这里下棋,小伙子们喜欢在这里打牌,女孩子们喜欢在这里吃零食、聊天。园不醉人人自醉。这是我对醉园始终的礼赞。

走出醉园,我们拾级而上,来到千丝岩瀑布前。经过改造,千丝岩瀑流不管严寒酷暑都能保持它的流量。我第一次去千丝岩是在15岁那年,那时,瀑流只是一二尺见宽的水流,底下没有瀑布潭,而是几块巨石,旁边杂草丛生。我的相册里至今还保存着在瀑布前与几个伙伴一起留影的照片。我在小镇工作的那几年,人们渐渐对千丝瀑进行了改造,先在瀑底建了蓄水池,把周围用水泥沙石抹得光滑平整。后来,人们又在瀑顶建了蓄水池。我们今天见到的模样,就是人们改造的结果。也许人们的原意是要留住瀑布的风采,吸引游人前来观赏,尤其是在冬天时,其它瀑流如丝如雨的时候,千丝瀑依然保持它的宽度、高度和气势。殊不知人们这样做恰恰是弄巧成拙,使瀑布失去了真实、个性和魅力。

我们在瀑前留了影,又在罗汉壁前的广场上逗留了好久,见太阳已渐渐走出山坳,便沿桂花岭下山了。

转自:http://www.yiqilai.com.cn/bin/view/travel/%E5%8D%83%E4%B8%9D%E5%B2%A9%E6%B8%B8%E8%AE%B0%E4%B9%8B%E5%8D%83%E4%B8%9D%E5%B2%A9%E8%A31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