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千丝岩游记之千丝岩早春千丝岩 |
[游记]千丝岩游记之千丝岩早春千丝岩 |
2008-06-10 yiqilai.com.cn |
春天常常是踮着脚尖来的。 走出家门,只觉气温怡人,却并不以为寒冬已逝,离立春还差着几天呢,不意山野处早已是春光烂漫了。 带侄女去滑旱冰,特意选了一个设在郊外景区内的场地,留下她独自学步,我且看我的风景去。 此处人称“千丝岩”,位于石雕城之后山,三面峭壁,中有飞流,岩壁成层叠状,线条分明,因飞瀑如丝挂壁,故名“千丝”,单就石壁而论,我觉得称“千层”更切,只是 “丝”字却何其有诗意。 天气晴好,甚至有点炎热,晒得久一点,脸就有灼热之感,好在景区内尽多树木,避于树荫,将外套脱了放在手中,感觉刚刚好。游人络绎不绝,个个面红耳赤,攀爬者微喘挥汗,自不料气温高至如此,总有二十多度的样子。 这是一弯山间峡谷,甫入景区,但见满目苍翠,让人惊喜的是,处处可见满树的黄花,一直连绵至峻峭的山顶,我不知开黄花的是何种树,大片大片的嫩黄,极闹,细看是一种细碎的小花,簇生于枝条,串串交错,令人目眩。 再往前,见几树白花飞出绿丛之外,跨过拱桥寻去,竟是梅花!又是意外之喜,本不拟寻梅,倒是遇见了,可见风景贵于相遇,比着存心去寻访,有别样的愉快。 梅花植于一小园内,门首题着“梅园”二字,用的古体,梅字作两个呆字写,觉得这个字来历颇怪,两个呆子怎么会是梅呢,也许梅花美得令人发呆,开在初春也有些痴吧。 园子的外头是几株桃树,竟也开出了几朵粉红的花来,疏疏落落的,别有风韵,但见枝头满是花苞,个个蓄势待发,隐隐可见怒放之意。再过些天,该不知有多少绚烂风情。 一路上,亭台桥榭,庙宇飞檐,碑记甚多,皆为记述乐助捐建之事,碑记中常见旅居某国某某字样。 因是枯水期,上头的千丝潭又作了小镇取水之源,峡谷中的溪水几近断流,只余巨石垒叠,两岸时有修竹掩映,野草灌木缀于石隙。 再上行,但见飞瀑迎面,虽因水小,无丰水期的声势,却也另擅风情,但见细流从豁口流出,倏忽悬空,从一片高崖上飘落,却又不是直坠到底,中间片岩斜凸列叠,水流也便层层飞溅,千丝万缕,妙曼动人,加之水声喋喋有声,更有艳阳下幻出一道五彩霓虹,有声有色,形神皆备,比起轰然之瀑,自有婉约之气,倒让人想象起飞燕曼舞,清照吟咏来。 在飞瀑前呆想一回,吹一吹水流带起的凉风,转而去爬一段天梯,所谓天梯,是位于罗汉壁一侧的极陡石阶,坡度总有八十度上下,好在不算太长,一口气爬到天门,迎面一段峭壁,中间有小道,仅容一人通过,过峭壁,但见身处又一峡谷中,尽头是巨石横搁成穴,滴水潺潺,再无去路。只觉谷中无风自凉,两面峭壁如削,密布藤萝杂树,阳光只能照到岩壁上部,大片淡白的石壁在阳光下显得十分耀眼。 此处亦有一亭,碑记中说是华侨兄妹为纪念母亲而建,亭以母名冠之,不免有失诗意,碑记的字看起来倒是十分舒服。 下得天梯,转而登右侧小山,山上新建一亭,通体花岗岩,形制殊无雅意,诗联也无出彩之处,却是个望远的好所在。于此,景区一览尽收,峡谷外的山口镇亦可看到大半,群山连绵,林木苍茫,山风习习,心境大为爽朗。 |
转自:http://www.yiqilai.com.cn/bin/view/travel/%E5%8D%83%E4%B8%9D%E5%B2%A9%E6%B8%B8%E8%AE%B0%E4%B9%8B%E5%8D%83%E4%B8%9D%E5%B2%A9%E6%97%A9%E6%98%A531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