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云南哈巴雪山日记 |
[游记]云南哈巴雪山日记 |
2007-12-10 shlava.com |
【云南】哈巴雪山日记 登上一座雪峰,一直是我的梦想! 回到兰州已将近10天,但好像一直没有缓过劲儿来,丽江的阳光、梅里的金山、哈巴的寒风,这一切好像还都只是在昨天…… 这次出门带了本新的笔记本,想记录每天的行程活动,但好像在云南的每晚不是忙着泡吧、收拾行李,就是想早些钻进被窝或者睡袋取暖,毫无心情写字,回来又感觉低反,总也睡不醒,精力旺盛的我还从来没有如此的困乏过!今日周末,闲来无事,赶紧开始写回忆录,免得时间一长,思绪尽断!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哈巴雪山,原名玉凤雪山,是玉龙雪山的姊妹峰,两峰中相隔虎跳峡,由于后来探明有金矿,遂改名哈巴,纳西语意为“金色之花”。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2007年2月19日:正月初二,初识哈巴 这个不同以往的大年初二,我来到了哈巴雪山脚下,当路途中时隐时现的哈巴雪峰矗立在面前时,不由得心生敬畏,哈巴通过她那耀眼的冰盖、时而卷起的雪尘来展示着巨大的力量,抗拒着人类对她的亲近之意。哈巴村,一个来之前就已经听过无数遍的小村落,由于哈巴雪山而闻名于热爱登山的人群中,听向导说,依山而建的哈巴村,海拔落差有上千米,根据生活习惯的不同,依上而下共有彝族、藏族、回族、哈尼族等九个民族,向导说村里还有我们兰州的一个回族女婿,听起来很是亲切。坐车一进村就可以看到路旁的哈巴雪山客栈等若干个以登山为主题的客栈、酒吧,其实店面生意一般,但主要是向登山者租用马匹、装备和向导做为主要收入,看样子哈巴雪山已经开始以新的方式来养育着她的子女们。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这次哈巴雪山登山活动由丽江顶点户外俱乐部组织,领队丁丁,成员主要由福建大本营户外俱乐部的十几位驴友组成,还有我们来自兰州、上海、佛山的几个散兵,哈巴村由一家就在路边的小饭馆进行接待,是丁丁之前就联系好的,由于没有门牌,也忘记了饭馆的名字,但从门口挂着的各地俱乐部队旗来看,这家也有着丰富的接待经验。等我们抵达哈巴村时,饭馆早已准备好了热饭鸡汤,由于前几日下过雪,据说路上雪比较厚,大家都在吃过饭后换上雪套,整装待发,一般接待的人家都有自己的马匹或者联系马夫、向导负责带登山者上山,我们的技术装备等高山使用物资已经在初一由负责前期准备的向导带上山,所以大家都是轻装上阵,几位身体不适的哥们和女孩子都打算骑马上山,而我背着30L的小包准备徒步上山,一来适应海拔,二来检测体力,自从13号出门已经一周时间没有大运动量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从哈巴村通往大本营有两条路线,都需要徒步或骑马到达,我们走的是常规路线,路程比较近,但全是马匹和人踩出来的山路,共15公里,有时候很陡,连马都很艰难,骑马的人要下来自行走一段,一开始我还和第一梯队的几位并肩作战,但镜头前的美景让我放慢了脚步,云南的高山与北方山区大相径庭,高大的杉树映衬在雪山和蓝天的背景下很有气势。随着海拔的升高,积雪越来越多,我感到体力开始下降,时不时停下喘口气,拿出巧克力补充能量,刚上山的兴奋感慢慢消退,拿出相机的次数开始减少,注意力转向脚下好像没有尽头的小路,本就湿滑的路面已被前面上山的马匹踩的泥泞不堪,尽管昨天在丽江打包时雪套铁扣突然断裂,我一直在咒骂XX品牌的质量,但现在我却是如此的感激它。突然发现我已听不到前方的大部队的驮铃声和吵闹声,只有一名向导陪着我,当走了三个多小时后我看到海拔表显示已经上升到4000m左右,不知道是高反还是注意力太过于集中在那条狭窄的小路上,踩在一个个雪坑里有点腿软头晕,但意识依然清晰,我开始向往温暖的帐篷和睡袋,这时突然想起一句登山者的名言:当你走到快崩溃的时候,那大本营就要到了!果然,翻过4200m的山梁之后,一片开阔,各色的小帐篷跃入眼帘。又从山梁上下到4100m,经过4个小时的徒步,5点半总算走入大本营,这时才知道,其它人全都在半路上换乘了马匹,只有我像傻小子一样走了上来!他们都已搭起了帐篷,收拾好装备,而我在寻找我的小帐篷和装有睡袋的大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当走入大本营小木屋的那一刻,一股煤烟打在鼻腔里,我突然有窒息的感觉,赶紧又捂着鼻子跑出来,也不知道一窝人怎么能够忍受围着木炭火坐在里面,喘了一会儿我又进去问丁丁住宿的问题,才知道一直忙于准备饭菜的他们还没有支起帐篷,风太大,要等吃完饭才能支帐篷,唉,天大地大,居然没有我的容身之所,实在无法忍受木屋里的一氧化碳,我这个无家可归的可怜孩子只有拿着相机在大本营周围自娱自乐。风景倒是不错,大本营后面就是广阔的峡谷,视野开阔,但哈巴的风力的确名不虚传,我从大包里拿出所有能穿的东西套在身上,手冻的一点都不想拿相机,随便拍了几张照片就坐在木屋门口抽烟,过了会儿,有人喊吃饭,木屋里已经水泄不通,我依然很佩服各位可以依靠一氧化碳来活着,不过饭还是不错,我爱吃的山药炖肉,只是杨杰这家伙一把盐害了一锅好汤,死是个咸!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草草吃过晚饭,丁丁和杨杰马上搭好了两顶帐篷,我总算有了安身之地,天色渐黑,我赶紧把大包小包拿进帐篷,找出头灯,收拾好东西,铺开睡袋,脱下湿鞋,这双伴随我三年的GORETEX好像阳寿已到了,里面已经渗水,冻成冰壳,多亏在哈巴村加了一双袜子,没办法,装塑料袋放在帐篷里,希望明天能融化的软一些。收拾完行头我又想起些什么,穿上硬鞋走去木屋和丁丁商量,最终确定明天早上6点之前出发,由丁丁和罗世勇带队,还有两名向导。登山队员包括我在内只有六人,四男两女,因为很多人低估了哈巴夜晚的寒冷,没有带好足够的装备,并且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其它人都打算大本营睡一夜明天就下撤。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
转自:http://www.shlava.com/bbs/dispbbs.php?boardid=5&id=7230&star=165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