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9月16日,这是一个游玩的好日子。真有一种秋高气爽的感觉,天湛蓝湛蓝的,路旁的小树欢愉地招揺,田间的稻谷仍是绿油油地翻滚打浪着。 第二次来到坡西似乎没了先前的古朴,树木加工机器的轰响已经打破了这个村庄的宁静,满路飞扬的树屑灰埋灭了空气的清新。也许贵安的开发,坡西的发展必然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因素,正所谓“有所得必有所失”。 芙蓉峡谷,多么美丽的名字!先前还以为是谷中有许多芙蓉花,后来才知道上边有一个村落叫芙蓉村。多有诗情画意的名字啊,美丽的名字可有美丽的传说呢?此中又蕴含着什么的梦呢? 我们首先沿着矿路前行着,路面上的水洼总在不经意中时不时提醒着,这路不好走啊!粗糙的路面,杂乱的石堆,荒芜的枯草发以及那断垣残瓦无不在暗示当时台风“龙王”的肆虐,石堆上方那个大大的石材加工家伙正高居凌下俯视着我们,还在炫耀自己曾经的辉煌!我们也在此折过了河(据说先前走过,不好走!)。溪的上方有一条水渠正奔流着,它的脊背上承受了我们欢快的脚步。水渠脚下延伸着,使我不禁想起长柄到新店水库途中的水渠,只是现在这水渠路面较宽,踏实、粗犷,时而可以注意一下身旁悄悄隐去的风景,不必时时去留意脚下的路,不必时时去担心自己的安全。这比那水渠惬意多了!突然前方传来狗的叫声,难道这种地方也会有野狗?A我们正在疑惑的时候,上方传来了乡民的问候。两条黑油油的毛狗冲了出来,怪家伙!可能突然看现我们这么多人,竞也两脚战战,不肯下来!在主人再三地吆喝同时,在我们礼让三分的情况下,才躲躲闪闪,三步两回头跑了。藤蔓枝牵,光影斑驳,我们在佳境中闻到了瀑布飞溅的声响。这一路过来竟给我们省去了一个小时!如果按先前走的线路,据说得飞岩走壁,一路攀爬着上来。那潭水深不可知其底,那种绿意也只有在溪水没有被污染的情况中才产生的,那种绿意也只有在绿树青山的映衬下才能兑现的。如果是游泳健将,十几米的跳台不正是他们理想的舞台吗?! 他们有那瀑布的飞纵而下勇气吗?B 涓涓的流水,光滑的鹅卵石此时才算真正意义上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也许是上游石材的开采,寿山石的细腻,此地的头色彩多样,五彩斑斓,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显眼!那久违的“黄石”可曾就是这样隐身在此中呢?美丽的传说没有,也许会有美丽的梦!忙着拍风景的“光光头”,也无意间也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这不正是“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着你的窗子,你装饰着别人的梦”。那般的意境么?真是天人合一啊!C 第二条瀑布在峰回路转中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因水量不大,故老远也没有什么声响。大家在留影休憩之后就整装上去了。没有去游泳,只因天气并不是热,只因“无限风光在险峰”! 我们攀岩而上,绕道而行,直上瀑顶。一路好走,没有什么险阻,除了瀑布之外须绕道而行外。那溪边的嫩绿的青草,红艳的“野菊”,以及那因被水底岩石而影映成光彩怪离的水波,一路清闲,竟不知疲倦为何物!不知不觉中,此次活动的一个重头戏-----游泳,这个场所就在我们的跟前了。一个方圆几百米的水潭,清水漾漾,微波潾潾。今天没有旭日高照的情景,那飞溅而下的水珠化作雨丝竟飞潭而来,丝凉丝凉的。潭水虽还是清凉的,但骡友们的热情早已温热了潭水。瞧!水底已经沸腾冒出水花了,哟!不!原来“麻蛤”早已按捺不住了。一个俯冲早已入水了。于是大家都争先恐后下水了,就连“平淡”也被这潭水神秘的绿所吸引,也被我们热情所感染。于是我们就一同游过去,那种惬意是都市生活永无法体会到的。那种画面那是男子水上芭蕾啊!我与“山里”冲到瀑布底下,想让那瀑水冲去那一身的疲倦,却无法身临其境,都被冲走了。“hailun514”爬上岩边,一个俯冲下水,却不很规范,肚皮实实在在地冲撞着潭面。我们都惊诧不已,514那一身的腹肌难道就是这样练就的?潭水的冷冰早已被我们所沸腾了。D 峡谷之行最后一个关卡就在我们面前了,又是一个瀑布高悬眼前!“巾帼不让须眉”,军嫂一步当先,竟先攀起岩来了。于是大家都选择了这条艰而险的道路,我想野外生存就是要征服自己,但安全最重要!那岩石上边远远望去,有许多磨损后露出白白的岩肌,我想大多数的人都是从这样上去的。大多骡友三下五除二以挺快的速度都到瀑顶了,只有我与“光光头”可能因为挺胖的,速度较慢。好不容易上了瀑顶,竟发现这只在半山腰!,溪水切涮着岩石,两岸的岩石高峻挺拔,水流湍急,只好往溪边那高峻的岩石攀爬而上了。凌下而望,那水从一个水潭又俯冲而下,以一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姿态,湍急而雄宏,又一个两叠落差奔驰而出,最后一个旋转飞驰瀑布而下,自由啦!E 自由啦,我们也顺利通过了这道峽谷难关! (二) 这谷并没有芙蓉,但有着许多蜂蝶。三五成群, 二三一伙,蝴蝶成群结队颇为壮观。 特别是“光光头”的光头竟能招蜂引蝶,实属稀罕!有一只蜜蜂竟狂跟“光光头”二三里,害了“光光头”连忙解释说:“我有老婆了,我有老婆了”! 在一处溪边竹林,我们折道而上,直上中楼村!虽有晌午的烈日,但林中的小路仍潮湿如润,腐草新发的霉气与林中新鲜的空气相混合,沿途中时有的烧炭窑,以及偶而罕见的大树耸立道旁,那种对生命的诠释不言而喻!那润滑的小道成“之”字形在脚下延伸着,不知那林的尽头可是路的尽头呢?因为近乎45度的斜坡是不宜作长途的跋涉!渐渐地,脚步越来越慢,越来越沉重;心跳的声响不仅仅自己能够感觉到,那速度似乎是想跳出喉咙!要不是后面还有人紧吾随后,真想一屁股坐在地上,休息休息,要不是怕落后落了太多,真想一坐就不再走了。上坡的路一直在延伸着,似乎没完没了,没有尽头!好不容易到了一个坡顶,路开始稍下伸展,心稍有点欣慰的时候,又是望不边的上坡路,心又凉了半截!越过了杂草群林,来到了竹林。置身于竹林中,那种的静谥与安详随着脚踩在枯叶上,“沙沙”的响声中就可以感悟到!只因有了在这片竹林的休憩与感受,人才稍觉有点力量。不好容易到了中楼村,身虚脱了,心也虚脱了!只是没有想到,中楼村那个朋友的家竟是在一个小山坡上,天啊!又得爬坡!晕倒! 竹编的篱笆,参差不齐的仙人掌小花,扑鼻的鸭粪以及清翠的狗吠声,我们来到了主人的家。休息,吃饭,休息,“腐败”了一下,又上路了。在主人的家我们有幸见识了田黄,也知道了相关田黄一些小的常识,真是“隔行如隔山”,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田黄竟拥有莫大的价值! 回家的路,谁也没有想到竟是如此的难走。真是“上山容易下山难”啊!不知名的杂草早已荒芜了山野。勇敢的“山里”赤膊着在前方开路,敢问路在何方!山里的杂草看见“山里”回来竟是如此的兴奋,以至于“山里”的手臂伤痕累累。这只是我们看得见部分,因为这不是“浅草才能没马蹄”的初春了,满山齐腰高的杂草摭住了山间的小道,F而那小道上却常苔藓,于是如同接力赛般,前面的人刚滑倒,后面的刚窃喜,也紧跟着滑倒了;后面的滑到了,前面的人不一会儿又一个踉跄。有几个人如同我一样,没有戴手套,于是滑倒的同时,会手不择道乱抓就近的东西,于是常常是一个又一个的伤痕。后来砍了一截树木作为第三只脚,才稍微地平稳下来。山越来越荒凉,路越来越滑,在重心倚在那木杖上的同时,脚也在摸索着前进,害怕又会滑倒。于是就在这样手用劲,脚也用劲的情况下,二步化作三步走,一步一个脚印走完了上半程。下半程的路已经到了连江境内,到了坡西地界,路好走多了。因为有伐木的人常走着,路还算是路。为何有如此说法呢?那是因为那路不能算是人走的路,只能算是“木道”,一个伐木的人一下子可以运三四根木材,你相信吗?他们把木材一头用绳索锁住,用一根竹竿扛着拖着它们走,所以日久天长,那道路被木材另一端深深挖掘了进去。G我们在这种小路中也时常会滑倒,真得有一种阴沟翻船的感觉。就是在这种道路中我们坚持到了坡西,车现在那里等着我们。 回首看看那苍翠地群峰。嘻!倘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相关图片链接:(如果看不到图片,请刷新一下!) A: 此主题相关图片  B: C: D:  E: F: G: |